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梅
(玉門石油機械中等專業(yè)學校 甘肅玉門 735211)
德育是我國素質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社會主義新時代對德育教學的要求,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結合教材內容以及中職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行為,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1]在立德樹人的教學活動中,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以這一教學目標為出發(fā)點,組織和構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多元化的課堂,使得中職生在立德樹人的學習活動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對教師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的課堂已經被各個階段的各科教師所廣泛應用和創(chuàng)新。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立德樹人教學活動中的教育優(yōu)勢,并能夠在這一教學活動中,提高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注意力,進而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引導中職生學習老舍先生的作品《我的母親》這一課文時,就可以在課堂之初先播放一些有關宣揚“母愛偉大無私”的視頻,在課堂之初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課文《我的母親》。[2]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在正式的課堂學習之前,請同學們觀看一個公益廣告,這個廣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但是老師希望大家能夠認真觀看并能夠談一談自己對這一廣告情境的理解”。中職語文教師引導中職生認真觀看視頻,在有的學生回答“老師,看完這個視頻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解和體諒是互相的。父母對我們的愛無微不至,父母養(yǎng)我們小,我們要養(yǎng)父母老”,還有的中職生回答“老師,看完這個視頻我覺得感恩不應該是嘴上說說,而是要付出行動,用行動來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3]中職語文教師進一步說“同學們的感悟和體會都很深刻,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到課文《我的母親》,思考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中職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在信息化的課堂學習活動中,學會感恩和付出,是對學生德育的一種升級教學。
小組合作學習能力是每個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學習能力,合作的學習活動不僅培養(yǎng)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溝通的能力還要能夠在合作中學會分享。中職語文教師要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活動中,引導中職生積極對知識進行探究,每個學生都積極加入小組學習的討論和探究中,提高中職生掌握合作的技巧和與人相處的技巧。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引導中職生學習《雷雨》這一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一課文內容進行探究,并在小組內以分工的方式完成這一課文的共同學習。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雷雨》這一課文,這篇課文的人物有很多,所以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對這一課文進行學習。[4]現(xiàn)在請同學們先小組討論自己想要深入了解的人物,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對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中職生根據(jù)教師的引導,在課堂中以小組為單位對課文內容及其人物形象進行分享和總結,這樣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這一合作學習的活動中。由于不同學生對課文的認識和理解也不同,所以這種分享和融合的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全班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fā)展。[5]學生在無形中受到教師合作能力的熏陶和培養(yǎng),這也是對學生德育的一種教學,是一種能力和人際關系的教學。
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貼合生活實際來開展日常的教學活動,進而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德育,使得中職生的道德品質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培養(yǎng)和熏陶。此外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合理地創(chuàng)設教材情境,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從身邊來學習高尚的道德和品質。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引導中職生進行“品德、節(jié)操、道德”相關的寫作課堂時,中職語文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發(fā)掘寫作素材,進而提高中職生的寫作能力,中職生的道德品質。[6]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我們國家積極采取措施來應對疫情下的防控工作。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觀看老師在多媒體播放的視頻,并談一談看完這個視頻你的感受”。中職語文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觀看教師播放的視頻,有的中職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體會和感悟說“在抗疫第一線有醫(yī)護人員的不辭辛苦和英勇奉獻,還有各個部門的嚴格把關和防控,使得疫情得到了控制,越來越多的患者也得到了治愈。這些走在抗疫前線的人們值得我們尊敬,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等回答。中職語文教師鼓勵更多的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悟,引導學生從生活出發(fā),發(fā)掘身邊的事跡,并學習他們無私奉獻、默默無聞的高尚精神。最后,中職語文教師引導中職生結合觀后感以及生活實際來寫一篇與“品德、節(jié)操、道德”相關的作文,引導學生將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寫作來表達。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鍛煉了中職生的寫作能力,還對學生進行了生活化的德育熏陶,使得學生能夠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感人事跡,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種學習能力,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在自主探究的學習課堂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完成知識學習的習慣,并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尊重他人勞動成果,不剽竊他人創(chuàng)意的學習習慣。這樣的教學活動也是對學生道德品質的一種培養(yǎng),引導學生要誠實守信等。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引導中職生學習郁達夫先生的作品《故都的秋》這一課文時,就可以在課堂之初先播放一些有關表達“思鄉(xiāng)”的視頻,在課堂之初激發(fā)學生的內心情感,進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故都的秋》。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在正式的課堂學習之前,請同學們觀看一個紀錄片中的一個小視頻,相信同學們對于視頻中事件發(fā)生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同學們能夠認真觀看,并能夠用自己的話談一談看完視頻后的感受”。中職語文教師引導中職生認真觀看視頻,在有的學生回答“老師看完這個視頻我最大的感受是邊防戰(zhàn)士的不易,邊防戰(zhàn)士遠離家鄉(xiāng)、遠離親人,在國家的邊疆守衛(wèi)我們國家的領土,守護我們的安全,他們的默默無聞和立志報國的精神使我自愧不如”等。中職語文教師進一步說“同學們的感悟和體會都很深刻,現(xiàn)在請同學們回到課文《故都的秋》,思考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探究,在課堂中以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方式來學習課文,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邏輯思維,還通過適當?shù)慕虒W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德育。
包含競賽理念的教學活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開展比賽的教學活動,進而在具體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比賽精神。這種競賽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提高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還引導學生體會到比賽的意義和精神。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引導中職生學習了《虞美人》《雨霖鈴》《念奴嬌赤壁懷古》《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浣溪沙》《聲聲慢》等詞時,中職語文教師可以開展這一內容復習學習活動。在具體的復習活動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開展“搶答”的學習活動。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經過前幾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學習了很多詞,今天我們來進行一個搶答的活動。老師會在多媒體上展示詞的上半句,同學們以搶答的方式來回答,最先站起來回答學生得一分,看一看最后誰答對的題目最多,得分最多”。中職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詞的上半句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有的中職生快速站起來回答“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中職語文教師在學生搶答過程中,還要能夠引導學生學會斷句,學會帶著感情來進行搶答。由于這一搶答的課堂學習活動不確定性有很多,可能會有兩個學生一起站起來回答,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這兩位同學都及時站起來回答了問題并且都回答對了,同學們,你們覺得這一分應該加給誰呢?”參加搶答的學生互相謙讓,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這兩位學生互相謙讓是一種很好的美德,這是一種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比賽精神,在比賽中我們要更多地關注我們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和熱情,而不是盯著分數(shù),所以這兩位同學都能夠得到一分”。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中職語文教師要能夠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情操,引導學生認識到國家的繁榮昌盛,幫助學生樹立人生偉大目標和理想。此外,中職語文教師還要能夠在傳統(tǒng)文化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中職語文教師在引導中職生學習《讀書人是幸福的人》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著手,剖析課文內容,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也對學生進行了德育的教學。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中職語文教師可以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讀書人是幸福的人》這一課文,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文內容思考問題,為什么作者說:讀書人是幸福的人?你認為讀書是幸福的,還是苦的,還是又酸又甜的?請同學們積極思考問題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有的中職生回答“老師,首先我認為讀書對于我來說應該是有苦有甜的,遇到不懂得到問題、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會十分苦惱,不得其解,但是隨著我對問題的深入探究和思考,解決了問題那一刻我是開心的,所以讀書對于我來說有苦有甜?!钡取V新氄Z文教師進一步說“在作者看來,讀書人除了擁有現(xiàn)實世界,還擁有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所以作者認為讀書人是世間幸福人”“現(xiàn)在請大家回到課文思考問題:讀書與知識和精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請同學們回到課文尋找答案”。中職語文教師引導中職生認真探究,引導學生珍惜現(xiàn)有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并為之努力,是對學生精神和人生理想的一種德育。
落實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深化改革和創(chuàng)新改革,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要能夠積極創(chuàng)建符合教學規(guī)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進而在立德樹人的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此外,中職語文教師還要能夠為學生營造好的學習風氣,引導學生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促進全班學生的協(xié)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