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春節(jié),餃子是重要食品,尤其在中國北方。其實,外國人也包“餃子”,做法和吃法各具特色。中國餃子由油、鹽、面和蔬菜、碎肉、醬油與蔥姜蒜組合而成。烏克蘭餃子(Varenyky)和波蘭餃子(Pierogi)是眾多“洋餃子”中,和中國餃子長相最接近的:個頭較大,呈半圓形或三角形,有若干褶子。但餡兒既不是韭菜雞蛋也不是白蘿卜肉,而是土豆泥或辣羊肉。蘸料不是山西老陳醋,而是黃油或酸奶油。俄羅斯餃子(Pelmeni)小巧、圓滾、秀氣,外表更像中國餛飩。意大利方餃(Ravioli)和其他意大利面食一樣,只用雞蛋、面粉和面,不加水。土耳其餃子(Manti)外形小巧,肉餡為主,調(diào)味比較重,搭配大蒜、奶油或辣油一起吃。關于餃子的起源,并沒有定論。但不管哪種“餃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可以帶給人驚喜感、幸福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