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鵬
(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 福建泉州 362000)
在以素質(zhì)教育為導向構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從重理論輕能力的教學中走出來,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主題進行教學設計,以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構建更加自由、開放的課堂,在提升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同時,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印象。此外,老師還需要注重在課堂中多與學生交流與互動,多給學生一些引導,努力讓每一位學生都獲得更好的發(fā)展,更有效地落實素質(zhì)教育。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處于課堂的主體地位,需要讓他們主動學習和思考,這樣才可以為高效化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但就目前的高中生物教學來看,大部分老師還不能夠擺脫應試教育思想,在教學中仍比較注重對理論知識的灌輸,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長期以往,學生就會逐漸喪失主動思考的意識,在越來越被動學習和練習之中,學生無法將學習的知識靈活利用,影響了最終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師生是課堂教學的兩大主體,只有師生兩者處于積極溝通與互動之中,師生之間才能夠進行良好的配合,也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但實際上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卻存在師生之間交流和互動匱乏的問題,這不僅會讓課堂教學越來越無趣,還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另外,也有一些老師比較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以及良好課堂氛圍的打造,但也陷入了形式化的誤區(qū)之中,這就會導致師生表面溝通與交流十分順暢,但實則對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作用不明顯。如小組合作中設置的問題,只有趣味但缺乏價值,或者問題有價值但缺乏小組管理的問題,使學生在組內(nèi)不能圍繞問題合作,而是處于聊閑天之中。這些無效交流與互動之中,只會讓學生對生物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教學效率低下[1]。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首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激趣的過程中,老師要選擇新穎的教學方式,這樣學生才會在學習中產(chǎn)生新鮮感,也才可以達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較多知識點的抽象性較強,很難靠老師的語言講明白,即使老師有著高超的語言藝術,但受到學生學習經(jīng)驗、生活經(jīng)驗以及認知等方面的影響,學生也會處于一知半解狀態(tài)。而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結合的過程中,既能夠?qū)@些教學難題進行解決,又能夠借助其生動、形象等特點,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對生物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這自然就會提升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達成對高效課堂的構建目的[2]。
比如在教學“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zhì)”一課時,由于網(wǎng)絡中有很多關于蛋白質(zhì)的素材,老師可以對其進行搜集和篩選,選擇以大頭嬰兒、三鹿奶粉等素材教學。在進入課堂之后,老師先利用多媒體對這些具體的視頻進行播放,同時在播放中還要進行必要的解說,讓學生在具體實例以及老師的引導下,明確蛋白質(zhì)對人體生命活動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經(jīng)過這一番學習之后,學生深入學習的欲望強烈,這就為蛋白質(zhì)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的引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之后,老師再為學生播放動畫,以直觀的方式讓學生對氨基酸結構式的構成進行了解,同時進行觀察、思考與總結規(guī)律。在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始終是主動學習者,老師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正確的師生定位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提升效果非常理想。
高中生物教材中較多知識點在生活中都有著很好的應用,這就表明了生物學科的生活性特點,老師要把握住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要利用此將學生帶入思考之中,讓學生準確了解生物學科的學習價值,以及生活學科的獨特魅力。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中,由于課堂是老師講課的主場,所以學生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也不需要進行思考,使學生個人能力和素養(yǎng)都處于停滯不前狀態(tài)。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中,老師要想對高效課堂進行構建,就必須要引入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并對具體實施方案科學設計。
比如在教學“人類遺傳病”一課時,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常會聽到一些“遺傳”相關的話題,同時該節(jié)課內(nèi)容不是特別抽象,所以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有更多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第一,讓學生將自己知道的病的種類進行說明,并分析其中有沒有遺傳病。通過相互分享觀點,課堂氛圍活躍了起來。第二,學生進入獨立學習中,并在此過程中將遺傳病以表格的形式整理好與呈現(xiàn)出來。第三,小組合作中再次完善表格。第四,老師根據(jù)各小組最終呈現(xiàn)的表格,做好對應的總結與精講。第五,為學生布置在網(wǎng)絡中搜集相關材料的作業(yè),讓學生在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中拓展學習視野,并促使去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以素質(zhì)教育為導向,是構建高效生物課堂的有效途徑。因此,高中生物老師要對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和模式進行探索與學習,并對自己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反思,及時做好優(yōu)化與創(chuàng)新教學,這樣就可以達成對高效化課堂的構建,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