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心愛
【摘 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給產婦予產后心理護理對其發(fā)生產后抑郁癥方面的影響。方法:選擇6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隨機的分組后進行不同的護理措施,最后就護理的效果和價值進行了探討。結果:觀察組的產婦經過心理護理后其抑郁情緒改善較對照組好,其對養(yǎng)育知識的掌握情況更好。兩組數據比較有一般顯著差異性(P<0.05)。但是兩組患者相關的焦慮情緒改善并無差異。結論:心理護理在緩解和預防產后出現抑郁方面有積極意義,實踐證明心理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理護理;產后抑郁;臨床療效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XU Xinai
Fenyang hospital of Shanxi, Fenyang, Shanxi 032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ostpartum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60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for different nursing measures. Finally,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nursing were discussed. Results: 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the depression of the pregnant wome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mastery of parenting knowledge was better. There was gener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related anxie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alleviating and prevent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good application effect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 Clinical efficacy
孕婦分娩后,由于體內激素的分泌出現暫時性的紊亂,個人角色的轉變,對嬰幼兒撫養(yǎng)知識的缺乏,會導致產婦產后出現情緒波動較大的情況,其不僅對產婦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傷害,還會給其家人和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1]。為了及時的預防和治療產婦產后的情緒波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其實施心理護理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是,目前心理護理在產婦產后其抑郁情緒的改善作用還未被闡明,因此本研究就相關的課題進行了探究,以下是本研究詳細的結果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擇進入此次研究的產婦均來自于我院收治臨產的產婦,產婦入院的時間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本次研究共入選了60例產婦,在對其進行抽查和調查的同時對其進行了隨機的分組,最后產婦被分為兩組,進行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年齡24歲~32歲,平均年齡(28.18±2.36)歲。觀察組,年齡24歲~32歲,平均年齡為(28.36±2.27)歲,所有參與本次探究的患者均意識清醒,并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1.2方法
1.2.1 對照組的產婦在產后對其進行常規(guī)的護理,其內容主要有對產婦的飲食進行指導,以清淡的飲食為主;對產婦的生活進行護理,教授產婦做一些恢復性的運動;對產婦進行乳房、會陰的清潔和護理;對新生兒進行護理,減少產婦的焦慮。
1.2.2 觀察組的產婦在產后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其內容主要有:①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在產婦產后,其角色會發(fā)生巨大的轉變,有些人對角色有很好的適應性,但是有些人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轉變。因此,在進行產婦的心理護理之前,需要對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然后根據患者的教育背景、生活情況、經濟情況、性格等各方面的特征,對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②心理情緒的疏導。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評估后,根據患者目前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疏導。產婦產后發(fā)生情緒變化的主要原因有產婦角色的轉換、產婦對新生兒的擔心、產婦對自身身體恢復情況的擔心,以及對撫養(yǎng)新生兒沒有經驗的恐懼。所有的負面情緒加上激素的紊亂,均可以導致產婦出現抑郁情緒。因此在每日與產婦的交流過程中,應該詢問產婦是否需要生活上的幫助,積極熱心地為產婦解答相關的問題,讓產婦生活在一個陽光的環(huán)境中,緩解心理的壓力。③傷口的護理以及疲倦感的舒緩。產婦產后多會感覺到疲憊,除此以外其傷口還會出現疼痛。產婦需要每天攝入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才能保持體力。所以,對產婦的飲食規(guī)劃應該科學健康并富有營養(yǎng)。產婦產后會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出現困倦、不耐煩的情緒,因此需要疏導患者的心理情緒,傾聽患者的主訴。利用專業(yè)知識和熱情的態(tài)度解決產婦目前遇到的問題。為了降低傷口疼痛給產婦帶來的負面情緒,每天為產婦清潔傷口并敷藥,教產婦注意力轉移的方法以緩解疼痛。④許多產婦在產后還會因為對不知道如何養(yǎng)育新生兒而出現抑郁的情緒,因此在產婦產后每次與新生兒接觸的時候,可教產婦正確的抱孩子的知識,在喂奶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孩子哭鬧可能出現的原因,減少產婦對未知的恐懼。必要時還可推薦產婦閱讀一些育兒的相關書籍,舒緩產婦的抑郁情緒。
1.3 觀察指標
心理護理干預結束后,就干預的效果和價值進行了探討,其內容包括產婦抑郁情緒的評分、焦慮情緒的評分、對嬰幼兒知識掌握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抑郁情緒評分的比較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被應用于此次的抑郁情緒的評分當中,量表總共有24項內容,每個內容的評分均由兩位心理學專家在對產婦的交談過程的表現進行打分。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對照組產婦護理前后評分分別為:(18.39±2.49)、(13.93±3.49);觀察組產婦護理前后評分分別為:(18.48±2.84)、(8.84±3.21)。兩組數據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焦慮評分的比較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被應用于此次的焦慮情緒的評分當中,量表總共有24項內容,每個內容的評分均由兩位心理學專家在對產婦的交談過程的表現進行打分。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對照組產婦護理前后評分分別為:(15.39±2.49)、(12.49±2.93);觀察組產婦護理前后評分分別為:(15.83±2.69)、(10.39±2.58)。兩組數據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3 觀察組和對照組對養(yǎng)育知識掌握情況的對比
本研究使用自制評分量表對產婦養(yǎng)育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了解,總分為100分,其中大于90分為完全掌握,60分~90分為基本掌握,60分以下為未掌握。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養(yǎng)育知識掌握情況更好。兩組數據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3。
產婦產后隨著身體的變化以及個人角色的變化,會給予產婦極大的心理壓力,加之產婦產后會出現暫時性的激素分泌紊亂,會進一步增加產婦產后的情緒波動,若對情緒不能進行很好的把控,對負面情緒不能進行有效的宣泄,產婦會出現產后抑郁的情況,產后抑郁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其發(fā)生會給產婦的心理、精神、生理均造成很大的傷害,嚴重者可能會有自殺的傾向[2-3]。因此,做好產婦產后抑郁癥的預防和治療顯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就心理護理對產婦產后抑郁癥的影響情況進行了探究,結果顯示心理護理在緩解和預防產婦產后出現抑郁方面有積極意義,其主要表現在產婦產后對其進行心理護理干預,患者的抑郁情況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同時患者的焦慮情況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此外,產婦對嬰幼兒的撫養(yǎng)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所提高,同時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更好,證明心理護理干預具有良好臨床應用效果,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習秋霞,魏華.對初產婦產后抑郁患者行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3(9):2.
[2] 畢敏.心理護理干預對帕羅西汀治療產后抑郁癥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8):2.
[3] 陳金妹.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的影響[J].健康前沿,2019,2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