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藝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對小學美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通過科學教育開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學生。美術是小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實踐能力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不符合小學美術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的問題。因此,小學美術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根據(jù)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育的教育效率和質量?;诖?,本文從實際教學事例出發(fā),提出優(yōu)化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中小學開始了藝術領域的教學改革,美術教學也受到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小學美術教學,正是學生發(fā)展基礎的階段,其科學有序的教學開展,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素質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但在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常常會忽視美術這一科目,教學方法也會相對落后。針對于這一情況,新時代教師要想達成有效教學這一目標,就需要深化改革,科學的指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出了具體的策略,希望對今天的美術教學有所幫助。
一、創(chuàng)新引進信息技術
隨著科技發(fā)展,利用信息技術在小學開展美術教育活動,引起了師生的廣泛關注。信息技術可以將圖片和視頻融為一體,給學生帶來美的畫面,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和教育活動融為一體。隨著時代發(fā)展,教師要注重充分利用圖片和視頻,組織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積極想象和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潛能。通過為學生構建活躍的美術教育環(huán)境,鼓勵學生更為全身心的學習美術。
比如,在教學生畫卡通畫的時候,教師可以導入學生喜歡的卡通動漫,通過節(jié)選片段導入,讓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形象進行模仿繪畫。而在學生逐漸熟悉,有了手感之后,教師就可以設置具體的主題,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創(chuàng)作自己的漫畫,以此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繪畫能力。又如,在教學“瓜果飄香”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學習和觀察“各種水果”。在具體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收集各種水果掛在教室的墻上,讓學生走進教室就像置身于水果的世界。然后運用多媒體播放安靜悠揚的音樂,營造藝術氛圍,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可以在視覺和感官刺激下,更為直觀的了解所畫水果,幫助學生可以從顏色、形狀等多方面進行形象繪畫。
二、教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
教育源于生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是育人的重要資源。在自然生活中,其所蘊含的藝術教育資源是非常豐富,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在小學美術教育中,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生活教育資源,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教育效果。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和驗證藝術知識,從而達到藝術感受的升華和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綠色召喚”這一部分內容時,其教育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適當利用垃圾,變廢為寶,變廢為美,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在教學設計中,將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帶入課堂,如礦泉水瓶、廢棄易拉罐、舊報紙等。然后指導學生練習變廢為寶,如把花盆變成小花籃,易拉罐制作成可回收的課桌垃圾桶,礦泉水瓶制作成筆筒。在本課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動手操作和想象,來創(chuàng)造裝飾性和實用性的創(chuàng)新產品,這對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提升也有著積極的助益。
三、構建全面評價體系
當今小學美術教育中一個嚴重而明顯的問題,是缺乏科學而全面的評價體系。因為美術是一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作品的質量因人而異,沒有明確的標準,所以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知道如何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導致很多學生不了解自己,藝術水平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xiàn)狀,教師應注重更新教育觀念和評價體系,建立科學全面的學生評價體系。
比如,在教學“蹦蹦跳跳”這一課程時,需要學生制作紙彈簧,學習紙彈簧的特性,學會用折紙制作有趣的玩具形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彩紙、剪刀、膠水和演示作品。然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讓學生打開折紙玩具,沿著折紙痕跡尋找修復玩具的方法。而當學生出現(xiàn)無法百分百復原的情況,而情緒急躁時,教師應該先讓學生冷靜下來,然后給他們展示折紙的正確步驟,讓學生按照老師的動作一步一步地做。教師的首要目的不是讓學生完美再現(xiàn),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因此,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入手,科學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也讓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看看誰做出的玩具和復原的玩具最為細致。通過綜合評價的總結,來詳細掌握學生的學習發(fā)展現(xiàn)狀。
總的來說,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對小學美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新課程改革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基本步驟應著眼于有效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采用適合學生才能和能力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薛薇.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課程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96):161-162.
[2]周小燕.小學美術教學中豐富課程資源的方法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20(2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