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正家,而天下定矣”

        2022-02-12 11:07:12肖群忠
        理論與現(xiàn)代化 2022年1期
        關鍵詞:家文化德育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是執(zhí)政為民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對全社會德育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注重家庭既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又是時代的需要,通過良好的家風為社會培育合格公民,可以解決當代家庭建設方面的突出問題。注重家教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和途徑,家庭的德育功能通過家風的熏陶得以實現(xiàn)。注重家風是政風清廉的動力和保障,以家風帶動廉潔從政是決定一個家庭興亡存續(xù)的大事。

        關鍵詞:家庭家教家風;家文化;家庭文明建設;德育

        中圖分類號:D04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1502(2022)01-0024-1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許多治國理政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思想,其中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極為豐富和深刻,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在許多論述中反復強調這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以下簡稱“三注重”)的重要論述,首先是在2016年12月12日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提出和闡發(fā)的。《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收集了習近平總書記2012年11月15日至2020年12月28日期間的報告、講話、談話、說明、答問等60多篇重要文獻。以此書為研究文本,可以進一步探究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思想精髓,深刻理解這些重要論述的歷史背景和當代意義。

        一、注重家庭既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時代需要

        中華文明伊始,就以其不同于西方的“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邁入文明社會,形成了其獨特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傳統(tǒng)。地緣政治治理關系沒有完全擺脫血緣家族關系的影響,社會結構呈現(xiàn)出一種家國同構的模式,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擴大,家更是“天下”這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礎。正是在這樣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傳統(tǒng)中,產(chǎn)生了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和治國之道。習近平總書記深刻了解中國獨特的歷史、國情及文化傳統(tǒng),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叭⒅亍敝匾撌觯c習近平總書記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強調的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并以此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的文化建設論斷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那么,要重視家庭的什么價值?其意義何在呢?

        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兩種生產(chǎn)理論,人的生產(chǎn)是在家庭中進行的,物的生產(chǎn)主要是通過人的聯(lián)合的社會化大生產(chǎn)得以實現(xiàn)的。家是人的本根,是人的出生之地,沒有家和父母就沒有我們。家既是生我養(yǎng)我之地,也是人的生活依托和物質家園。人既需要一個物質家園,又需要一個精神家園,如果缺乏“家園感”,人的靈魂就無處棲息安頓,難以安身立命。因此,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家庭觀念非常深厚,這不僅是因為如馬克思所說的“亞細亞生產(chǎn)方式”的中國文化進路和特點所導致的,而且也是由中國文化的生命觀所決定的。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均視生命為個體,而中國文化的生命觀則認為生命是血親集體之間的聯(lián)結與薪火傳遞——我的生命是父母祖親給的,也將在子孫的生命中得到延續(xù);我有孝敬父母祖親的責任,而我的子孫則有延續(xù)香火、光宗耀祖的倫理責任。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血親家庭成員之間責任共擔、榮辱與共。雖然現(xiàn)代社會人與家庭的關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這種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并未消除。

        中國人就是在這種家國同構的社會里生活的,重視家庭和血緣親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和價值觀。近代中國,在中國人民救亡圖存的歷史時期,時代文化曾經(jīng)呼喚我們要做走出家庭的“新青年”“新女性”,這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有其客觀必然性和歷史合理性;現(xiàn)代西方公民社會理念要求區(qū)隔以家庭為核心的私人生活領域和公共生活領域,做到公私分明,這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暗牵瑹o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jīng)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痹谛碌臍v史條件下,我們?yōu)槭裁匆匦伦⒅丶彝ィ@是因為雖然現(xiàn)代社會較之傳統(tǒng)中國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家庭的生活的物質依托功能、社會功能與文明功能卻不可替代。家庭對人不僅具有生活的物質依托功能和精神家園的安身立命作用,而且還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和文明教化作用。家庭可以通過良好家教和家風為社會培育出合格公民,這就是家庭的文明功能。

        家庭是人們生活的物質依托和精神港灣,雖然現(xiàn)代人是以一個獨立個體的身份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的,有自己的職業(yè)生活、經(jīng)濟生活與社會交往,但不可否認,絕大多數(shù)人仍然會組成家庭,生兒育女,實現(xiàn)人的再生產(chǎn),并與家人組成生活共同體,相互恩愛與扶持,教育子女成人成才。隨著西方個體本位思想的滲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經(jīng)濟上都實現(xiàn)了一定的獨立與解放,雖然獨身人士較傳統(tǒng)社會有所增加,但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組成了家庭,并實際形成了家庭的上述功能。當代中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這個基本國情并沒有改變。在發(fā)展的新時期,家庭文明建設對于保障人民群眾的社會職業(yè)生活有所發(fā)展與成就以及私人的家庭生活和睦幸福尤為關鍵。如果不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就會產(chǎn)生諸多家庭矛盾,既影響家庭和諧穩(wěn)定,也影響社會和諧穩(wěn)定。獨身、離婚、家庭矛盾等日益增多,縱然是由于現(xiàn)代社會的諸多變遷等復雜因素的影響,但忽視家庭文化與倫理建設,顯然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我們首要的是在觀念上,通過社會輿論和價值引導,重新在全社會形成提倡家庭價值的觀念,接續(xù)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形成的重視家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防止現(xiàn)代化進程中這一傳統(tǒng)的日益消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的這種重視家庭及其精神價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指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中國人一直贊美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這些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在上述兩次講話中的概括外,2016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對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及其重要作用作出了更為全面精準的概括,他說:“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這次講話對傳統(tǒng)家庭美德的方方面面如老幼代際關系、親子關系、夫妻關系、兄弟關系都有論及,對傳家、持家、治家、齊家之道也有高度概括和肯定,并認為這些傳統(tǒng)不僅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而且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對其價值與作用做了高度肯定。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指出,“中華民族歷來重真情、尚大義”,并以“回家過年”為例論證了中華文化重家重情對人們安身立命的作用,并分析了形成這種傳統(tǒng)的原因在于中華文明根植于農(nóng)耕文明,“從耕讀傳家、父慈子孝的祖?zhèn)骷矣?,到鄰里守望、誠信重禮的鄉(xiāng)風民俗,等等,都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簽,都承載著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把耕讀傳家、母慈子孝的家庭文明看作是中華文化的鮮明標簽和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碼,充分肯定了我國自古以來重視家庭及家庭文明建設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重要性。

        這種優(yōu)良傳統(tǒng)之所以在現(xiàn)代社會還需要進一步弘揚發(fā)展,如前所述,是因為現(xiàn)代社會雖然發(fā)生了很多變化,但家庭的基本功能沒有變,而且因為家庭仍是我國當代社會結構中的細胞組織,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依托、場所和精神家園,千家萬戶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xiàn)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xiàn)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注重家庭文明建設,因為這“關系到家庭和睦,關系到社會和諧,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其目的從正面講是為了“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同時,也是為了糾正現(xiàn)代社會出現(xiàn)的某些負面問題。習近平總書記說:“這幾年,我反復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是因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新變化。過去大家的需求主要是吃飽穿暖,現(xiàn)在物質條件好了,人民群眾熱切期盼高質量的家庭生活和精神追求,希望子女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老人能夠得到更貼心的照料,等等。還要看到,當前城鄉(xiāng)家庭規(guī)模日趨變小,家庭成員流動頻繁,留守兒童、空巢家庭等現(xiàn)象日益突出。要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對家庭建設的新期盼新需求,認真研究家庭領域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推進家庭工作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抓實抓好?!笨梢?,倡導“三注重”不僅是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更在于立足現(xiàn)代家庭文明建設,解決當下家庭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農(nóng)村青壯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留守兒童,老年人養(yǎng)老和兒童的培養(yǎng)教育也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雖然可以依靠基層治理的不斷進步與完善,但要從根本上迅速解決這些問題,最直接有效的辦法還是要依靠千千萬萬個家庭的青壯年自覺重視家庭價值和親情,正確處理務工掙錢、發(fā)展自我與孝親養(yǎng)老、養(yǎng)育教育兒女的關系,使千千萬萬個家庭真正實現(xiàn)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扶、所教,促進家庭和睦與幸福。只有家庭和諧穩(wěn)定,社會才能和諧穩(wěn)定。

        二、家教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和途徑

        家庭,不僅是人們的生活共同體,而且是人格成長的搖籃,是人們進行并實現(xiàn)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和途徑。家教或者說家庭德育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家庭教育包含諸多內容,但主要是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知識教育的功能在現(xiàn)代社會已主要由學校承擔了。我國古人非常重視家庭的德育功能,很多仁人志士之所以能對國家和民族作出杰出貢獻,與他們幼年受到的家庭教育不無關系?!肮艜r,那些子孫多賢達、功業(yè)多卓著的名門,無不與其良好家風的傳承息息相關。北宋楊家興隆三代,將帥滿門,人人忠肝義膽、戰(zhàn)功卓著。究其緣由,不由讓人感嘆‘楊家兒孫,無論將宦,必以精血肝膽報國’之家風的分量?!眳窃藉X氏家族是指吳越國開創(chuàng)者錢镠及其后裔。錢镠為五代時吳越國的創(chuàng)建者,為杭州和江浙一帶的經(jīng)濟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其子孫代代有名人,如清代乾嘉學派的代表人物錢大昕,現(xiàn)代精英俊杰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錢其琛、錢鐘書、錢穆等皆是其后裔,這與其《錢氏家訓》長期傳承化育不無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希望大家注重家庭”,在他看來,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起就開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后代。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就是古人說的“愛子,教之以義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青少年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古人云,養(yǎng)不教,父之過,家長應該擔負起教育后代的責任。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人的一生。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講的就是教子有方的故事。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家庭德育是通過家訓家規(guī)的規(guī)訓和家風的春風化雨的涵養(yǎng)來完成立德樹人的功能的。家訓,主要是指親祖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人的訓示教誨,也有夫妻間、兄弟姐妹間的囑托和誡勉。它的形式豐富多樣,但都具有言簡意賅、思想內容精粹、實踐針對性強、文字淺顯易記、易于教化實踐等特點。家訓是家教、家風的文本規(guī)范、經(jīng)驗積累和重要載體。中國古代有很多著名傳世家訓文本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對后世影響很大。家教是長輩對于晚輩的實際教育活動,基本功能是倫理教化。家教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親睦鄰、立身修德、謙恭處世等倫理道德準則,熏陶培育出品德高尚、清正廉明、為國為民的名人圣賢。家訓與家教,培育促進了良好家風的形成,良好家風則構成了立德樹人、培育人才的良好家庭環(huán)境與風氣。

        家教通過血緣親情的傳遞更易被晚輩接受,針對性更強,效果更好,對家庭晚輩成員修身立世、家庭親人之間關系的和睦、良好家風的形成、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今天在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賡續(xù)傳統(tǒng)家訓、家教、家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而立德樹人。

        中國人都有望子成龍的理想,因此普遍重視子女教育,而當代社會主要的問題是重智育而輕德育。對于各種特長班和興趣班、補課,家長普遍愿意花錢投入,但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卻往往放松對孩子的德育,甚至溺愛嬌慣,這不僅不能使其形成健康人格,甚至還會造成人格缺陷。

        家庭、家族的德育功能主要是通過家風的熏育陶冶與家規(guī)的合理約束來實現(xiàn)的。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共同生活中,經(jīng)過培育并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xiàn)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風氣、風尚。家風是無形的“熏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道德和人格的形成。所謂陶冶,也不是簡單的理論說教,而是像制作陶器一樣溫火慢工,怡養(yǎng)心性。如在家人和睦、夫妻恩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往往大多具有健全的人格與心理,也有較強的愛的能力;而在一個充滿暴力、冷戰(zhàn)的家庭環(huán)境里成長的孩子,其人格與心理難免受到負面影響。又比如,少年的主要學習方式是模仿。因此,家長每天都在干什么,孩子就會模仿什么,如果家長天天都在看書學習,就容易培養(yǎng)起孩子學習的興趣與熱情,而家長沉迷吃喝玩樂卻要孩子去學習,顯然也并非易事。

        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加的有系統(tǒng)的影響,家庭教育的主體主要是父母親祖,家庭教育較之具有較強系統(tǒng)性的學校教育,則更具有針對性、隨時性、深刻性的特點。家長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通過家訓的規(guī)訓、親長的教導、家風的化育等,家庭德育都會產(chǎn)生更好的效果?!肮湃硕贾?,養(yǎng)不教,父之過。家長應該擔負起教育后代的責任。家長特別是父母對子女的影響很大,往往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薄凹彝ナ呛⒆拥牡谝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要時時處處給孩子做榜樣,用正確行動、正確思想、正確方法教育引導孩子。”習近平總書記這些重要論述強調了父母肩負的德育責任、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和正確的教育方法,是完全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思想。

        那么,在家庭德育中,應該對青少年進行德育的內容包括哪些呢?習近平總書記對此有比較全面的論述,他強調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少年兒童中培育起來”,“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要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觀念,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推動人們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這些講話比較全面地論述了青少年教育的時代內容,包括愛黨、愛國、愛人民、愛民族的基本價值觀,中華傳統(tǒng)美德、家庭道德和個人的基本品德如忠誠、責任等。在此基礎上,他在不同場合特別強調了對青少年要進行勤儉節(jié)約教育:“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掉。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大力宣傳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思想觀念,努力使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肮?jié)約糧食要從娃娃抓起,我們小時候都接受了這方面的嚴格家教,不要說剩飯,就是一粒米家長也不讓浪費?!z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袊幕杏泻芏嚓P于節(jié)約糧食的內容,應該從小給孩子們灌輸,弘揚勤儉節(jié)約的好風尚”。同時,他還特別注重對青少年進行勞動教育,他說:“要開展以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和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勞動觀,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強調勤儉節(jié)約和勞動教育對青少年群體非常有針對性。勤勞節(jié)儉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新時代要對青少年進行勤勞節(jié)儉的教育,為青少年形成良好人格打好基礎。以勤勞創(chuàng)造財富,以節(jié)儉愛惜財物。熱愛勞動從來都是高尚人格形成之基、人生事業(yè)發(fā)展之本。愛惜節(jié)儉財物也是一個人德性成長的重要基礎,古人深諳“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道理,節(jié)儉財物不僅是一種惜物的態(tài)度,而且可以防止奢侈浪費、玩物喪志,這在今天物質財富比較豐裕的時代,顯得特別有意義。諸葛亮在其《誡子書》中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笨鬃右矎娬{“君子謀道不謀食”,一個人物欲過強,怎么可能會有高尚的道義與人格追求呢?“聽說有的同學喜歡比吃穿,比有沒有車接車送,比爸爸媽媽是干什么工作的,這樣就比偏了。一定不能比這些。‘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要比就比誰更有志氣、誰更勤奮學習、誰更熱愛勞動、誰更愛鍛煉身體、誰更有愛心”,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可謂語重心長,對家長們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啟發(fā)性。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教的德育功能的重要性,關于家庭德育的時代內容和重點內容的論述全面深刻,對現(xiàn)代社會實現(xiàn)立德樹人,搞好家庭德育,培育一代新人提出了極具針對性的要求,不僅對青少年的家庭德育,而且對全社會的德育工作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需要我們認真學習研究,并在實踐中加以貫徹落實。

        三、注重家風是政風清廉的動力和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三注重”重要論述,一個重要的實踐關懷就是看到家風的好壞對干部能否清廉從政會起到促進或者破壞作用。黨員領導干部是掌握公權力的公務人員,應當具備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思想,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黨員領導干部在私人家庭生活中,如果黨性修養(yǎng)不強,就難免受到裙帶風等不良家風影響,從而影響廉潔自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領導干部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大概可包含以下幾方面。

        首先,揭示了家風影響干部清廉從政的規(guī)律,要求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

        家風作為家庭長期重視家教而形成的一種文化氛圍和家庭風氣,對人的品德的形成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不僅會對家庭里的兒童產(chǎn)生影響,而且對已經(jīng)成年的家庭成員也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家風好壞,不僅關系到家道能否興盛,成員是否幸福,而且對于家庭成員中的從政者來說,還可以發(fā)揮促進和保障干部廉潔的作用,這對家庭成員的人生吉兇安危、全家吉祥幸福都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中指出:“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諸葛亮誡子格言、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都是在倡導一種家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家風。我看了很多革命烈士留給子女的遺言,諄諄囑托,殷殷希望,十分感人?!奔绎L好壞,關系到家道能否興盛,家庭成員是否幸福,這是歷史和現(xiàn)實一再告訴我們的規(guī)律。曾國藩家風為世人所肯定和贊揚,其“學風至上,耕讀傳家;謹嚴有度、孝悌興家;戒驕去奢,勤儉立家”的家風家訓影響至今。曾氏家族培養(yǎng)產(chǎn)生了眾多人才,其分布之廣、跨度之大、接續(xù)之強,在國內罕有其比。中國傳統(tǒng)家訓本身就有豐富的廉政思想,很多家庭長輩也是自覺訓導從政成員要做清官不做貪官,講究公私分明,反對配偶干政。

        家風倡廉、助廉,能夠促進家庭吉祥幸福。習近平總書記認為領導干部的家風有倡廉助廉功效,他說:“領導干部的家風,不僅關系自己的家庭,而且關系黨風政風。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薄案骷夘I導干部要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嚴格要求親屬子女,過好親情關,教育他們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明白見利忘義、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為全社會做表率?!惫賳T、干部是否能夠廉潔從政,不僅關系到本人的從政與人生之路是否平安,而且也關系到整個家庭的吉祥安康。大多數(shù)從政官員都是家庭的頂梁柱,一旦有事,對家人生活和子女心理都會帶來很大沖擊和影響?!皬慕瓴樘幍陌讣矗鰡栴}的干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當代社會很多貪官都是因裙帶關系和枕邊風影響而走上貪腐邪路,這種反面教訓不能不引起重視?!拔曳磸蛷娬{家風問題。大家仔細看一看‘家’和‘冢’這兩個字,它們很像,區(qū)別就在于那個‘點’擺在什么位置。這就像家庭建設一樣,對家屬子女要求高一點才能成為幸福之家,低一點就可能葬送一個好家庭。”習近平總書記的話多么生動鮮活,寓意深刻,搞好清廉家風建設,以家風帶動廉潔從政是決定一個家庭興亡存續(xù)的大事。

        正因為存在上述規(guī)律,殷鑒不遠,因此要求黨員領導干部一定不能把家風建設當作小事,而是要從對黨忠誠的高度重視自身的家風建設,“要把對黨忠誠納入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八悬h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重要內容”?!邦I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的模范”。黨員領導干部不但要教育管理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而且還必須要誠懇接受各方面監(jiān)督,“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風,教育督促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走正道”。

        家風建設的關鍵是樹立正確的公私觀?!罢_認識和處理人際關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我國是個人情社會,縣級地域不大,人際關系比較緊密,親屬圈、朋友圈、同事圈等比較熱絡。領導干部有權,自然找的人就多。面對老領導、老同事、老同學、老朋友、老下屬,還有遠的近的各路親戚,如何正確對待和把握是對領導干部一個很現(xiàn)實的考驗?!边@段話深諳中國國情又講得平實親切,習近平總書記認為,在人情考驗面前,仍然要堅持公私分明,公勝于私。他說:“古語說:‘不為愛親危其社稷,故曰社稷戚于親?!馑际遣灰驗樽约旱挠H人而危害國家,所以說國家比親人還要親。中央領導同志、中央委員要帶頭反對特權,嚴格家風家教,為全黨作出表率?!边@些重要論述立意高遠,要求明確。家風與廉潔從政的關系其實質是公私觀的問題,能否嚴辨公私、公私分明,不以公權謀私,這是每個黨員領導干部保持政治清醒和黨性修養(yǎng)的關鍵。黨員領導干部能否真正樹立起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思想和黨性,在能否樹立良好家風和對待與自己家人利益的問題上,都會體現(xiàn)出來并得到實踐檢驗。因此,家庭生活與家教家風建設是黨員領導干部黨性的實踐,也是黨員領導干部要清廉從政的重要原因。

        其次,向老一輩革命家學習,嚴于律己,清廉從政。

        家風是否優(yōu)良,作風是否端正,僅靠組織紀律的監(jiān)督是不夠的。因為這些問題都發(fā)生在干部的私人生活領域,比較難以監(jiān)督,更多的是要依賴干部自身修養(yǎng)和道德自律。因此,黨員領導干部加強自我修養(yǎng),見賢思齊,嚴于律己就顯得非常重要。道德問題的解決,既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習近平總書記在相關重要論述中,多次講述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和老革命、老干部的楷模如焦裕祿、甘祖昌、龔全珍等同志嚴別公私之辨,嚴格要求自己,立黨為公,保持清廉的榜樣行為,啟發(fā)干部見賢思齊,從而提高自己嚴于律己、清廉從政的自覺性。

        “我們是共產(chǎn)黨人,決不能搞‘封妻蔭子’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些封建社會的糟粕。新中國成立初期,毛主席給自己定下三條原則:念親,但不為親徇私;念舊,但不為舊謀利;濟親,但不以公濟私。毛主席如此,其他老一輩革命家也如此,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風范?!?這段話記述了毛澤東正確處理公私關系的三條原則,也是毛澤東和老一輩革命家終身的自覺實踐,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周恩來嚴格要求自己的親屬,給他們訂立了“十條家規(guī)”,從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或親朋好友謀過半點私利,自己身后沒有留下任何個人財產(chǎn),連骨灰也不讓保留,撒進祖國的江海大地,永遠為后世所景仰。劉少奇家鄉(xiāng)的一些親戚看到他當了國家主席,跑到北京找他辦事,但他仍然堅持公義為先,不廢原則,并教育自己的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不能搞特殊化,不接受任何禮物。朱德當年寫詩贊揚我們黨領導的解放區(qū)“只見公仆不見官”,他自己就是人民公仆的典范?!霸谂嘤己眉绎L方面,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作出了榜樣。每一位領導干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除了見賢思齊外,黨員領導干部要嚴格要求自己,潔身自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焦裕祿就是這方面的楷模,他生活儉樸、勤儉辦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從不利用手中權力為自己和親屬謀取好處,他知道自己兒子不買票看白戲的情況后,要求其立即去花錢買票補票;他親自起草《干部十不準》,對干部廉潔自律作出具體規(guī)定。 “位高不能擅權,權重不能謀私。要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帶頭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guī)定,遵守中央關于領導干部工作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規(guī)定。”廉潔自律是共產(chǎn)黨人為官從政的底線?!棒~和熊掌不可兼得,當官發(fā)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fā)財,發(fā)財就不要當官。要始終嚴格要求自己,把好權力關、金錢關、美色關,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句話典出《孟子》,旨在說明掌握公權力為民服務的當官和謀私利金錢的活動從性質上是根本對立的。因此,當官就不要想著發(fā)財,發(fā)財就不要當官,如果既想當官又想發(fā)財就無法抵制各種誘惑,而出現(xiàn)貪腐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相關重要論述中還回憶了自己在福建寧德當?shù)匚瘯浧陂g不搞特殊化,沒有安裝窗式空調的事,這說明他在廉政方面不僅是說說而已,而是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重在篤行。習近平總書記說:“對領導干部來說,除了工作需要以外,少出去應酬,多回家吃飯。省下點時間,多讀點書,多思考點問題”?!氨M管工作很忙,但‘偷得浮生半日閑’,只要有時間,我就同家人在一起”?!拔覑酆猛Χ啵畲蟮膼酆檬亲x書,讀書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方式。我也是體育愛好者,喜歡游泳、爬山等運動,年輕時喜歡足球和排球”。領導干部要自覺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為功,庸俗的東西就近不了身。寧靜而致遠,淡泊以明志?!安荒茴嵉沽斯健⒒煜耸欠?、模糊了義利、放縱了親情,要帶頭樹好廉潔自律的‘風向標’,推動形成清正廉潔的黨風。要勤于檢視心靈、洗滌靈魂,校準價值坐標,堅守理想信念。要增強政治定力、道德定力,構筑起不想腐的思想堤壩,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边@一段話講得非常全面深刻,講到了加強修養(yǎng),廉潔自律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如公私、義利之辨,價值觀與理想信念、政治定力、道德定力等,每位領導干部要把這些作為加強自己廉德修養(yǎng)的鏡鑒,從而真正做到修己自律,持之以恒地提升修養(yǎng)并形成“慎獨”境界。他要求政治局和全黨同志“必須修身律己,慎終如始,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要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節(jié)操,做一個一塵不染的人?!薄邦I導干部要慎獨慎微的問題,大家要努力做到‘暗室不欺’。元代的《景行錄》中說:‘坐密室如通衢,馭寸心如六馬,可以免過。’意思是坐在密室中如置身大街上,駕馭小小的心如駕馭六匹馬,就可以免除過錯。”這段講話旨在強調要以慎獨警懼的態(tài)度認真對待廉政問題,他總是提醒黨的高級干部要加強自己的修養(yǎng),做到潔身自好,廉潔自律。

        最后,防微杜漸,嚴格要求親屬子女,過好親情關。

        雖然說打鐵首先要自身硬,但人們有時也難免過不了親情關,從而對家人不能嚴加管束。加強自我修養(yǎng)與自律是廉政的前提基礎,在家庭生活中,如果不嚴格要求親屬子女,防微杜漸,也會影響干部清廉從政。“大量腐敗案例表明,很多人什么關都能過,生死關也能過,但親情關過不去,最后栽在了這個問題上。對家里那點事,要多操點心,多聽聽各方面反映,有了問題要敢抓敢管,再難也要硬起頭皮來管,一要管住,二要管好?!比绻懿缓眉胰耍粌H會使領導干部產(chǎn)生腐敗問題,還會使干部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因此,“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自覺遵守廉政準則,既嚴于律己,又加強對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和約束,決不允許以權謀私,決不允許搞特權”。

        近年來查處的很多貪腐案件,都與領導干部的親屬和身邊人有關聯(lián)。有的是親屬配合做的,有的是被親屬拉著做的,有的是以腐敗官員為軸心,夫妻聯(lián)手,父子上陣,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斂財?!霸诓樘幍倪`紀違法干部身上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裙帶腐敗’、‘衙內腐敗’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老子為官不正帶壞了配偶子女,配偶子女不端最終把老子拉下水。”嚴是愛,寬是害,鑄成大錯后悔莫及。因此,領導干部必須管好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他們擅權干政,謀取私利,不得縱容他們影響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預正常工作運行,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

        領導干部對親屬和身邊人不僅要自覺管,而且要敢管、善管。如何才能管住管好?一是干部自己確實要上心、操心,“要留留神,防微杜漸,不要護犢子”,放任不管,最終害了自己和家庭。另外,就是要嚴格按照《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規(guī)定辦事,在配偶子女經(jīng)商辦企業(yè)問題上,在請托關系為他人謀利方面等重大問題上尤其要有足夠的警惕心和廉潔行為,反對并力戒權錢交易,違法亂紀。不僅要管好配偶子女,而且也要管好身邊工作人員,嚴防他們搞特殊化,假借領導的名義以權謀私。

        管好配偶、子女,防止他們以權謀私,腐化墮落,不僅是領導干部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自身家風建設的應有之義。樹立良好家風,使家風成為干部廉潔的助力與保證,家風不正,是導致干部腐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領導干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jīng)商謀利、大發(fā)不義之財。有的將自己從政多年積累的‘人脈’和‘面子’,用在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古人說:‘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萌隣敚瑥U職亡家?!男g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卑凑杖寮覍W說,只有修身才能齊家,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要形成干部廉潔從政的作風,既要求干部加強自身修養(yǎng),又要搞好家教家風,只有這樣,才能推動并保障干部能夠廉潔從政,因此,良好家風是政風清廉的動力和保障。

        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家既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基礎,也是現(xiàn)代社會的細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就是以家為本的“家文化”。把家推廣到鄉(xiāng)里就是家鄉(xiāng),推廣到全國就是國家,推廣到世界就是天下一家。中國人認為家國是可以由近及遠地推愛的,是一體的,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因此,中國人大多都有非常濃厚的家國天下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也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情系千萬家、家正天下平、家為國之本、國為千萬家。他提出的“三注重”重要論述,體現(xiàn)出他豐厚的中華文化修養(yǎng),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國情有深刻的了解,充分認識到家庭是中國社會的細胞和基礎,我國國家治理和社會文明建設必須立足于這個文化土壤和基礎之上。同時,我們所做的一切又都是為了千千萬萬個家庭也就是廣大人民生活幸福,這就是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是他執(zhí)政為民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他提出弘揚和培育民眾的家國情懷,既愛家又愛國,把愛家與愛國統(tǒng)一起來,把實現(xiàn)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使之成為實現(xiàn)中國夢的強大動力。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歷史和現(xiàn)實告訴我們,家庭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我們要認識到,千家萬戶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終要體現(xiàn)在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上,體現(xiàn)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要努力使千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支點,家和萬事興、家和國家興、家和社會祥,家庭和諧必然人民幸福。

        家庭可以為我們培育人格健康、道德高尚的公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家國情懷,中國人也素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和思維方式,我們要引導公民把愛家與愛國統(tǒng)一起來,把實現(xiàn)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我們4億多家庭、14億多人民的智慧和熱情匯聚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在家盡孝,為國盡忠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沒有國家繁榮發(fā)展,就沒有家庭幸福美滿;沒有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美滿,就沒有國家繁榮發(fā)展。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家國情懷,提倡愛家愛國相統(tǒng)一,讓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作出貢獻,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

        “Keep the Family Right and the World Is Set”

        ——Xi Jinp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Spirit

        XIAO Qunzhong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tutor and family styl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tutor and family style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the thought of governing for the peopl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ral educ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Paying attention to family is not only the good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but also the need of the times. Cultivating qualified citizens for the society through good family style can solve the obvious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family. Paying attention to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approach to construct morality and shape our life. The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by the family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edification of family styl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amily style is the power and guarantee of clean government, and clean politics driven by the family style determines the survival of a family's fate.

        Key words: family tutor and family style; culture of family;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civilization; moral education

        責任編輯:翟? ?祎

        作者簡介:肖群忠(1960—),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哲學博士。

        猜你喜歡
        家文化德育
        德育要在“善”處留白
        《中國德育》
        中國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高中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滲透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12
        德育提效:必要的敘事轉向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家文化”在現(xiàn)代化新型國企公司的探討與實踐
        “家文化”班級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德語小說《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家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家庭觀念比較
        沖破“家”的束縛
        戲劇之家(2016年11期)2016-06-22 12:05:53
        甜蜜家的“家文化”
        欲妇荡岳丰满少妇岳| 日本熟女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av久久久精品影院色戒|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亚洲天堂资源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乱|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无遮挡高清|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邻居人妻的肉欲满足中文字幕| 国产熟女内射oooo| 日韩在线无| 伊人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日韩人妻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 欧美视频第一页|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一页 | av免费观看网站大全|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神| 91九色视频在线国产|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成人2007|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人妻少妇无乱码中文字幕| 综合国产婷婷精品久久99之一|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啪啪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入囗| 中文字幕人妻av四季|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插入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亚洲视频社区在线播放观看| 少妇饥渴偷公乱a级无码| 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亚洲а∨| 加勒比av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综合专区| 极品尤物高潮潮喷在线视频 |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喷| 亚洲欧美日本人成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