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為榮 謝愛明
“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源自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理論,關鍵在于一個“做”字,學生在做中學,教師在做中教,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突出“做”(即“實踐”)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符合職業(yè)教育的特色和規(guī)律。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這一模式改變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更加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江蘇職教專家馬成榮認為:“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應該是“做”字當頭,“學”貫始終,相機而“教”。
一、“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歷史演進
追根溯源,“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發(fā)展經歷了萌芽階段、成熟階段和提升階段的過程。
(一)萌芽階段:“從做中學”
“從做中學”、“從經驗中學”是美國學者杜威提出的命題?!皬淖鲋袑W”提出是針對美國當時兒童教育只注重外在的灌輸,所用的教材與教法脫離了生活實際,和兒童生活沒有直接的聯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兒童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地位。而“從做中學”把以兒童直接經驗為中心的活動作業(yè)既當教材,也當教法,著重解決了兒童主動學習的問題。“從做中學”以活動教學形式替代了傳統(tǒng)教學那種只教死知識的灌輸式教學,“做事的能力可能是知識的最基本意義”。
(二)成熟階段:“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為我國學者陶行知所提出。陶行知根據我國當時教學現狀指出:“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敖虒W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p>
1.“教學做合一”既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其教學論?!白觥笔菍W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它要求教師施行啟發(fā)式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能力。
2.“教學做合一”使教、學雙方在“做”的實踐上形成了統(tǒng)一的整體。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混淆教與學的界限,否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二是不管學生的興趣愛好、身心狀況、存在問題等客觀現狀,只管教,完全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提升階段:“做學教合一”
“做學教合一”脫胎于“教學做合一”模式,最初提出人為陶行知的學生徐德春。他認為:“在做上教是先生(老師),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先生對學生的關系來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所謂做就是實踐,實踐出真知,理論與實踐一致,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總之,“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是在課堂教學中先做后學,先做后教,把做學教進行有效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它要求做字當頭,學貫始終,相機而教。職業(yè)教育專家張健認為:先“做”體現職業(yè)性,后“學”體現主體性,再“教”體現主導性,從而把做、學、教三件事合為一件事,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與掌握上合為一。
這里的這個“合”字,也隨著時代變遷經歷了從整合到融合的轉變,從把做、學、教、三者在職業(yè)學校內部的整合為一,發(fā)展到在國家產業(yè)結構調整、技術升級換代和產教融合背景下把做、學、教三者進行有機融合、化而為一的階段。
二、“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實施動因
我國職業(yè)教育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很好地助推了我國產業(yè)經濟的發(fā)展。不僅轉移了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提升了下崗再就業(yè)人員整體技術水平,還為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新生的具有熟練操作技能的勞動力。但是,我們還應理性地看到,職業(yè)教育存在著明顯的不足之處——學生培養(yǎng)質量不高。
三、“做學教合一”教學模式的實踐
(一)開展“學”前“做”活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布置知識學習前的“做”活動,使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思考與動手,促使他們的思維能力與動手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例如, 在講授“鋸削”這一章時:我們先讓學生在臺虎鉗上根據老師的示范進行鋸削材料,這時有的同學就會出現“夾鋸”、“鋸條斷裂”、“鋸縫歪斜”等一系列實際問題,這時,老師和同學可以都停下來進行分析,為什么會產生這些問題?師生在共同分析的同時,老師可將正確的方法和概念傳授給學生。學生學完正確的方法后立即再重新操作,這樣真正達到學生真“做”巧“學”的目的,整個“教”與“學”的過程都始終圍繞著“做”而展開。
(二)融入“真實”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生活與教育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對中職數控專業(yè)的學生而言,他們常常學習很多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卻很少能將自己的所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時,如果教師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真實”生活聯系、融合,往往能讓學生學習知識的自主性得到有力調動,深化他們的感知與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
在測繪齒輪齒數時,按慣例都是起始一個齒作記號,然后數??捎幸晃煌瑢W,他卻在齒輪上涂上顏料,然后就在白紙上滾了一周,他在紙上順利的數出了齒數并測出了他的周長,然后用公式 da=m(z+2)計算出了模數。同學們都仿照了他的方法、既快又準確地算出了齒輪的參數。這樣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習的主人----學生。這種方式能讓學生獲得別樣的學習體驗,促使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得到充分、有效的激發(fā),推動其學習有效性的提升。
(三)詮釋“做學教”合一,創(chuàng)新理實一體教學。確切地說,教學觀念是課堂教學的思想支撐,將“做學教合一”這一創(chuàng)新性和先進性兼?zhèn)涞慕逃碚撘胫新殧悼卣n堂,以學生熟悉或喜歡的形式開展數控教學,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地融合,相互銜接、相互滲透,從而實現理論知識傳授和實踐技能操作的統(tǒng)一。例如,我在備課時,首先會確定這節(jié)課的重點、難點,有明確的針對性,而不是盲目地、按部就班地編寫教學方案。這樣,在課堂教學時,就有了側重點,就能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在實操過程中重點演練重難點,能加深學生的印象,組織學生邊思考、邊操作,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探究性與發(fā)散性思維,實現學生想、做、學的統(tǒng)一,為提高中職數控教學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做學教合一”理論與中職數控教學進行聯系融合具有諸多現實意義。中職教師還需時刻牢記自身的育人使命,在教學中導入實踐性活動,將理論學習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加強“做學教合一”理論的教學滲透,從而為提升中職數控教學的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