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淼
(北海市北海中學 廣西 北海 536000)
目前,如何基于群文閱讀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成為了教師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問題。因為群文閱讀的有效應用可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可使學生在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從而實現(xiàn)教書與育人并行。但是想要開展群文閱讀,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教學內容。因此,下列簡單闡述了群文閱讀的開展方法,望可為教師帶來一定啟發(fā)。
基于全文閱讀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之一為踐行課程新目標及新理念。具體而言,群文閱讀可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形成自主學習能力[1]。比如,教師會在教學活動中將自主學習方法、合作探究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并給予學生一定時間與空間使其進行知識探究,同時,教師會結合教學內容予以學生引導,使其從課堂、教材中走出,融入到更加廣闊的語文世界中。也就是說,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可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形成相應學習能力,從而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
隨著閱讀的引入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具體而言,其是在新課改背景下出現(xiàn)的一種教學方式,可滿足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可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對具有共同點的文本進行深入探究,了解文章的相似點及不同點,在構建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的同時,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在這種情況,不管是教還是學,都發(fā)生了巨大改變[2]。比如,教師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引導,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探究。又如,在進行學習時,學生會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
群文閱讀隸屬于閱讀教學方法之一,其可實現(xiàn)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使原本單一的課文組成文章群,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也就是說,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將任務群理念融入閱讀教學,使學生真正發(fā)現(xiàn)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打造高效課堂有利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學習知識、形成相應能力、核心素養(yǎng)。而群文閱讀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打造。具體而言,教師可將多篇文章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于學生面前,使學生同時進行思考、探究,由于學生有著不同的思想,所以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入手。而且,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教學活動中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所以,學生的思維會變得更加開闊,可形成多層面思考的意識及能力。而這可以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打造。
群文閱讀可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發(fā)表自己的意見的看法,并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從而獲得獨特的學習體驗,所以學生會感知語文閱讀教學的魅力,對其產生較大興趣。
故事情節(jié)可集中學生的目光,使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所以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故事情節(jié)當做入手點,使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進行對比,從而挖掘其中的內涵,感知文章的時代性[3]。
考慮到小說情節(jié)較為吸引人,而小說是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可以將故事情節(jié)當做小說群文閱讀教學的入手點。例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將《祝?!贰读纸填^風雪山神廟》《裝在套子里的人》等聚集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全文閱讀,在對比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感知文章中的內涵、時代性。首先,教師可對這幾篇小說進行深入分析,了解不同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是怎樣的?滲透了怎樣的情感?并基于此設計表格,引導學生進行全文閱讀,之所以設計表格,是因為高中生雖然有著豐富的學習經驗,但是個人能力較弱,很有可能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導致教學效果與理想存在較大差異。而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應當給予學生適當引導。而表格設計正是這樣的一種方法。通過表格,學生可以明確學習方向,從而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了解,搞清這幾篇小說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基于此挖掘文章中滲透的內涵,感知文章中的時代。但是在學生進行學習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并及時予以鼓勵,確保教學活動可以順利開展。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祝福》的閱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xiàn)表格,并給予學生一定時間與空間進行閱讀,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文章的主人稱是什么、這么寫的好處是什么、故事情節(jié)是什么,之后,教師可以引入其他文章,使學生進行對比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形成相應能力。由此可見,將故事情節(jié)當做入手點開展群文閱讀,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有利于學生理清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從而找到文章中的共性。而且通過小說情節(jié)的對比,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小說的特點:借助故事情節(jié)反映社會縮影,展現(xiàn)人性的真善美、暴露人性的假惡丑。
環(huán)境在文章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使學生感知人物情感、了解文章變化、主人公心情,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將環(huán)境描寫當做入手點,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閱讀[4]。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祝?!窌r,教師便可將其中的環(huán)境描寫抓住,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首先,教師可以留出3 到5 分鐘的時間,使學生對這三篇文章進行閱讀。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對文章進行簡單了解,所以教師可以提出如下問題:文章中的哪些地方描寫了自然環(huán)境或社會環(huán)境?他們在文章中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對文章中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社會環(huán)境描寫進行深入探究,并將其放置于文章中進行思考,了解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例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很多學生抓住了其中的雪景描寫“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通過思考發(fā)現(xiàn)這句話起到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引入了林沖外出的情節(jié)。又如,在《祝?!分?,很多學生抓住了這句話:“天色越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其與上一篇文章中的語句一樣,也是描寫了雪景,但是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封建思想籠罩下的魯鎮(zhèn)人的人情淡薄,感覺到壓抑之情,所以這句話的作用為:體現(xiàn)人物內心情感。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描寫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應該如何運用環(huán)境描寫進行寫作。通過對比分析,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描寫在文章中發(fā)揮著的作用,可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樹立運用環(huán)境描寫進行人物心情烘托、氛圍渲染的意識。而這,有利于提高群文閱讀的實效性,推動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人物形象可揭示人性丑惡、警醒世人,可展示人性真善美,使學生樹立正確意識,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將人物形象當作入手點,通過這樣的全文閱讀,幫助學生了解人物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并形成正確意識及理念。
例如在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祝福》時,教師便可根據(jù)這幾篇小說,中家塑造了豐富生動的人物形象,開展群文閱讀,使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了解人物形象的特點。就林黛玉而言,其性格較為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犯什么錯誤;就林沖而言,雖然其實一個男子漢,但是也存在懦弱的一面,比如,被人陷害后,他仍舊給予自己的仇人尊敬,希望自己還能回歸朝廷;就祥林嫂而言,其身份地位與前兩者相較而言較低,所以她身上的柔弱的一面更加明顯。身處于封建社會,她一直希望自己是一個恪守婦道、三從四德的人,即便進行了反抗,也只是不希望自己改嫁。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可發(fā)現(xiàn)這些人物的共同點、不同點,可感知封建社會吃人。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精巧之處,可以明確人物形象,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著的重要作用,并加深對人物形象的印象。
每個作者在進行寫作時都會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有的作者的語言風格是幽默風趣的,有的作者的風格是犀利的。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群文閱讀時,教師可以將語言風格當做入手點。
例如,教師可以將《聲聲慢·尋尋覓覓》《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念奴嬌·赤壁懷古》放置在一起開展群文閱讀,使學生對其進行深入探究,從而了解語言風格方面存在的差異。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后兩篇古詩詞較為豪邁,可使人感受到一些力量,而前一篇古詩詞給人一種婉約的感覺。通過對比,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的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有著不同的語言風格,并且對豪放派及婉約派的詞作進行深入了解。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喜歡哪一種風格的古詩詞,并對自己寫出來的作文進行閱讀,思考是否自己在寫作時也存在這樣的語言特點。通過這樣的群分閱讀教學,學生可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可明確語言之間的特點,從而自主自發(fā)的進行創(chuàng)作。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引導,使其進行群文閱讀,有利于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有利于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有利于學生形成相應的學習能力,從而構建高效課堂。所以教師需要將其重視起來。但是想要使群文閱讀的效用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來,教師就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學習情況,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方法。比如,教師可將故事情節(jié)當做入手點、可將環(huán)境描寫當做入手點、可將人物形象當做入手點、可將語言風格當做入手點。但是課堂教學的方法從來都不是固定的,群文閱讀也是如此,所以教師需要不斷進行實踐探究,確保其效用可以真正發(fā)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