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松江小學 于 洋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讓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具有新穎趣味性、拓展延伸性與互動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對小學生的語感、思維、審美、素養(yǎng)及寫作能力等產生了深遠影響。本文簡要分析創(chuàng)新高年級作文教學方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以理論講解為主,模仿練習為輔,重視作文成績,卻忽略了學生寫作習慣及寫作思維、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限制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與持續(xù)提高。教師應從方法、目標及氛圍等層面提高作文教學的效率,緩解學生對寫作的畏懼、抵觸與排斥、厭倦情緒,實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及語文綜合能力的共同提升。
許多教師強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獨立性,忽略了兩者之間的關聯(lián),不斷降低閱讀教學頻率,縮減閱讀時間,削弱了閱讀對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與提升語感的作用。教師應正確看待閱讀與寫作的內在關聯(lián),組織不同主題與形式的閱讀活動,傳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設計閱讀問題、推薦閱讀書籍、組織讀書交流活動等途徑,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知識面。比如,可以創(chuàng)建讀書角,提供報紙、雜志、文學作品等閱讀素材,讓學生了解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風格。還應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興趣愛好推薦兼具教育性與指導性的書籍,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選擇性地閱讀不同類型或主題的文章,做好讀書筆記,進而養(yǎng)成天天閱讀與主動思考的好習慣,有效解決寫作思維僵化與寫作素材不足的問題,從而提高小學作文教學的效率。
例如,教師組織以“母子情”為主題的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從《兩地書,母子情》《目送》《母親的書》等作品中選擇喜歡的書籍。認真閱讀后,教師可組織讀書交流會,鼓勵學生在結合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介紹作者對母親的感情,回憶其與母親相處的點滴,明確母親對自己的關心與愛護,這不僅增進了學生與母親的感情,也讓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與母親相關的寫作素材,作文情感更加真實細膩。
教師布置寫作任務時,通常會直接提出寫作的主題、文體、字數(shù)、風格等基本要求,讓學生按照設定好的框架寫作,壓縮了學生自由寫作的空間,也容易誤導學生形成重字數(shù)輕結構的意識,為了湊夠要求的字數(shù)而胡亂編造一些與文章主題無關的內容,導致文章結構不完整,內容不簡潔凝煉。教師應放寬寫作要求,寫作主題以開放探究性話題為主,讓學生在閱讀和思考話題內容的基礎上,自由獨立地選擇寫作主題和切入點,降低對作文字數(shù)的要求,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寫作與思維拓展的空間。
例如,以“秋天”為主題寫作,有的學生認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其作文情感以開心幸福為主;也有學生認為秋天是悲傷的季節(jié),繁華落盡,枯葉隨風飄零,其作文情感以悲傷為主;還有一些學生則通過描述秋天不同的景色闡釋生活的喜怒哀樂……教師應鼓勵學生自由寫作,讓學生明確情感基調及寫作風格,也可以讓學生交流對秋天的看法,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從而讓作文內容更真實和有個性。
教師要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思維導圖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法指導學生全面地掌握寫作基礎知識,比如,語言技巧、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構思方法等。同時,教師還應指導學生認真學習生字詞及標點符號,降低作文中用詞錯誤或標點錯誤等問題發(fā)生的概率。另外,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分析優(yōu)秀范文,摘抄范文中的好詞佳句,分析遣詞造句的技巧,讓學生的作文更規(guī)范。
例如,教學《白鵝》,教師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多音字及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用漢語字典等工具書明確陌生漢字詞語的讀音及含義,以便順利地閱讀文章與理解文章內容。同時,具體分析“鵝的步態(tài),更是傲慢了”等語句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從中感受作者對鵝的喜愛之情,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情感表達能力,提高作文的可讀性。
教師要傳授學生觀察分析與概括總結的技巧,讓學生按照從上到下、從表到里等順序觀察、分析事物,獲得豐富的寫作素材。比如,教師可組織戶外活動,讓學生用文字記錄參加實踐活動的收獲和感悟,形成觀察意識,養(yǎng)成隨筆寫作的習慣。另外,教師要指導學生用日記記錄學習和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經常閱讀以前的日記和作文,并對其進行修改和完善,讓學生養(yǎng)成檢查和修改作文的好習慣。
例如,教師可組織春游活動,與學生一起近距離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欣賞春天的美景,對比分析同一地區(qū)春夏秋冬不同季節(jié)景色的差異,以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與總結能力。同時,教師要讓學生用文字記錄春游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悟,激發(fā)學生對文字的喜愛之情,促使他們養(yǎng)成寫隨筆和寫日記的習慣,逐步提升寫作能力,促進作文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綜上所述,教師要正視傳統(tǒng)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的問題,比如以理論講解為主,模仿練習為輔,重視作文成績,忽略了學生寫作習慣及寫作思維、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限制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與持續(xù)提高。同時,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對深入推行新課改與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意義,通過重視閱讀、放寬寫作限制、加強基礎教學等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及作文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