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珍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激活課堂教學的方法探究
杜玉珍
(新疆伊犁昭蘇縣第二中學,新疆伊犁835600)
激活課堂的關鍵在于找準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實際情況。九年級學生面臨的是數(shù)學復習、數(shù)學基礎知識鞏固和數(shù)學提升等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激活課堂不能一味地強調趣味性等模式而是要摸底學生,堅持因材施教的理念同時積極從課堂本身入手,做好教學設計與優(yōu)化。
初中數(shù)學;激活課堂;教學方法
九年級學生面臨的數(shù)學學習是以復習為主,面臨中考知識復習具有明顯的快節(jié)奏、高強度,但絕大部分知識學生又有印象,因此在課堂學習中存在一定的惰性,既對熟悉的知識不想學習又想查漏補缺,這種矛盾心理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并不是很積極,課堂整體不是很活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了解班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實際情況,從課堂教學流程入手找準激活課堂的方法,努力改變當前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數(shù)學課堂學習當中,提升初中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
激活課堂需要對學生學習情況進一步摸底,在摸底的基礎上實施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了解課堂學習的知識和自己存在的問題。摸底學生并不是教師向學生了解的單向行動,而是通過課前習題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通過習題等方式讓學生找到自己問題的同時教師也了解學生存在的知識結構性問題,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容,實施因材施教。
摸底學生情況是激發(fā)課堂的有效方式。以《有理數(shù)》和《整式加減》兩個單元為例,這兩個單元內容多而且比較基礎,但常規(guī)復習一般只會給2-3天的時間準備,統(tǒng)一納入《數(shù)和式子》的復習體系當中,主要內容包括實數(shù)、整式、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內容,知識內容跨度比較大,難度系數(shù)比較高,學生在學習中也比較吃力。因此在教學前教師應及時摸底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實數(shù)、整式、因式分解等試題讓學生在課前完成相關內容然后將習題自主評改后交給教師,自主評改可以讓學生從評改中找到自己的對錯,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評改結果可以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在課堂上開展針對性的講解和說明。如有理數(shù)摸底調查中有一道題是-32的結果是多少?然后給了A:-9;B:-6;C:9的結果,這道題看似很簡單,很容易,但依然有學生選擇了C和B兩個答案,這說明學生在有理數(shù)知識學習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有理數(shù)、有理數(shù)乘除法等進一步開展知識鞏固。摸底學生情況開展因材施教是激活課堂的重要保障,在摸底情況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經典習題內容并確保學生在做題時不受其他外力的干擾,要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因此在摸底階段教師要明確摸底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摸底的價值和意義,為課堂教學優(yōu)化和因材施教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與內容,從而有效激活課堂,確保課堂內容與學生學習實際相吻合。
九年級數(shù)學課堂強調導入并不是用情境、游戲等方式增加趣味,而是要在導入的過程中就明確課堂教學的內容、目標和任務,讓學生了解這一節(jié)課涉及的所有知識點和內容,并明確學習課堂知識以后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通過明確目標和任務的方式讓學生清晰認識到本節(jié)課的具體內容,從而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并在課堂中圍繞具體內容展開學習。
明確目標可以讓學生對課堂有清晰的認識。以《一次方程組及其應用》為例,在復習時教師的目標要明確,按照本節(jié)課考點內容進行詳細的解釋和說明,讓學生對考點內容有整體性的把握。如考點一:等式的概念與等式性質;考點二:方程及其概念;考點三: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及解法……等考點明確以后就可以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從而激活課堂讓學生圍繞考點積極思考與學習。在明確目標以后教師要繼續(xù)進行導入,例如考點一:等式的概念與等式性質中,等式性質是考試的重點,教師在可以用電子白板展示等式的兩個性質:性質1是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shù)或同一個整式所得的結果依然相同;性質2是等式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個數(shù),除數(shù)不為0,所得的結果依然是個等式。在理論介紹以后教師要適當搭配一些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對具體的性質有更多的了解,具體的式子要貼近學生實際,如x+8=10,那么x=10-?;4x=3x+7,那么4x-?=7,通過多個例子的引導讓學生進一步強化內容學習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近些年的中考例題進行輔助,讓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傊?,課堂導入就是要讓學生明確課堂的學習目標,在明確目標以后開展具體的指導工作,包括概念、例題等,讓學生圍繞具體的目標實現(xiàn)有效學習,實現(xiàn)基于目標的有效指導,從而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
設問是激活課堂的有效方式也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必要前提。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課堂內容進行合理的設問,每一個問題都要切合學科內容實際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指導過程中幫助學生學習數(shù)學內容。課堂設問的關鍵在于指導,在于發(fā)展數(shù)學內容,因此設問要注重技巧性和靈活性,在具體設問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廣泛思考。
課堂小結是梳理文章內容的重要方式,也是激活課堂的重要內容。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強度大且內容比較多,如果不加以總結直接開展課堂教學,學生容易對課堂知識無法分清重點和難點,也不知道每一個內容的側重點是什么,因此教師通過課堂小結的方式可以對內容進行梳理并總結,提升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能力。
課堂小結是課堂內容學習的重要基礎。以《一元一次方程組》為例,在復習的過程中移項與合并的解法與去括號、去分母的解法基本是在同一課堂上實現(xiàn),但在具體的解法過程中又有所不同,因此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課堂小結,通過小結的方式讓學生了解移項合并的解法與去括號、去分母解法的不同與相同。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列舉兩個例子,一個是方程x+2x=140-4x一個是5(x-2)=8,在計算時很多學生因為已經學習過了相關內容很快都可以完成一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但在具體的求解時教師要進行必要的總結,如x+2x=140-4x用的是移項和合并同類項的方式,而5(x-2)=8則用的去括號的方式,通過總結讓學生了解兩個式子的不同,進而幫助學生完成內容的學習和知識點的掌握,激活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課堂小結在課堂應用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課堂的時間等進行合理劃分,可以是一個知識點一次小結,也可以是每隔幾分鐘一個小結的方式實現(xiàn),無論哪種方式其本意在于定期對知識進行匯總。通過匯總的方式讓學生掌握一定階段的知識內容并完成知識分析工作,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激活。
課堂測驗是激活數(shù)學課堂的一種有效方式。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內容主要是以理論為主,而概念類、推理類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比較枯燥,雖然知道知識學習的重要性但缺乏足夠的耐心、細心,通過課堂測驗的方式,教師可以利用測驗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用于驗證內容,從而尋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掌握能力。
當堂測驗非常有必要,教師要選擇經典題型或中考題型對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進行梳理,從而找到問題所在并加以講解。以《一元一次方程》為例,學習了基礎知識和基礎例題以后,教師可以結合中考題等開展當堂測驗,幫助學生尋找問題。如測驗一:關于x的方程2(x-1)-a=0的解是3,則a的值是?這個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是概念基礎,學生完成并不困難,出現(xiàn)問題主要是可能存在計算失誤;測驗二:若5x-5與2x-9互為相反數(shù),則x=?這一例題是一元一次方程與有理數(shù)知識的融合,體現(xiàn)了近些年知識考查的綜合性方向,難度并不大,學生只需要通過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項和合并同類項就可以完成內容。當然隨堂測驗的過程中具體的例題選擇要具有代表性,根據(jù)提供的例題進行合理的引導,以測驗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學習的目標,幫助學生在測驗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分析自己的問題,以當堂測驗作為學生課堂總結、知識總結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學習的目標,實現(xiàn)知識查漏補缺基礎上的有效提升??傊?,課堂測驗的本質就是尋找問題,因此測驗的考題要具有代表性,要與考試內容相吻合,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學習能力基礎上準確把握近些年中考數(shù)學的變動動向和內容發(fā)展的傾向,通過測驗的方式實現(xiàn)基礎知識的鞏固、知識與其他知識的綜合等,利用課堂測驗尋找到學生知識的漏洞,從而開展必要的指導,實現(xiàn)課堂的有效激活。
課堂梳理也是激活課堂的一種有效方式。課堂梳理與課堂小結有所不同,課堂小結是圍繞具體知識點進行的,課堂梳理則是針對一個單元甚至跨單元展開的具體梳理。在梳理的過程中需要構建起思維導圖的內容,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前一段學習的知識有整體的掌握,從而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能力和知識掌握水平。
課堂梳理構建思維導圖是近些年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內容與方式,對學生數(shù)學能力提升起到了非常好的指導作用。構建思維導圖的關鍵在于知識內容的整合。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建立起整體的思維導圖,如學習有理數(shù)的知識以后,構建思維導圖可以從概念和運算兩部分,概念還可以繼續(xù)細分為正負數(shù)、有理數(shù)、數(shù)軸、相反數(shù)和絕對值等內容,運算還有加減乘除和乘法等內容??傊季S導圖是課堂梳理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構建思維導圖時要結合具體的復習計劃進行準備,在課時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按照復習計劃單獨設置一個課時構建思維導圖,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還可以與中考題、基礎題等進行構建。如果課時比較緊張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每一個復習的課尾對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將每一個節(jié)課都作為思維導圖的一部分進行完善,最終實現(xiàn)思維導圖的整體構建,幫助學生從思維導圖角度出發(fā)完成整體知識內容的樹立,進一步激活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堂梳理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在激活課堂的途中找到學生的問題所在并積極開展針對性指導,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知識存在漏洞就要從知識導圖角度出發(fā)進行完善,讓學生真正實現(xiàn)對知識整體內容的把握,從而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梳理是激發(fā)學生學習參與、了解學生課堂學習不足的有效方式,教師在課堂梳理過程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實施思路,堅持從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的方式進行構建。課堂梳理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現(xiàn)了梳理的核心內容,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到學生成長的實際,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進行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不斷參與到課堂當中。如在構建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構建思維導圖,每個學生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對課程內容進行梳理并構建起基于自身學習實際的思維導圖方式,以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內容的初步整理。學生完成思維導圖以后教師要做好引導,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的范本,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方式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在思維導圖講解的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的查漏補缺,從而體現(xiàn)思維導圖構建的價值。教師講解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是學生對照自身思維導圖、反思自身學習的重要過程,在指導過程中讓學生可以接觸更多學習的內容,從而對學生發(fā)展產生積極的作用,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激發(fā)課堂教學有很多方法,除以上方式以外還有多媒體融合、活躍課堂氣氛、師生關系融洽等方式,因此教師在教學方法應用與選擇時需要考慮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等,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激活課堂是課程教學的重點,也是提升復習效果、知識學習效率的有效方式。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思想不動搖,積極做好學生指導與實踐工作,通過多種方法的融合實現(xiàn)激活課堂教學的目標,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1] 施海鷹.新教育背景下初中數(shù)學分層教學復習課范式策略達成[J].啟迪與智慧(中),2021(05):39.
[2] 王琳琳.淺議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J].試題與研究,2021(14):25-26.
[3] 魏萬民.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數(shù)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21(14):128-129.
[4] 陳宇.基于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21(05):15-16.
[5] 申志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逆向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學周刊,2021(18):61-62.
[6] 姬映斗.造氛圍?搭平臺?蓄動力——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路徑探究[J].考試周刊,2021(37):59-60.
[7] 高曉慶.淡化形式注重實效——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的“精細化”打造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34):58-59+127.
[8] 李詩章.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1(33):55.
C42
A
1002-7661(2022)03-0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