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敏
(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區(qū)第一小學 廣東惠州 516006)
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開始體現(xiàn)出現(xiàn),小學生只有擁有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才能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在保證課堂效率的同時在教學中滲透德育,以此實現(xiàn)小學生的高效學習,并使其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意識。
德育教育雖然對于小學生的生活與學習而言非常重要,可是小學生也不能只學習德育知識,忽視其他課堂內(nèi)容。在以往的教學模式當中,部分教師很容易受到傳統(tǒng)教學習慣的影響,在融入德育知識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反客為主,課堂內(nèi)容過度側重德育的情況,這就會導致小學課堂教學內(nèi)容單一的情況出現(xiàn)。小學班主任在確保課堂效率中展開德育滲透可以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班主任可以重新整合課堂,以德育為基礎豐富課堂教學[1]。
教學規(guī)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可是部分教師在德育教育中往往會因為缺乏規(guī)劃導致課堂教學節(jié)奏混亂,這就會影響小學生的高效學習。在課堂效率下小學班主任制定合理的課堂教學規(guī)劃就可以有效避免這個問題,班主任通過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教學節(jié)奏進行梳理,可以在確保課堂效率的同時融入德育教育內(nèi)容。
全面發(fā)展是現(xiàn)代化教育對學生的要求,這一點在小學教學中體現(xiàn)得較為明顯,但是部分教學工作者在融入德育教育的時候就會忽略這一點,只注重德育知識的本身。課堂效率下小學班主任德育滲透模式的引入就可以較為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小學班主任可以從德育的角度重視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性學習,以此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2]。
小學班主任雖然在教學中有效展開德育滲透,但是由于小學生對待德育教育的態(tài)度有著巨大差異,這就會導致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滲透的時候會面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阻礙德育滲透工作的展開。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于德育知識的認知不夠充分,所以在面對德育知識的時候很容易出現(xiàn)缺乏興趣的情況。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小學生就會排斥課堂學習,厭惡德育教育。這種情況十分不利于德育教育的滲透,小學班主任即便有意識的對小學生進行引導,小學生也不會認可德育內(nèi)容,甚至小學生還會因此出現(xiàn)討厭班主任的情緒[3]。
小學班主任負責小學階段德育滲透的統(tǒng)籌工作,可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不同任課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同,所以不同的任課教師就會利用不同的手段融合德育教育,這就給小學生德育知識的理解帶來了一定阻礙,部分小學生會因為無法適應不同教師的德育滲透方式出現(xiàn)無法理解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情況。
德育教育是針對小學生思想的教育方式,以實際案例作為基礎可以使小學生信服??墒遣糠纸處熢诘掠凉B透的過程中忽略了實際案例的引入,這部分教師往往過度重視理論內(nèi)容,盡管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學生也可以掌握一部分德育知識,但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這樣的德育滲透模式反而會引起小學生的質疑,嚴重影響德育教育的滲透。不僅如此,一旦小學生對德育內(nèi)容產(chǎn)生質疑,那么小學生的學習觀念也就會受到影響,這樣不僅會導致小學生無法掌握德育知識,還有可能會影響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4]。
小學生保留了愛玩的天性,部分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會出現(xiàn)缺乏積極性的情況。在實際的小學課堂中,一些小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在面對這部分學生展開德育教育的時候,學生盡管可以復述課堂內(nèi)容,但是很難理解德育教育的內(nèi)涵。此外,長時間處于消極學習的態(tài)度,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受到影響,這對小學高效課堂的展開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小學班主任在德育滲透的過程中雖然會面臨一些問題,但是在課堂效率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掌握一定的德育滲透手段,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在保證課堂效率的同時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德育觀念。
小學生在學習德育知識的時候缺乏興趣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問題,這部分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厭惡德育教育、討厭課堂學習的情緒,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不僅會影響小學德育教育的展開,還會對文化課教學效率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教師需要利用小組合作,展開小組活動,在小組活動中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5]。
小組合作是一種以共同學習、共同探究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這種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在展開的時候是由教師指定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活動。因為有組長對小學生進行調(diào)配,小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課堂效率下德育滲透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可以指定不同的學生分成小組,然后再由小組投票確定小組長。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帶領小學生參與公益活動,通過植樹、制作公益廣告語標牌、垃圾分類等內(nèi)容展開德育滲透。在這樣的教學中,小學生就會對德育知識產(chǎn)生興趣,然后小學班主任再帶領學生回歸課堂,在課堂學習中融入這些活動內(nèi)容并及時對公益活動中表現(xiàn)較為優(yōu)異的小組進行鼓勵,這樣小學生就可以在課堂中積極學習。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小學生就可以在構建正確的德育觀念的同時保證課堂效率。
不同任課教師有著不同的教學習慣,在滲透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一旦教師滲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存在不同,就會對課堂教學效率造成一定影響,甚至還會導致小學生無法理解德育教育內(nèi)容。因此,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學班主任想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整合德育教育模式,這樣小學生就可以迅速適應不同任課教師的德育課堂。
問題導入就是一種非常適合統(tǒng)一規(guī)劃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由教師提出問題對課堂進行導入,然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的教學模式。小學班主任可以對不同的任課教學進行規(guī)劃,要求教師在課堂導入階段融入德育教育內(nèi)容,以問題的方式展開德育教育。以實際課堂為例,教師可以先結合教學內(nèi)容對小學生拋出關于德育的問題,再通過課堂教學生動形象地引導學生學習德育內(nèi)容與課堂知識。這樣學生在掌握課本重點難點的同時就可以理解德育教育。因為不同任課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同,所以小學生就可以迅速適應不同課堂的德育滲透,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在德育滲透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缺乏實際案例是德育滲透在展開中的大忌,可是仍舊有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無法很好將德育課堂與課本知識點進行結合,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偏重理論內(nèi)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學生的德育知識學習,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下降。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學班主任就需要利用情境還原的方式展開實際案例教學,這樣就可以提高小學德育課堂教學效率。
情境還原是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這種教學手段的核心就是通過還原場景,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與場景相互融合,然后引導學生代入到場景中進行學習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同時結合德育實例與課本知識。例如,小學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利用情境還原模擬生活中的真實場景,然后由不同小學生扮演德育場景中的人物形象,引導小學生對情境中的事件進行自主判斷。此外,教師還需要在小學生判斷的過程中加入課本知識點教學。這樣就可以在實現(xiàn)德育滲透的同時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情境還原的過程中要選擇生活中真實的案例,加深小學生對德育教育的認知,幫助小學生構建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因為小學生對學習本身的認知較為模糊,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缺乏積極性的情況。這就會造成小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知識,在課下不會主動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復習與鞏固。如果小學生長期處于這種學習狀態(tài),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對德育觀念的理解就會受到負面影響。因此,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小學班主任就需要積極利用班會,對小學生進行疏導,在構建正確學習觀念的同時融入課堂教學與德育教育,這樣就可以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小學班主任可以定期召開班會,在班會中教師可以對小學生進行調(diào)查問卷,通過調(diào)查問卷了解每一個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生活狀況,然后針對不同小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班會的主題,逐一解決小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小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之后,學生就可以逐漸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進而積極主動的學習課本內(nèi)容與德育知識。此外,小學班主任還可以定期與小學生展開對話,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這樣就可以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促進小學生德育觀念的形成。
在保證課堂效率的前提下小學班主任正確滲透德育教育對小學生的學習非常重要,一旦無法兼顧兩者,就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對德育觀念的認知。因此,小學班主任應當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在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在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幫助小學生構建正確的德育觀念,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