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二分網(wǎng)絡的漢越佛教熟語對比

        2022-01-17 13:27:16趙燕華
        華中學術 2021年4期
        關鍵詞:熟語觀音佛教

        趙燕華

        (廣西師范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一、引言

        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以來,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很多佛教用語進入到現(xiàn)代漢語詞匯中,成為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有機組成部分。在越南,佛教從公元2世紀時就已經(jīng)開始傳入,經(jīng)過歷朝的發(fā)展,佛教文化也對越南文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很多佛教用語也進入現(xiàn)代越南語中?!霸侥媳辈繌墓?世紀到公元10世紀一直是中國的郡縣,在建立自主封建國家后仍與中國封建王朝保持‘藩屬’關系,因此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該地區(qū)印度文化的影響與中部、南部不同,更多地表現(xiàn)為間接影響,主要是從中國傳入的大乘佛教文化的影響?!盵1]正因為越南佛教受中國大乘佛教影響較大,所以進入現(xiàn)代越南語中的佛教詞匯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佛教詞匯就表現(xiàn)出高度的相似性。當然,佛教文化無論傳入哪個國家,都會與該國的本土文化相融合,從而體現(xiàn)出每個國家佛教文化的不同特征。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佛教文化反映在詞匯系統(tǒng)中,就會表現(xiàn)出不同語言中佛教詞語的差異性。

        熟語用凝練的結構表達出豐富的語義內(nèi)容,是每種語言中最能體現(xiàn)其文化內(nèi)涵的詞匯形式?,F(xiàn)代漢語和越南語中都含有大量佛教熟語,對這些佛教熟語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并用復雜網(wǎng)絡的方法計算出它們的相似度,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漢越佛教熟語的同源性特征及各自的本土化特征。

        漢語佛教熟語主要包括成語、慣用語、諺語和歇后語。我們從《佛教成語》[2]中統(tǒng)計出475個佛教成語,從《新華成語詞典(第二版)》[3]挑選出另外55個佛教成語,加在一起共530個佛教成語。我們對這些佛教成語的佛源義進行語義分析,發(fā)現(xiàn)有256個佛教成語的佛源義并不包含佛教成分。這些成語有些是佛教名僧講經(jīng)時的譬喻,主要用來說明事理,不涉及佛教本身,如“空谷傳聲”“少見多怪”“墜茵落溷”等;有些雖然來源于佛教典故,但這些成語本身不含佛教義,如“少見多怪”“守口如瓶”“雪中送炭”等。這樣,佛源義含佛教成分的漢語成語就只剩274個。我們又通過相關詞典和網(wǎng)絡統(tǒng)計出261個含佛教成分的漢語慣用語、諺語、歇后語,與含佛教成分的274個佛教成語加起來,共計533個漢語佛教熟語。

        越南語佛教熟語主要包括成語和諺語。我們從《越南佛教的歌謠、俗語》[4]統(tǒng)計出含佛教成分的越南語佛教熟語443個,從《越南語大辭典》[5]統(tǒng)計出另外106個含佛教成分的越南語佛教熟語,加在一起共計549個。

        我們把每個佛教熟語中包含的佛教成分分析出來,佛教熟語與佛教成分之間就形成了相互聯(lián)系的語義網(wǎng)絡。我們運用復雜網(wǎng)絡的方法,把佛教熟語作為一種類型的節(jié)點(記作U節(jié)點),佛教熟語所包含的佛教成分作為另一種類型的節(jié)點(記作O節(jié)點)。我們再把U節(jié)點與O節(jié)點兩兩連線,就形成了佛教熟語與其佛教成分之間的二分網(wǎng)絡。如圖1所示:

        圖1 漢越佛教熟語及其佛教成分二分網(wǎng)絡圖(部分)

        圖1展示的U節(jié)點是5個漢語佛教熟語和5個越南語佛教熟語,○節(jié)點是這10個佛教熟語所蘊含的9個佛教成分,它們之間的連邊就構成了二分網(wǎng)絡。二分網(wǎng)絡是復雜網(wǎng)絡的一種,它的主要特點是只在不同類型的節(jié)點之間進行連接,同一種類型的節(jié)點之間不進行連接。也就是說,佛教熟語之間不進行連接,佛教成分之間也不進行連接,只在佛教熟語和佛教成分之間進行連接。這樣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以佛教成分為屬性的佛教熟語之間的關系,便于對漢越佛教熟語的相似度進行計量研究。

        從圖1可以看出,在U節(jié)點中,漢語“百年眷屬三生定,千里姻緣一線牽”和越南語“緣債三生”與○節(jié)點的連線最多,都是4條連線;在○節(jié)點中,“修行”與U節(jié)點的連線最多,都是5條連線。我們把U節(jié)點和○節(jié)點之間連邊的個數(shù)稱為“節(jié)點度”,即“與該節(jié)點有直接連接的其他節(jié)點的個數(shù)。節(jié)點度反映的是給定節(jié)點的連通性,是最為基本、也最容易理解的網(wǎng)絡指標”[6]。

        二、從相對節(jié)點度看漢越佛教文化差異

        我們對漢越佛教熟語的成分進行分析,一共提煉出277個佛教成分。這些佛教成分有119個跟越南佛教熟語沒有連邊,有35個與漢語佛教熟語沒有連邊。也就是說,有119個佛教成分與越南佛教熟語的節(jié)點度是0,有35個佛教成分與漢語佛教熟語的節(jié)點度是0。我們把0節(jié)點相對于某一種語言佛教熟語的節(jié)點度稱為“相對節(jié)點度”。

        當然,從漢越佛教熟語的佛教成分差異,我們還是能夠看出漢越佛教文化的不同特點。

        (一)含數(shù)字的佛教成分大多數(shù)與越南佛教熟語相對節(jié)點度為0

        漢語熟語中有很多含數(shù)字的佛教成分,如:

        半世、一生、一世、一念、一心、兩世、三世、三災、三昧、三寶、四苦、四大、四大天王、五蘊、六根、六欲、六塵、七世、八難、十方、萬劫、萬法

        這些佛教成分用數(shù)字縮略語的形式來表達豐富的佛教語義內(nèi)涵,大部分都出自漢語佛教成語。但是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這些含數(shù)字的佛教成分語義大都發(fā)生了虛化,數(shù)字不再有具體所指,語義的重點在另外一個非數(shù)字的語素。如《佛學大辭典》[8]對“三昧”的釋義為:“一出家昧,二讀誦昧,三坐禪昧?!薄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9]對“三昧”的釋義為:“佛教用語,意思是使心神平靜,雜念止息,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借指事物的訣要。”在現(xiàn)代漢語中,“三昧”在表義上不再指哪三昧,只是泛指一種修行方法,并進一步引申為“事物的訣要”。

        (二)與密教有關的漢語佛教成分與越南佛教熟語相對節(jié)點度為0

        《佛教成語》[10]收錄了4個與密教有關的成語,分別是“醍醐灌頂”“如飲醍醐”“方便之門”“與人方便,自己方便”。這幾個成語中與密教有關的佛教成分“醍醐”“灌頂”“方便”都只與漢語佛教熟語建立了連邊,與越南佛教熟語沒有連邊。

        “醍醐”是“五味之一,制自牛乳。味中第一,藥中第一”[11]?!坝捎邗臐B透力特別強,所以佛教用它來比喻最高的佛法”[12]?!肮囗敗笔恰疤祗脟跫次粫r,以四大海之水,灌于頂而表祝意。密教效此世法,于其人加行成就,嗣阿阇梨位時,設壇而行灌頂之式”[13],也就是向新嗣位的高僧頭頂澆灑清水的儀式。在現(xiàn)代漢語中,“醍醐”和“灌頂”的佛教義都不再顯現(xiàn),“醍醐”被比喻為“智慧”,“灌頂”則根據(jù)字面義被比喻為“灌輸智慧”。

        (三)漢越佛教成分表現(xiàn)出漢越佛教傳說特有的人物形象

        中國佛教和越南佛教的傳說人物形象大體相同。比如都有釋迦牟尼、如來、觀音、彌勒佛、羅漢、夜叉等,這些在漢越佛教熟語中都有顯現(xiàn),但顯現(xiàn)的形式還是有差異的。

        1.“釋迦牟尼”和“如來”

        佛教成分“釋迦牟尼”與漢語佛教熟語和越南佛教熟語的相對節(jié)點度都是6,漢語的6條熟語都是成語,分別是“大顯神通”“拈花微笑”“人中獅子”“惟我獨尊”“現(xiàn)身說法”“心到佛知”,它們都是源于釋迦牟尼的故事,因此我們從中提取了“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成分。但漢語慣用語、諺語、歇后語中沒有直接含有“釋迦牟尼”的,倒是使用“如來”比較多,“如來”與漢語佛教熟語的節(jié)點度為3,這3條熟語分別是“彌勒面孔如來心——和善”“殿堂里找如來——大處著眼”“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6]對“如來”的釋義為:“釋迦牟尼的十種稱號之一。意思是從如實之道而來,開創(chuàng)并揭示真理的人。”所以“如來”和“釋迦牟尼”所指相同,但在現(xiàn)代漢語熟語中,“釋迦牟尼”已不在熟語的表層形式中顯現(xiàn),“如來”則直接出現(xiàn)在熟語的顯性層面。

        2.金剛和護法

        漢越佛教熟語中還有一些人物形象是各自特有的。如漢語中的“哼哈二將”在越南語中就沒有對應的熟語,“哼”“哈”這兩位守衛(wèi)佛寺山門的金剛形象就沒有進入越南佛教熟語。除了“哼哈二將”之外,漢語中還有“四大金剛”之說?!冬F(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17]對“金剛”的釋義為:“佛教稱佛的侍從力士,因手拿金剛杵(古印度兵器)而得名?!狈鸾坛煞帧敖饎偂迸c漢語佛教熟語的相對節(jié)點度為12,這12條佛教熟語分別是“菩薩金剛泥捏成,和尚道士爹娘生”“四大金剛討飯——窮兇極惡”“走煞金剛坐煞佛——苦樂不均”“不看金剛看佛面,不看魚情看水情”“趕車沒油,種地沒牛,金剛羅漢也發(fā)愁”“金剛不壞身”“金剛倒地一堆泥”“金剛怒目”“金剛怒目,不如菩薩低眉”“金剛怒目,菩薩低眉”“金剛原是佛家奴”“真相大白”。其中,“真相大白”的“真相”指的是“佛經(jīng)中金剛力士的本來面目”[18],所以可以從中提取出佛教成分“金剛”。在現(xiàn)代漢語中,“真相大白”的佛教成分“金剛”已經(jīng)隱退了,沒有在語言表層顯現(xiàn)出來。

        3.觀音和氏敬

        佛教成分“觀音”與漢語佛教熟語的相對節(jié)點度為20,這20條佛教熟語分別是:“觀音菩薩看人——慈眉善目”“不識時,不識候,也識觀音生種豆”“赤腳拜觀音——真心誠意”“佛殿何必深山求,菩薩觀音處處有”“觀世音看見紅孩兒——見財難舍”“觀音打噴嚏——好神氣”“觀音的肚腹——慈悲心腸”“觀音臉”“活觀音”“觀音菩薩,年年十八”“觀音菩薩下人間——救苦救難”“觀音菩薩也有落難的時候”“觀音生崽——天知道”“觀音修到十全,還是赤腳坐蓮花墩”“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家家有本觀音經(jīng)”“六月廿八福嚴寺,借佛游景拜觀音”“羅漢請觀音,客少主人多”“神仙都有思凡意,大肚羅漢戲觀音”“救苦救難”。其中“救苦救難”中的佛教成分“觀音”雖然沒有在語言表層顯現(xiàn),但是“救苦救難”跟“觀音”形象是一種直接聯(lián)想關系,因此其中的成分“觀音”并沒有隱退。

        越南佛教熟語中的“觀音”形象有兩種,一是忍辱修行的“氏敬觀音”,二是救苦救難的“南海觀音”。這是佛教的觀音信仰與越南本土文化融合的產(chǎn)物。

        越南語“南海觀音”形象源于另一部佛教民間作品《南海觀音傳》。“全傳共有1426句,內(nèi)容強調(diào)佛教的‘仁’和‘孝’?!盵20]與此相關的熟語有“Nam mc Pht Quanm,ra tay cutrm lun mi loài(南無觀音佛,伸手救贖沉淪萬類)”“Cha già là Pht Thích Ca,mgiàích thPht bà Quanm(父親老了就像釋迦牟尼佛,母親老了就像觀音菩薩)”“Git nc cành dng(楊枝凈水)”。

        4.關公和德翁

        關公“是中華民族眾多神明中惟一受到儒、佛、道共同供奉的神。在佛教中,不但漢地顯宗佛教將關羽請去做了護衛(wèi)寺廟的伽藍神,而且藏傳佛教也將關羽接納為密宗護法神”[21]。但“關公”并不是漢越佛教熟語中的成分?!瓣P公”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作為勇猛忠義的象征,體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道德標準,雖然在佛教中也被奉為神,但并沒有表現(xiàn)在漢語佛教熟語中。

        (四)越南語佛教成分表現(xiàn)出越南佛教特有的事物或現(xiàn)象

        越南熟語中的佛教成分還有一些反映了越南特有的佛教事物或佛教現(xiàn)象,這些佛教成分與漢語熟語的相對節(jié)點度都是0。

        1.娓和男居士

        在古代,越南佛教寺廟里除了有和尚和尼姑之外,還長期居住著“娓”和“男居士”。“娓”是字喃,越南語寫作“v?i”。她們是佛教徒,但是還沒有出家,她們住在寺廟里,主要職責是做雜務。在我們建構的二分網(wǎng)絡中,佛教成分“娓”的節(jié)點度為7,這7個越南佛教熟語分別為:“n cm có canh, tu hành có v?i(吃飯有湯,修行有娓)”“Bà v?i chng khi lni chùa(老娓少不了上一次寺)”“Bbi nhv?i lên chùa(急急忙忙得像娓上寺的樣子)”“c lòng bà v?i, mt lòngng s(討好娓,得罪和尚)”“ng slàm hbà v?i(和尚慣壞了娓)”“Shmang, v?i rn rt(和尚如毒蛇,娓如蛇蝎)”“Snói phi, v?i nói hay(師說僧對,娓說娓好)”。當代越南佛教已經(jīng)沒有“娓”了,現(xiàn)在越南的女居士都是在家修行。

        三、漢越佛教熟語相似度統(tǒng)計與分析

        (一)漢越佛教熟語相似度統(tǒng)計方法

        我們通過二分網(wǎng)絡將漢越佛教熟語及其蘊含的佛教成分之間進行了連接。那么,以佛教成分為屬性的漢越佛教熟語之間的相似度有多大呢?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漢越佛教熟語之間的相似系數(shù)來衡量它們之間的相似度。相似系數(shù)可用公式(1)[23]來計算。

        在公式(1)中,如果佛教熟語Ui含有佛教成分0l,則ali=1;否則,ali=0。Sij的取值范圍為[0,1],取值越大,二者越相似;反之,則二者越不相似。

        (二)相似系數(shù)為0的漢越佛教熟語統(tǒng)計與分析

        通過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漢越佛教熟語的相似系數(shù)為0,即它不與其他任何一個漢越佛教熟語具有相同的佛教成分。還有一些佛教熟語雖然與同一種語言的其他佛教熟語的相似系數(shù)不為0,但是它與另一種語言的佛教熟語沒有相同的佛教成分,我們把這種情況稱為相對相似系數(shù)為0。如漢語佛教熟語“撥云見日”含佛教成分“佛理”,它與漢語熟語“半信半疑”“不可理喻”“點石成金”“頑石點頭”等都具有相似性,但它不與任何一個越南佛教熟語具有相似性,它相對于越南佛教熟語的相似系數(shù)就為0。

        根據(jù)對二分網(wǎng)絡的計算,我們統(tǒng)計出漢語佛教熟語相似系數(shù)和相對相似系數(shù)為0的有55個,越南佛教熟語相似系數(shù)和相對相似系數(shù)為0的有43個,加在一起共98個,僅占我們所統(tǒng)計的漢越佛教熟語總數(shù)的9.06%。這說明漢語佛教熟語和越南佛教熟語的相似度是比較高的,有90.94%的佛教熟語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

        在55個相似系數(shù)和相對相似系數(shù)為0的漢語佛教熟語中,有14個熟語是含有人名的,如佛教名僧支遁、薩提達摩、豐干、迦葉,佛教傳說人物孫悟空、玉皇大帝、天女、龍王、閻王、金剛、四大天王。這些佛教名僧和傳說人物大多數(shù)在越南佛教也是存在的,比如越南佛教民間作品《南海觀音傳》中,“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就是玉皇大帝封的。但是它們沒有進入到越南佛教熟語中。

        這些表示佛教名僧的佛教成分,它們在現(xiàn)代漢語中語義也潛藏起來了,只是包含在這個熟語的佛教典故中。如“豐干饒舌”語義焦點在“饒舌”,至于“豐干”是誰已經(jīng)鮮有人知了。又如,“臭肉來蠅”與薩提達摩來中國傳教有關,且剛開始是個中性詞,但在現(xiàn)代漢語中卻成了貶義詞,并且“薩提達摩”語義也退出語言顯層了。

        此外,還有10個漢語佛教熟語含佛教成分“佛理”,兩個漢語佛教熟語含佛教成分“佛性”。這兩個佛教成分在越南佛教熟語中是沒有顯現(xiàn)的。

        漢語佛教熟語還有“降龍伏虎”“拖泥帶水”含有佛教成分“法力”。前面所說的含佛教傳說人物的漢語佛教熟語“火眼金睛”“緊箍咒”“天兵天將”等也是強調(diào)佛教法力的。越南佛教熟語沒有這樣的佛教成分。

        在43個相似系數(shù)和相對相似系數(shù)為0的越南佛教熟語中,有31個是含佛教成分“報恩”的,其中有20個是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如表1所示:

        表1 含“報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的越南佛教熟語一覽表

        (三)相似系數(shù)非零的漢越佛教熟語統(tǒng)計與分析

        具有相似性的漢越佛教熟語就構成了相似群落,相同的佛教成分可以看作是該相似群落的屬性。每個相似群落的成員之間存在著不同的相似程度,因此它們的相似系數(shù)是不同的。比如,以佛教成分“佛”為屬性的相似群落有成員數(shù)有230個,包括漢語佛教熟語106個和越南佛教熟語124個。其中,如果以漢語佛教熟語“白蘿卜獻佛爺——也是敬心”為參照詞條,那么與之相似系數(shù)為1的佛教熟語有41個、相似系數(shù)為0.707107的佛教熟語有83個、相似系數(shù)為0.57735的佛教熟語有49個、相似系數(shù)為0.5的佛教熟語有35個、相似系數(shù)為0.447214的佛教熟語有14個、相似系數(shù)為0.408248的佛教熟語有7個。

        在這些相似群落中,有的群落屬性是一個佛教成分,有的群落屬性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佛教成分。比如,屬性是“出家”的漢越佛教熟語有21個,屬性是“出家”和“佛”的漢越佛教熟語有250個,屬性是“僧”“佛”“齋”的漢越佛教熟語有358個。在屬性為一個佛教成分的漢越熟語群落中,群落成員數(shù)最多的群落屬性是“佛”,包含230個漢越佛教熟語,其次是“僧”,包含112個漢越佛教熟語,最后是“寺”,包含87個漢越佛教熟語。

        有的佛教熟語只含有一個佛教成分,那么它與另一種語言中只含有該義項的佛教熟語相似系數(shù)就為1。如漢語只含有“佛”的佛教熟語有17個,越南語只含有“佛”的佛教熟語有26個,那么這43個漢越佛教熟語的相似系數(shù)就是1,它們組成了以佛教成分“佛”為屬性的高度相似群落。

        四、結語

        通過對533個漢語佛教熟語和549個越南佛教熟語中所含佛教成分進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漢越佛教熟語中包含的佛教成分同種有異,本土特征明顯。漢越佛教熟語中的與佛教有關的人物形象或事物現(xiàn)象都與各自的本土文化相融合,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征。

        為了計算漢越佛教熟語之間的相似度,我們對漢越佛教熟語與其佛教成分之間的二分網(wǎng)絡進行了相似系數(shù)的計算,發(fā)現(xiàn)有90.94%的佛教熟語具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這說明漢語佛教熟語和越南佛教熟語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通過對相似系數(shù)和相對相似系數(shù)為0的漢越佛教熟語進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佛教熟語和越南佛教熟語的不同偏好。比如,漢語佛教熟語含有的“佛理”“佛性”“法力”等佛教成分在越南佛教熟語中是沒有顯現(xiàn)的;越南佛教熟語含“報恩”,尤其是“報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佛教成分比較多,這在漢語佛教熟語中也是沒有顯現(xiàn)的。

        此外,通過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漢越佛教熟語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佛教成分是“佛”“僧”“寺”“菩薩”等,少量的佛教成分聚集了大量的漢越佛教熟語。對這少量的佛教成分進行語義特征的分析與對比,將進一步深化我們對漢越佛教熟語相似性的認識,這也是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注釋:

        [1] 梁志明、李謀、楊保筠,等:《古代東南亞歷史與文化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第299頁。

        [2] 朱瑞玟:《佛教成語》,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6年。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新華成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4] [越]麗如釋忠厚:《越南佛教的歌謠、俗語》,胡志明:胡志明市出版社,2002年。

        [5] [越]阮如意:《越南語大辭典》,順化:順化出版社,2010年。

        [6] 劉海濤:《計量語言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26頁。

        [7] 梁志明、李謀、楊保筠,等:《古代東南亞歷史與文化研究》,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年,第233~234頁。

        [8]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第309頁。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123頁。

        [10] 朱瑞玟:《佛教成語》,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6年,第85~90頁。

        [11]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第2715頁。

        [12] 朱瑞玟:《佛教成語》,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6年,第88頁。

        [13]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5年,第2939頁。

        [14] 朱瑞玟:《佛教成語》,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6年,第89頁。

        [15] 祁廣謀:《越南語漢越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356頁。

        [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110頁。

        [1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674頁。

        [18] 朱瑞玟:《佛教成語》,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6年,第129頁。

        [19] [越]釋清決:《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一卷 越南佛教(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192頁。

        [20] [越]釋清決:《世界佛教通史第十一卷 越南佛教(從佛教傳入至公元20世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第192頁。

        [21] 馬書田:《中國密宗神》,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年,第216頁。

        [22] 阮光穎:《試論關公信仰文化在越南的傳播》,《東南傳播》2008年第4期,第136~137頁。

        [23] T. Zhou, Z. Kuscsik, J. G. Liu, M. Medo, J. R. Wakeling and Y.C. Zhang,“Solving the Apparent Diversity-Accuracy Dilemma of Recommender Systems”,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107,2009,pp.4511-4515.

        猜你喜歡
        熟語觀音佛教
        唐英恭制甜白釉觀音坐像
        《世說新語》與兩晉佛教
        天中學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佛教藝術
        觀音(七絕)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6
        觀音乘鳳
        寶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20
        自在觀音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44
        淺析熟語認知機制的分類——以中韓熟語為例
        論佛教與樸占的結合
        乍聞音酷似,細品味異同——同、近音異形熟語薈萃(五十三)
        天津教育(2012年10期)2012-08-17 09:01:18
        乍聞音酷似,細品味異同——同、近音異形熟語薈萃(四十七)
        天津教育(2012年4期)2012-08-17 09:01:08
        午夜色大片在线观看| 玖玖资源网站最新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a人片在线观看苍苍影院| 综合色天天久久| 久久亚洲宅男天堂网址|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 亚洲色欲色欲大片WWW无码| 国产中文字幕亚洲国产|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 | 国产在线一91区免费国产91| 日本中文字幕av网址| gg55gg国产成人影院| 欧美一性一乱一交一视频| 91日韩高清在线观看播放| 91青青草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黑人巨大跨种族video| 99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影院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日本动漫瀑乳h动漫啪啪免费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黄色国产精品一区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加勒比无码专区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av在线免费播放| 免费观看a级片|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av五月天天堂网|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狠狠狠狠狠综合视频| 国产视频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人妻少妇被猛烈进入中文| 熟女人妇 成熟妇女系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