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要:現(xiàn)如今小學美術教學發(fā)生著變化,小學美術在隨著素質教育的變化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受到關注,對于教師的要求就嚴格了。美術課,其實不僅僅只是教小學生花花,還在將注意力放在小學的動手能力上,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一些小東西,在動手實踐中,把小學生培養(yǎng)成心靈手巧的新型小學生。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動手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動手能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模式中,教師也會深受以往教學模式的影響,對小學美術教學采用著,“點到為止,自由創(chuàng)作”的教學方式,所謂“點化教學”,就是教師將教學內容大概的做出總結,然后教授給學生,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大概知識信息進行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作,使得學生對于教師講解的知識一知半解,說明白也明白,說不清楚也不清楚。就這種教學模式里來說,在新時期當中的小學美術教師,在對于小學生美術教學中,不能只讓學生停留在“畫畫”這方面,教師要注重于在學生日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讓學生可以充分的感受到美術學科的真正意義,讓學生在自主動手中有效提升綜合能力。
一、培養(yǎng)動手興趣,養(yǎng)成動手習慣
在很多人的觀念里,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模式就是教師帶領著學生畫畫,而小學生的觀念中沒有在課堂上自己動手制作過任何東西,如果說,教師想要在小學美術課堂上可以有效的提升和培養(yǎng)小學的動手能力,那么,教師首先要針對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上提出一些問題,利用問題培養(yǎng)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自主動手習慣和對美術教學內容的充分掌握,提升小學生對于美術課堂上動手制作的樂趣,再有樂趣轉變成習慣。人們都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良好的開端,使小學生在美術教學中可以充分的調動起學習的積極性和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美術教學的學習興趣,在積極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對于自主動手制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例如:在日常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室中的多媒體技術,將一些有特色的手工藝術品展現(xiàn)給學生們看,通過展現(xiàn)藝術品的時候,教師要將學生的年齡以及愛好考慮到其中,如果是一些手工較難的工藝品,那么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時候,小學生可能會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做到,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找一些較為簡單的手工藝品展現(xiàn)給學生們看,像,紙飛機,黏土做成的小花等等,這樣的手工藝品較為易上手,學生們可以做的出來,這樣才能將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興趣調動起來。但是,學生不僅要對學習小學美術有興趣,教師不能只是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習慣,而這種習慣是要慢慢培養(yǎng)的,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有成就的,教師還可以在教學課堂上帶著小學生自己制作自己喜歡的手工藝品,比如說,疊一只千紙鶴,一顆小星星,用黏土捏一個小花,一個房子等等。
二、創(chuàng)設動手情境,提高動手能力
在小學美術課上,不僅僅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將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起來,教師要積極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動手情境,讓學生可以有展示自己動手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天分,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利用比賽的形式,在班級里自行組織一場小比賽,將學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利用任何東西都可以的制作區(qū),另一部分是要用廢物在利用的東西制作工藝品,用比賽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學生在制作中,教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作品,被這個作品驚艷到了,這時一個學生用不同顏色的彩紙吸管結合在一起,做成了一只摩天輪,教師問這位學生的靈感來自哪里,學生說小的時候就很喜歡摩天輪,感覺坐在摩天輪上可以看到全世界,所以就制作了一個摩天輪。教師看到學生做出來的摩天輪,會心一笑。教師看著學生做出來的東西,都給予了鼓勵和表揚,從學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是很不錯的,有發(fā)展的空間。
三、教授操作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關于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完小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就要開始準備在這基礎之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這里所說的創(chuàng)新并不是讓學生制作新的東西,而是在對于學生在對于事物的認知上,教授給學生們操作的方式,對思維上的一個創(chuàng)新培養(yǎng),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想象力得到展示。例如:在教學《蔬菜變變》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帶一些不同顏色的蔬菜到課堂上,讓學生在觀看的時候,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維,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學生可以挑選出自己喜歡的不同顏色的蔬菜,然后制作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有的同學用蔬菜做出了小草,有的學生用彩椒做成的一輛水晶姑娘做的小車,還有的同學搭配不同顏色的蔬菜做出大草原,還有的用黃瓜做成小蛇等等,學生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將手中的蔬菜做成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教師看在眼里,喜在心理,教師看到的不僅僅是學生做出來的手工工藝品,還有學生所展現(xiàn)出來的想象力以及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加強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培養(yǎng)動手意識
小學美術學習需要不斷提高學習的學習興趣,以生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文章的基本含義及內容。因此,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小學,美術課程十分重要,欣賞美術作品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水平,有助于保障學生的審美觀念不斷提升。所以美術課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與生活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從圖畫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保障學生品讀美術作品能力的提高,讓學生積極參與在美術教學中,將思維及動手能力有效結合,充分發(fā)揮美術魅力,進而全面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效果。
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良好學習環(huán)境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中。因此較為輕松、和諧融合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減少學生的排斥心理,保障學生積極參與在課堂學習中,應用情境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水平。比如在《醉蝦》課堂中,教師應當將蝦的國風畫面應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尋找與蝦的共同之處,最終尋找不同之處。所以當學生完全理解作品創(chuàng)作動物特征的同時,應當將藝術來源于生活的基本概念展示出來,保障學生感受美及讓美術課堂變得生動,進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
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小學美術教學新課改下,小學美術教師應該自主動手能力有效的運用到美術教學中,從一成不變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轉變成可以讓學生自主動手制作工藝品,學到更多關于美術知識,提升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想象力的新型教學模式中,利用學生的動手能力,加深學到的美術知識,創(chuàng)建學生活躍的思維,使學生全方面發(fā)展,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接班人。
參考文獻
[1]張平.淺談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1):127-128.
[2]劉沐言.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研究[J].家長,2021(29):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