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珍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要注重優(yōu)化教學理念、引導方法等,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讓其可以主動融入到課堂實驗活動中,才可以進一步推動教學的高效開展。本文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優(yōu)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開展探究性實驗教學,要注重優(yōu)化教學觀念、引導方案,讓學生可以形成主動探究意識。并且,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探究空間,讓其深度調(diào)動自己的思維用心思考和探究,才可以使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明顯提升,使學生的探究、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良好發(fā)展。
一、借助演示趣味實驗點燃學生探究欲
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投入到探究實驗中,還要讓其主動探究意識被激發(fā),才可以有效優(yōu)化教學,從而進一步促進實驗教學效果提升。以往,通常是教師演示實驗后,讓學生進行實驗探究、驗證,學生是重復教師的操作步驟,去感受實驗。在此過程中,學生真正探究的空間非常小。為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可以結(jié)合演示實驗,點燃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此后,再布置新的探究任務,讓學生綜合此前的生物知識進行綜合性的學習、分析。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還可以讓其主動探究意識、實驗能力等大幅提高。
如,《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一課,為了讓學生可以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幾種細胞,體驗不同細胞的異同點。教師可以將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酵母菌細胞、絲狀綠藻、葉的保衛(wèi)細胞、魚的紅細胞的實驗制作成精制的微課。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先讓學生展示不同的觀察結(jié)果,讓學生在趣味細胞圖片的感染下,有效激發(fā)學習興趣。此后,教師再與學生互動:“同學們知道這些細胞是圖片是如何得到的嗎?”,使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被調(diào)動。接著,教師再播放實驗過程,讓學生對光學顯微鏡的功能、裝片方法等知識進一步鞏固。隨后,教師再深入引導:“這些是利用光學顯微鏡觀察細胞的結(jié)果。其實,細胞還有更多有趣的信息可以觀察,就是用高倍顯微鏡觀察。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有高倍顯微鏡觀察的這些細胞,有哪些不同呢?”。就會有效點燃學生的探究興趣。此時,教師再將課前準備好的實驗材料分給每個小組,讓其分別應用高倍顯微鏡展開探究。同時,對比實驗結(jié)果。通過巧妙的引導,可以使學生對生物實驗的興趣更加濃厚,對生物知識的探究興趣也會得到良好培養(yǎng)。
二、應用問題引導學生深度探究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不斷提高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融入到生物實驗中,還要注重使高中生最大限度應用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通過實驗的方式解決問題。以此深入鍛煉學生的知識融合、應用和實驗探究等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要優(yōu)化以往的教學思路,將開展探究實驗的知識點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其與實驗之間的聯(lián)系,才可以更有效促進學生的明顯發(fā)展,讓其潛力得以激發(fā)。另外,教師要注重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興趣點,才可以更有效推動探究式實驗教學的成功開展。
如,《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這部分課程,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提問:“在日常生活中,為何一定要搭配不同的食物呢?”。一些學生會積極與教師互動:“因為要營養(yǎng)均衡?!薄=又?,教師再問:“那么營養(yǎng)都有哪些是人體必須的呢?”。就會使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快速被激發(fā)。此時,教師再引入細胞中的元素相關(guān)知識,并且應用多媒體技術(shù)展示細胞的不同元素的組成比例。同時,滲透檢測生物組織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的藥品相關(guān)的知識。接著,教師再提問:“怎樣才可以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zhì)呢?”。并且,在對學生分組后,將梨勻漿、葡萄勻漿、豆?jié){、鮮肝提取液、雞蛋清稀釋液等實驗原材料,以及實驗藥品、儀器等發(fā)給每個小組,讓學生自主探討應該如何檢測。”。通過小組探討,可以使學生快速領(lǐng)悟不同實驗藥品的作用,并且會積極參與到實驗中。通過探索與嘗試,就可以使學生對檢測方法快速掌握。同時,還會體驗到化學實驗的樂趣。之后,教師再收取每個小組的實驗報告,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實驗、探究情況,并加以指導,就會使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三、優(yōu)化探究步驟強化知識理解
一般情況下,教師開展探究性實驗,是讓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實驗探究。但生物實驗具有更多的作用,教師要注重靈活應用生物實驗展開探究活動,才可以使學生更高效理解和掌握不同的生物知識,幫助學生夯實知識基礎(chǔ)。如,在高中生物知識中,一些知識的抽象性比較強,往往教師直接傳授學生并不能理解。對此,教師就可以通過開展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親自經(jīng)歷實驗后積極展開探討,從而有效吸收生物知識。
如,《細胞器之間的分工合作》這部分課程,要讓學生可以概述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通過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zhì)的流動實驗,理解細胞質(zhì)流動是一種生命現(xiàn)象,對生物膜系統(tǒng)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等知識充分理解。為了讓學生對知識點透徹的理解,教師就可以在開展用顯微鏡觀察黑藻、菠菜、番茄葉的實驗后,讓其在實驗后在小組內(nèi)探究:“葉綠體的形狀和分布,與葉綠體的功能有什么關(guān)系?植物細胞的細胞質(zhì)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tài),這對于劣細胞完成生命活動有什么意義?”。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記錄實驗的每一個步驟、現(xiàn)象等內(nèi)容,以便其在實驗后作為依據(jù)進行深度探究。通過反復揣摩和思考,并結(jié)合所學習的細胞知識,就可以使學生領(lǐng)悟到問題的答案,同時也會對細胞器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更深度的理解,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總結(jié):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探究式實驗教學的開展,要注重優(yōu)化教學引導策略,讓學生的主動探究欲望更加強烈。并且,要巧妙滲透生物知識,促使學生在開展實驗前,積極回顧課程知識點,將其有效歸納匯總,并應用到探究實驗中,才可以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學習技能等進一步提高。對于抽象難懂的生物知識,教師也可以應用生物實驗來巧妙教學,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還可以加深其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夯實知識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豆廣寧.淺談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J].甘肅教育,2019(02):89.
[2]王永吉.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0(03):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