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智
摘要: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在思維上的發(fā)展,給學生提供能夠進行開放思考和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改善學生的思維方式,逐漸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初中學生正處在思維靈活的年齡階段,好奇心旺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從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開發(fā)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打造高效課堂,使學生養(yǎng)成積極、科學的生物學習習慣。
關鍵詞:初中生物;思維培養(yǎng);高效課堂
在過去的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著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的問題,教師忽視了學生思考的過程,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無法得到較好的發(fā)展。生物是一門科學課程,對于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思維、強化學生的生活問題解決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當從學生的實際認知成長需求出發(fā),開發(fā)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探索和質疑,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從而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開發(fā)多元資源,促進深度探究
生物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十分豐富的體現(xiàn),教材只不過是整合了重點的理論知識,對于學生的深度探索很難起到完整的支撐作用。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加強對教學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使用多元化的資源來擴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框架,讓學生的感官得到更多的刺激,進而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深度探索,并且引起學生參與生物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獲得更高的學習質量。
比如,在教學《動物的運動》這一節(jié)內容的過程中,筆者使用了微課教學的方式。在上課之前,筆者首先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印象中的動物都擁有哪些行走的方式,這個話題引起了學生們的討論興趣,有的學生想到了鳥是依靠翅膀來飛行,有的學生想到了魚是依靠魚翅來游動的……在讓學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之后,筆者接著打開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一段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自然界中動物們不同的中運動方式,例如有一些陸生動物是沒有腳的,以蛇為例,需要用自己的鱗片向前行走……這些信息的直觀展示很快地進一步集中了學生們的注意力。之后,筆者再和學生一起,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探索,讓學生接著從更加系統(tǒng)的角度上去認識動物的運動,提升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探索程度。
二、注重課堂提問,優(yōu)化認知方式
課堂提問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互動方式,對于啟發(fā)學生的智慧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要篩選適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問題,并且強調問題的開放性和深度,引起學生對生物現(xiàn)象的質疑,進而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成長,養(yǎng)成多角度看待問題的學習態(tài)度。
比如,在教學《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狀》這一節(jié)內容的過程中,筆者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出了一些問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胎兒的健康也付出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那么如果有一對父母,他們的生活習慣十分的不好,經(jīng)常會抽煙和喝酒,那么父母的這些習慣會對母體中的胎兒造成基因上的影響嗎?正常人一般都是有生育的能力的,但是有一些夫妻卻不能夠生育,這些人有時會使用試管嬰兒的方法,那么試管嬰兒和整體懷孕的孩子之間存在著什么不同呢?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以幫助學生對基因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擴展學生的視角,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廣泛的應用,進而促進學生好奇心的不斷擴散,在不斷地反思和質疑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在課堂上中的參與程度。
三、加強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習能力
合作是一種十分高效的教學方式,并且可以促進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形成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實現(xiàn)高效課堂有很大的幫助。初中生物教師要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原則,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來組織學生展開必要的合作學習,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引起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獲得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
比如,在教學《植物的生殖》這一節(jié)內容的過程中,筆者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展開了花的授粉實驗,讓學生去進行實踐探究。而在實驗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兩種花來進行對比探究,一種花的花粉比較大,同時花粉的黏度也比較大,而另外一種花花粉卻比較小,同時花粉的黏度也比較低,在整個實驗中,需要學生認真地將兩種花粉的實驗外部條件進行一致性的處理,因此,只有讓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團結合作,才可以真正地達到實驗的要求,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團結合作意識,并且提升學生完成實驗的效率。
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師要真正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關注和強調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的生物探究,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掌握生物探究的方法,學會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將生物教育的意義更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方海清.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與評價探究[D].東華理工大學,2019.
[2]王丹. 基于元認知理論的初中生物自主學習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