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艷
(長沙職業(yè)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217)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大幅進步,微課這種教學手段在更多學科和教育階段受到了專家學者的重視,已經(jīng)逐漸成為國內(nèi)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對微課應用于高職教育的研究還不夠成熟,更多集中在開發(fā)和設計方面,對實際應用的關注較少。在高職院校的課程中,大學語文屬于基礎公開課程,對高職學生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1-2]。將微課融入其中能夠推動大學語文教學改革,為教學提供新的方向。
微課指的是教師將課堂上需要學習的知識點通過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出來,利用短視頻完成信息化教學[3-5]。微課教學屬于當前較新的教學方式,目的是實現(xiàn)更有個性的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將微課應用到教學中有利于簡化教學內(nèi)容,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重點、難點拆成不同的視頻進行輔助教學,引導學生完成主動學習。微課能夠?qū)W生當作教學主體,內(nèi)容精煉,通常只針對一個問題,能讓學生更有層次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微課并不是利用在線視頻完成教學,而是利用在線視頻輔助教學。它能改善教師的引導和教化能力,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自覺性。
對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微課更符合當代高職學生的學習要求,能讓他們利用閑暇時間完成自主學習。高職學生通常擁有較多的業(yè)余時間。微課這類針對性較強、知識點明確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他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實現(xiàn)“零碎化”學習[6]。微課的教學目的是提升學生的自覺學習能力,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度較低,能夠高效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任務,實現(xiàn)突破式教學。此外,學生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獲得更全面的知識,加強對知識點的理解,改變自己在教學中的地位,從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
微課設計的前提就是突出重點知識點,內(nèi)容主題鮮明。精簡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理解知識。微課設計的每個部分都要突出知識點,以某個知識點或理論為核心,更適合應用在零碎化的學習中。高職院校的微課教學通常將時間限制在15分鐘之內(nèi),知識點集中度非常高,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理解、掌握知識內(nèi)容,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微課學習資源的種類非常多。教師可以利用課件錄屏完成視頻制作,也可以應用其他渠道的視頻、音頻,或是直接從已有的學習視頻中剪接、融合其他圖片、文字、音樂,進而制作新的資源。學習資源普遍容量較小,多數(shù)是流媒體類型,可以保存在學生的手機或電腦中反復觀看,有利于學生利用碎片時間完成學習任務。
微課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進而有選擇性地完成學習任務。微課資源能夠幫助學生復習知識,反復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充分理解、掌握沒有完全吃透的知識點。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證學生立刻掌握、理解新的知識點。反復復習微課學習資源,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也能擴充知識內(nèi)容,打開學生的學習視野。
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屬于公共基礎課,重點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并在細化專業(yè)后能發(fā)揮輔助學習的作用[7-8]。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能夠幫助改善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雖然在政策上,語文課程在高等職業(yè)院校中的地位較高,但在實際教學中,有些學校并沒有對其投入足夠的重視,對待語文學科大多敷衍了事,沒有正確認識到大學語文的地位,導致語文教學必須改革。
語文教學改革需要提升語文的地位,改善教學效果。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課程定位的問題。高職院校多數(shù)是三年學制。三年內(nèi),學生需要花費半年或一年的時間到崗實習,真正在學校學習的時間一般只有兩年。這兩年,學校更重視的通常是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對大學語文這種基礎學科不夠重視,課時安排有限,甚至鼓勵學生將精力放在專業(yè)課上。這種教學理念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而言,是不利的。高職院校的管理人員對大學語文課程的理解多數(shù)停留在遣詞造句、寫文章方面。但是,事實上,語文課程還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他們的長遠發(fā)展。二是教材編寫和教學方法方面的問題。市面上目前并沒有完全符合高職院校教學理念的高職語文課本。多數(shù)教材是在普通本科教材的基礎上刪減而來的。因此,語文教學大綱、目的都不夠明確,學校領導對語文課程的重視度也就同步下降,甚至有學校將這門課納入了選修課程。教材編寫不科學還導致教師教學熱情下降,教師教學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課堂氛圍多數(shù)較為低落,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此外,語文課程考試方式也不夠科學。雖然語文課程占據(jù)了一定的課時,但卻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效果。
由于大環(huán)境的影響,部分學生對高職院校的語文課程不夠重視。因此,教師需要在課程設計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讓教學更有深意和新意,引導學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事跡,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提升文學素養(yǎng),體會作品的內(nèi)在情感。例如,在教學盛唐詩人的作品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帶領學生了解盛唐這一時代背景。又如,講解李煜這類時代背景和詩人背景較特殊的詩人的作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作者生平的視頻,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內(nèi)在含義。
高職語文課程中的應用文寫作課通常是枯燥又抽象的,學生的排斥情緒較重。但這類知識通常又是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尤其是作品賞析。因此,針對此類課程,教師可以設計更有趣味性的音頻、視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通知”“通告”這兩種文體的差異,讓抽象枯燥的內(nèi)容變得形象化,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文體之間的差異。
在課堂上,想要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就必須適當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也就是說,教師必須設計合理的課堂提問,激發(fā)學生的交流欲望,刺激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中鍛煉綜合能力。例如,微課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微課內(nèi)容提出問題。問題需要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從某個點衍生出多方面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微課不僅能將教學內(nèi)容更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體會不同的語言表達,更好地掌握知識。
綜上所述,在高職教學中,利用微課完成語文課程改革,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降低學生的疲勞感,改善教學效果。該教學方式適合在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