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建林
(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仙源小學 甘肅隴西 748100)
整本書閱讀,是相對于傳統(tǒng)單一、片面文章閱讀而言的一種全新閱讀模式。通過整本書閱讀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儲量,豐富閱讀思維,完善小學生語言使用的嚴密性、邏輯性和條理性,進一步提高小學生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通過整本書閱讀,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語言系統(tǒng),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模仿行為掌握更多地語言形式,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對比、辯證、思考等多種思維方式,促使自身思想和思考的全面性,為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1]另外,眾所周知,閱讀可以愉悅身心,學生在快樂閱讀的時候,既可以讓學生獲得精神上的享受,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中華文化、民族精神的理解,完善自身精神、品質(zhì)建設,提升學生境界,讓學生通過讀一整本書的方式,獲得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綜合性的發(fā)展。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尤其是對小學生,在這個階段中,小學生無論是思維認識,還是知識儲備,都處于一個非常薄弱的階段。而通過閱讀能夠有效解決學生的這些問題。但是,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的閱讀時間、閱讀數(shù)量較為有限,無法幫助學生完成完整的知識學習,從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閱讀效果和知識儲量。而在整本書閱讀當中,可以讓學生對書籍、對知識形成完整的認知,構建精細的知識脈絡,讓學生在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充分享受和接受文化的熏陶,增強自身閱讀體驗,改善閱讀態(tài)度,提高閱讀效果,繼而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量。
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無論是整篇文章閱讀還是整本書閱讀,都需要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方式和習慣。而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首先,需要學生對閱讀感興趣。傳統(tǒng)的整篇閱讀方式,不僅滿足不了學生的閱讀需求,而且知識點非常零碎,不利于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而通過整本書閱讀,由于知識、文章內(nèi)容構成不同,既可以通過學生喜愛的部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還可以通過難以閱讀的部分,有效鍛煉的學生自學意識、能力,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更加快速地掌握、了解書籍的精華所在,不斷提升自我修養(yǎng)和精神境界。
雖然在新課改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師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作用和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改革和推廣的過程中,并沒有認真按照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去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如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開展,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積累閱讀、寫作經(jīng)驗,加深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水平的提升。[2]然而,大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整本書閱讀的價值,無法正確區(qū)分傳統(tǒng)閱讀和整本書閱讀的區(qū)別,仍舊以教學大綱為指導,注重課文教學,從而導致整本書閱讀活動變成形式化,大大降低了整本書閱讀活動開展的效果和質(zhì)量。
在小學階段中,尤其是閱讀課堂中,小學生普遍存在年齡小、知識少、閱讀少的“三少”特點,從根本上影響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另外,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無法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形成針對性指導。致使小學生在參與整本書閱讀活動的過程中缺乏正確的態(tài)度。同時,學生閱讀習慣、方式的缺失,大大降低了閱讀活動的效果。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教學方法、方式的使用,增強學生對整本書閱讀活動的認識,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全新的教學方法,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隨著我國科技技術飛速發(fā)展,各種各樣新穎的電子設備,正在飛速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3]因此,教師在開展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候,可以結合信息技術全新的教學手段和技術,提升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效果,改善學生閱讀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活躍閱讀氛圍。通過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維去看待書中的故事情境、人物情感,豐富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
例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獵人海力布》課程的時候,可以將書籍《獵人海力布》的不同封面整理成短視頻,讓小學生結合封面一起探究一下,《獵人海力布》講述了哪些故事內(nèi)容。通過這樣“概括”閱讀的方式,能夠有效喚醒小學生對閱讀故事的興趣,從而獲得良好地閱讀效果?!东C人海力布》這本書中,收錄了《獵人海力布》《瀘沽河的兒女》《牛郎和織女》《親親的蛇郎》等四部中國童話故事。而故事內(nèi)容、情感構建各不相同,學生通過整本書閱讀的方式,去閱讀《獵人海力布》,能夠從一本書中獲得多種體驗,促進學生閱讀思維、閱讀思考能力的提升。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牛郎織女》的影視作品,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閱讀深度,通過對影視劇和紙質(zhì)書籍的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書中字詞句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
在小學階段中,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的本質(zhì)是希望通過全書閱讀的方式,教授和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策略,為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因此,閱讀方法的教授也成為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的核心內(nèi)容之一。[4]在小學階段,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段,其閱讀需求也不相同,諸如在1—3年級,通過大量閱讀可以滿足小學生的識字需求;而在4—6年級,則會在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對故事內(nèi)容、人物情感情節(jié)的聯(lián)想,對自身的行為、思想進行對比,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意識,從而形成系統(tǒng)化、有目的的閱讀。所以,教師在小學高年級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時候,需要思考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方式、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四時田園雜興》課程時,可以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一些閱讀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些字畫,在字畫上,有詩詞、有圖片。之后,可以通過開展“配圖小達人”的方式,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詩詞的理解,繪制一幅與詩詞相匹配的畫。最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后,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對《唐詩三百首》《唐詩宋詞鑒賞》等書籍的閱讀。同時,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從網(wǎng)上下載相應的圖片,并將書籍中的詩詞匹配到圖片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創(chuàng)作的興趣,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這種方法,既可以鍛煉學生理解能力,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提煉能力,提升小學生的閱讀體驗。
游戲,是兒童最大的天性。在傳統(tǒng)的理解中,游戲泛指各種“運動”“電子游戲”,而事實上,游戲的形式不只有這兩種。所以,在開展整本書閱讀的時候,教師同樣可以融入游戲元素,從而增加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讓整本書閱讀活動在教育性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自由空間。增強教學活動可玩性,促進學生高效、快速完成整本書閱讀任務。
例如,教師在教授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這一節(jié)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下《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綽號,之后在班級中組織開展“水滸搶答游戲”,贏的一方有權對輸?shù)囊环竭M行懲罰,從而提升整本書閱讀活動的趣味性?!端疂G傳》作為我國漢語文學中最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它不僅僅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而且也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水滸傳主要講述了古代農(nóng)民起義的事件。由于作品屬于長篇小說,所以,在《水滸傳》里面各類人物的描寫內(nèi)容、描寫手法、襯托手法等非常豐富。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閱讀《水滸傳》,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應用,促進學生閱讀的速度和知識積累效率,改善學生閱讀習慣的同時,還可以豐富小學生的寫作經(jīng)驗,達到讀寫同步提升的效果。此外,在《水滸傳》中,各種正面人物及事件的講述,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zhì)、德行,促進學生德育發(fā)展。如及時雨——宋江,仗義疏財,濟弱扶貧??梢耘囵B(yǎng)小學生的愛心、正義之心;行者——武松,一身虎膽,武藝高強,嫉惡如仇,行俠仗義,愛打抱不平。能夠幫助小學生樹立互幫互助精神,在他人遇到困難后,懂得如何幫助他人等。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學評價屬于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通過教學評價,能夠促進師生間的有效交流,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而且還可以增強教學反思的作用,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zhì)量。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教師更加重視教學評價的“監(jiān)督”作用,以此確保學生能夠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升教學質(zhì)量和教學效果。而在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學評價的作用同樣非常重要。[5]首先,在整本書閱讀活動中,教師除了“監(jiān)督”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外,還要關注學生的閱讀方式、閱讀習慣,以及閱讀中遇到的問題等內(nèi)容,從而結合學生自身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其次,教師需要及時革新教學思想,在單一評價的基礎上,豐富教學評價內(nèi)容。在教師評價的基礎上,增加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家長評價等評價方式,從而提升教學評價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通過家長參與評價的方式,能夠有效實現(xiàn)家校合作,增加學生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信任,促進整本書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最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嘗試創(chuàng)新評語方式,增強學生的閱讀感受。在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會對學生閱讀的流暢度、情感融入進行簡單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通過多元評語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真、專注和重視,從而徹底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閱讀動力。
例如,學生在閱讀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草船借箭》時,讀到:“既然就要交戰(zhàn),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這句時,用了一種詼諧的語氣,充分體現(xiàn)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狀態(tài)。所以,教師:“此句讀的猶如諸葛在世啊!不錯,老師看好你!”通過這種趣味評價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對《三國演義》進行閱讀,繼而完成整本書閱讀活動。
總之,整本書閱讀活動在小學階段的開展,有助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將學生引入文學的海洋中,讓學生更加全面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多彩的文學內(nèi)容。同時,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活動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zhì)素養(yǎng)。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當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多元的教學方法,以此達到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