王榮軍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學習原地按拍球動作方法,使80%-85%的學生拍球手法正確,全身協(xié)調用力;
2.發(fā)展學生運動能力和靈敏、協(xié)調、力量等素質,提高拍運球的技術和水平;
3.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聽從指揮、互相幫助的良好作風和勇敢、頑強的優(yōu)良品質與友伴交往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按拍球的手法和全身協(xié)調用力
難點:按拍球時上下肢協(xié)調配合
三、教學流程圖
四、主要教學方法、手段與教學資源說明
(一)教學方法
講解示范法、學生練習法、糾正錯誤法、游戲法、比賽法、語言激勵法等。
(二)教學手段
1.教師總結原地按拍球動作方法,整編成口訣;
(三)教學資源
小籃球38個、擴音器1臺、標志桶18個、呼啦圈13個等。
五、教學過程
開始與準備部分:9-10分鐘
(一)課堂常規(guī)1.體委整隊,報告人數2.師生相互問好3. 教師宣布教學內容和要求,提示注意安全4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二)隊列練習:原地轉法、踏步走-立定
(三)游戲:分球游戲
(四)自編球操? 8節(jié),每節(jié)4*8拍
(五)專項準備活動
1.手指地上滾球
2 .學生自己向空中拋接球并擊掌
基本部分:
(六)原地按拍球
1導入,簡單介紹原地按拍球的目的意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新知識與動作的興趣,為本課學習做鋪墊。
2教師配合口訣講解按拍球的動作方法,學生徒手模仿;
設計意圖:給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形成動作表象。
3學生默念口訣,原地拍球練習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用力順序,培養(yǎng)正確的按拍球姿勢。
4兩人一組,合作學習,一人原地拍球,另一人當小老師
設計意圖: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5. 教師巡視觀察,提示動作要點,糾正錯誤動作,輔導個別學生
設計意圖:(1)進一步學習正確動作,體會手部動作(2)教師及時評價學生學習、掌握動作情況,培養(yǎng)學生正確按拍球球動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學生邊拍球邊看教師的手勢并大聲讀出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抬頭運球習慣,為今后比賽奠定基礎
7背誦古詩拍球;
設計意圖:利用學科交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控球能力
8鞏固與提高:拍球搶球
設計意圖:(1)通過游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2)通過比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動作技能的掌握。
9教師小結學生學習和練習情況
設計意圖:教師及時準確的評價,對學生的表現予以肯定和提出希望。
游戲部分:投籃游戲
游戲方法:四人一組,成9路縱隊
1.每組第一人抱一個呼啦圈在20米處站好,第二位同學抱一個籃球跑到離折返點2米處停下,投活動籃,投中后,與當活動籃筐的人交換,最先完成的組為冠軍,每人兩次投籃機會,兩次后,無論中籃與否,均要交換。1次
2.抱球跑,曲線繞過障礙,投活動籃。1次
3.直線跑,原地拍球5次,投活動籃。1次
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聽音樂,由教師帶領做放松操;
2教師小結本課,提出課后要求;
3師生再見,宣布下課;
4收拾器材。
六、教學效果評價設計
1.本課教師設計了教學過程中的及時評價和多元化的過程性評價相結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情況給予及時的具體的評價,進行信息反饋,指出易犯錯誤,提出改進措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本課教師教學設計、組織教學嚴謹,教學步驟清晰,層次分明,教學重點定位準確,把握得當,教學手法靈活多樣,教學手段實用有效,預計80%-85%的學生能較好完成原地按拍球動作,較好的達成了本課教學目標,本課練習密度預計32~38%,平均心率預計124—132次/分
七、教學設計特點與教學反思
1.根據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能力,在學練過程中,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提高練習的興趣,掌握動作的方法,在設計中采用念動方式,將原地按拍球的要點總結成口訣的教學形式進行,從而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益,收到較好的效果。
2.場地、器材的安排與運用
本課利用籃球場將主教材與游戲內容較好的組合在一起,游戲內容投籃游戲,發(fā)展了學生集體合作、頑強拼搏意識,節(jié)省了場地器材,避免華而不實的設計,在游戲時對學生技術動作的要求較低,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集體合作以及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