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銀
(廣州市番禺區(qū)南村鎮(zhèn)雅居樂小學 廣東廣州 511400)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需要我們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不斷提升小學德育教育質(zhì)量。作為小學從教者,我們需要在傳授學生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如果僅傳授學生大量的德育理論知識,在這種枯燥的單一的教學氛圍下很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德育語言與學生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所使用的語言有一定的差別,相對來說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如果我們能將感恩教育有效滲透到小學德育教育中,不但能活躍課堂氛圍,增加教學趣味性,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回饋社會,還能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鑒于此,本文首先淺析了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滲透感恩教育的價值,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滲透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本文的論述能為廣大小學教育者提供參考建議[1]。
感恩是人們擁有社會責任意識的最直接體現(xiàn),只有我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才能積極回報社會,這樣才能有動力驅(qū)動自己為社會貢獻一份力量,由此也能夠體現(xiàn)出感恩教學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價值。小學階段的從教者應該積極將感恩教育滲透進德育教育之中,從而使學生了解父母的辛苦,充分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意識,督促自己努力學習,回饋社會。將感恩教育有效滲透進德育教學,不但能強化學生的責任感意識,還能提升學生學習文化課的意識與積極性[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當前很多家長在教育觀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當前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受到了父母長輩的過分溺愛,父母任何事都會提前為孩子做好,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學生生活在這樣的氛圍下,遇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往往不敢去迎接挑戰(zhàn),甚至出現(xiàn)成年之后還不能生活自理的現(xiàn)象。另外,在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會存在自私自利的心態(tài),難以形成較強的人際交往能力,而將感恩教育滲透進小學德育教育中不但能使學生正視困境,珍惜現(xiàn)在,在與人交流和接觸的時候也會心懷感激,從而積極主動去關愛他人,以此完善學生的人格。
生命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家長卻并沒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從而使當前學生缺乏對生命及死亡的認識與思考。而將感恩教育滲透進小學德育教育,能使學生更多地思考生命與生死,從而珍愛生命,同時學會善待他人、感恩他人,還能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此外,感恩教育還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為學生打造互助互愛的班集體,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3]。
要想有效地將感恩教育滲透進小學德育教學活動,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整合教學資源,如利用小組的方式開展感恩教育活動。為了確保感恩活動的有效性,可以組織任課教師也參與進感恩活動之中。同時可以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其中。在這樣的氛圍下,需要我們對學生的感恩活動作出全面評價,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交流,此外,校園內(nèi)部班級也要積極交流,互相分享相關經(jīng)驗,確保感恩活動在校園內(nèi)有效推廣。同時,我們可借助升國旗、演講比賽、黑板報等諸多方式宣傳感恩教育,尤其是在制定感恩標語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結合實際,引起學生的共鳴。比如,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感恩文章的評選,借助寫文章的方式使學生充分表達自身的感恩情感。同時,可以利用舞蹈、繪畫、唱歌等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感恩[4]。
要想將感恩教育有效融入小學德育教育活動,就必須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摒棄常規(guī)的說教模式,積極開展理論結合實踐的活動,這樣才能夠?qū)⒏卸鹘逃行B透進小學德育教育之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首先,我們可以在教室中設計感恩教育的黑板報,以此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圍,強化學生的感恩意識。另外,可以將傳統(tǒng)節(jié)日充分利用起來,在一些特殊的節(jié)日中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感恩活動。比如,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及重陽節(jié)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為家長洗腳或洗頭,以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明白父母日常的辛苦與勞累,體會父母對自己無私的愛與奉獻,并懂得回報父母和感恩父母。當教師節(jié)來臨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歌頌教師的作文比賽或朗讀大賽等,從而使學生深入理解教師的辛勤勞動與諄諄教導,從而感受到教師的教育之恩,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很多,我們完全可以借助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感恩教育,為學生以后更好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是為學生以后成長與發(fā)展奠基的主要時期,小學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學生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將感恩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式,起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當前,受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有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將感恩教育滲透進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學校與學生家長同樣沒有認識到這一方面的重要性,這也導致感恩教育效果不理想。所以,作為新時期的小學從教者,我們應該積極將感恩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育,營造感恩氛圍,從而將感恩教育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出,使學生在這樣的校園生活中不斷提升自身感恩意識。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lián)系,爭取讓家長也參與到其中,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在家庭及校園的雙重環(huán)境中形成感恩意識。比如,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在與自己父母交流的時候,要盡可能多地表達一些關愛的態(tài)度,與父母相處時多為父母做一些細小的事,從而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如吃飯的時候可以為自己年邁的父母夾菜或盛飯等,通過各種行為方式感染孩子。在校園中我們營造感恩氛圍可以體現(xiàn)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之中,如學生幫助教師收作業(yè)或擦黑板等,當我們見到學生的這些行為之后要及時對他們說一聲謝謝,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從而使學生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總之,小學是塑造學生品格的黃金階段,我們需要注重感恩教學在小學德育中的滲透,為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