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稚潔
摘要: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開展多種形式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采用不同的授課方式,真正讓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獲得語文思維能力、語言構建能力、審美能力的提升,使他們更為多元、立體地思考,并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同時,促進高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教學能力的提升,促進語文教學的良性發(fā)展。在本文的論述中,教師主要從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核心素養(yǎng)應在閱讀教學的意義以及教學的策略四個方面論述此部分內容。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學研究
眾所周知,核心素養(yǎng)已成為新一輪新課改的主要方向,并成為各個科目的教學目標。語文是一門工具性思想性的學科,對于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執(zhí)行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構建相應的語文閱讀課堂體系模式,讓學生真正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思想的啟迪、思維的升級、價值觀的塑造,促進學生綜合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充分發(fā)揮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立德樹人的積極作用,獲得良好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內涵
眾所周知,高手里邊核心素養(yǎng)包括四個方面:語言、思維、審美、文化。這四個方面具有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可以進行相應的語言積累、語言運用,還能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思維模式以及價值觀念,而其中的思維和價值觀念既是文化傳承的部分,也是審美和創(chuàng)造力的部分。由此可見,這4部分之間是具有相融相成的作用。為此,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將這四部分內容進行融合,促進他們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增強。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
高中語文閱讀主要包括概括文章的思想、分析段落的大意、進行詞語的解釋以及寫作訓練等等。在進行上述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模式教學,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詳細的解釋,讓學生進行被動的理解和記憶相應的閱讀技巧,或是知識。在此之后,教師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讓學生練習相應的閱讀題目上,以達到固化學生的閱讀思維的目的。這種方式的缺陷在于:學生并未真正從個體情感需要、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學習相應語文閱讀知識,導致個人的閱讀思維出現(xiàn)局限性的狀況。教師想在這種模式下讓學生得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便成為空談了。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以高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開展相應的閱讀教學,讓學生真正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獲得思維、語言、價值觀以及文化等多個方面的發(fā)展,充分發(fā)揮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積極作用。
三、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構建屬于學生的語文閱讀課堂
通過開展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真正從學生的認知出發(fā)構建相應的語文授課模式,一方面讓學生真正運用個人的體會感悟語文的內容,另一方面應用個人的思維形式進行相應的語言表達,在增強學生語言構建能力的同時,也讓他們獲得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造屬于學生的語文閱讀課堂。
(二)增強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
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轉變原有的思維模式,深入拓展個人的語文教學內容,真正從課內課外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多個角度提升個人的教學能力,真正打造屬于學生的語文課堂,并結合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進行相應的教學方式思維的調整,真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獲得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最終達到增強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的目的。
四、核心素養(yǎng)下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采用角色扮演法,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和構建能力
語言和構建能力是語文教閱讀教學的重要。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扮演閱讀內容中的各個主角,使他們思考主角的性格,并運用語言、神態(tài)等多個方式表現(xiàn)主人公的特點,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增強他們的語言構建和應用能力。
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如下角度入手:第一,整體閱讀文本。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角色與環(huán)境角色,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教師需要讓學生整體閱讀內容,使他們選擇個人喜歡的角色,并思考塑造角色的方式,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也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具有豐富性,增強學生語言表達的針對性和感染力。第二,重點解析角色。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結合角色不同,以及學生的思維特點,讓他們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為了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教師讓學生選擇個人喜歡的角色,并深入解讀描寫角色的文字,進而揣摩角色的性格、心理等內容,注重讓他們運用個人的語言進行針對性地表達,從而達到促進他們語言構建能力提升的目的。第三,開展角色扮演。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對學生的閱讀優(yōu)勢進行表揚,另一方面要針對他們在此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并在表現(xiàn)人物角色特性的基礎上獲得語言構建能力的提升,增強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以合作教學法為手段開展課內外閱讀,增強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
為了增強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教師可以用合作教學的方式,利用學生思維的差異性,讓他們彼此之間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更為重要的是,課外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學習視野,讓他們真正擺脫課本閱讀思維的束縛,從更多的角度進行相應閱讀問題的思考,最終達到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可從以下角度入手:
角度一,提出共同閱讀的內容。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提出共同閱讀一本書的活動,讓學生閱讀同一本課外書籍。在這次活動中,教師讓學生閱讀《基督山伯爵》。角度二,提出閱讀教學目標。教師提出如下閱讀教學目標:請嘗試從多個角度談談個人的閱讀感受,并從個人的生活實踐或是認知中驗論證述個人的觀點。與此同時,請嘗試和小組中的其他成員相互交流,談談大家的閱讀看法。角度三,劃分小組。在小組劃分的過程中,教師一方面需要保證各個小組的綜合閱讀實力均衡,另一方面需要保證同一小組中有不同閱讀水平的學生,為小組內部相互交流、相互協(xié)作創(chuàng)造條件角度。角度四,適時的引導。由于此本書的內容較多,且提供的時間較長,為此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狀況進行管理和指導,真正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表達人性,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角度五,介紹成果。在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過程中,教師注重為學生搭建展示個人思維的平臺,并結合他們的發(fā)表狀況給予相應的指導。與此同時,教師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分享學生關于某項主題的討論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彌補分享學生思維的漏洞或是填充,讓整個閱讀教學更具有氛圍性,增強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中,教師展示一個小組的思考成果。一位學生說:“本小組討論的結果如下:結果一,提煉出兩個關鍵詞,等待和希望。人們需要對未來充滿希望,就像主人公一樣面對著被誣陷進入監(jiān)牢,他并未放棄希望,而是等待時機,并在老者的幫助下學會了一身本領,真正去達到個人的目的。結果二,除了對未來充滿希望并耐心等待外,人們更需要時刻做出準備,不斷去運用各種方法提升自己,從而在未來的生活中把握各種機會迎接美好的明天。結果三,這篇這本書真正讓人感受到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惡丑,并相信人性,最終向往真善美?!蓖ㄟ^采用課外閱讀的方式,教師以小組的模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講解,真正讓學生的閱讀更具有趣味性,提升他們思維的發(fā)散性,最終達到增強高中生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三)構建多元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內容,靈活采用不同的方式在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的同時,讓他們真正深入思考閱讀內容中的文化內涵,促進學生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真正讓他們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承者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如下兩個角度入手:
1.應用小組辯論賽,增強學生的文化思辨能力
眾所周知,傳統(tǒng)文化有其固有的意義,但也存在相應的糟粕。在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真正讓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傳統(tǒng)文化,并真正汲取其中的智慧,去除其中的糟粕,真正讓學生的文化學習更具有靈活性,使他們成為更為明智的文化繼承者。為了達到這種目的,教師可以運用小組辯論賽的方式,進行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讓學生討論傳統(tǒng)文化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讓他們真正跳出書本思考相信的問題,使他們成為文化的繼承者。
以愚公移山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構建小組辯論賽,讓學生分析愚公的行為是否合理,并分析合理的原因是什么?不合理的緣由是什么?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對于此種問題的看法,將學生劃分成兩大小組,即分別為贊成小組和懷疑小組。贊成小組負責說出愚公以上精神的合理性,而懷疑小組是對愚公移山精神的合理性提出質疑,并運用相應的論點、論據(jù)進行論證。通過采用這種辯論賽的方式,教師可讓學生真正結合現(xiàn)實,立足文章并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分析、理解傳統(tǒng)文化,真正成為一名明智的傳統(tǒng)文化繼承者。
2.采用實踐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感知力
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更是增強學生傳統(tǒng)文化認知的重要途徑。在進行社會責任感方面的閱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社會實踐,讓他們真正將視角從課本轉向社會,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真正加深對于責任的理解擔當?shù)恼J識,促進學生正確責任觀的形成,增強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性,讓他們理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
總而言之,在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閱讀過程中,教師應真正從多個角度入手構建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融入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讓他們去思考,去感悟去分析,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還有鑒賞能力的綜合提升,促進他們獲得語文綜合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獲得良好的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姜婷.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優(yōu)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2020(04).
[2]王玉華.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初探[J].新課程(下),2018(09).
[3]付航新.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優(yōu)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0(05).
[4]王剛.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