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叢
摘 要:新時代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由于歷史跨度時間長、內容相對較為煩瑣等,同學們在學習時較難激發(fā)興趣,這現象嚴重阻礙了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正常開展。由此老師需盡可能完善與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歷史課程革新前提下,歷史老師需更進一步了解新課程規(guī)范標準,給課堂教學提供更多活力,激發(fā)同學們對歷史學習的熱情與興趣,給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建立提供基礎。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歷史課堂;活力增強措施
一、新課標下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歷史教師資源較為欠缺
在現階段國內的新課程進行革新與完善的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學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歷史教師資源較為欠缺。一些初中學校的歷史老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不達標,再加上學校管理人員并不重視歷史學科老師,導致歷史老師極難提高自身的教學綜合素養(yǎng),且提高的空間比較狹小,在一定程度上對歷史老師的教學心態(tài)造成負面影響。
(二)學生們學習歷史時不夠認真
學生們在學習歷史過程中,時常出現應付式學習、應付式考試及敷衍歷史老師的情況,大多數學生們并不重視歷史學科,認為歷史是一門無聊與呆板的學科,在歷史課堂之中常不認真聽講,極易出現開小差現象,無法掌握歷史學科的學習方式。大部分學生認為歷史只需死記硬背即可,并沒有充分理解到學習歷史知識的重要性,且對歷史價值觀及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等認識較為欠缺,較為缺乏對歷史學科的熱情與主動性。
(三)現階段歷史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力度較弱
現階段大部分教師的歷史教學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墨守成規(guī)且停滯不前,沒有與時俱進順應新時代初中歷史教學的新內容,無法提出合理完善的新思維與新方式,無法有效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對初中歷史教學的良好發(fā)展帶來負面影響。
二、新課標下改善初中歷史教學的舉措
(一)進行體驗式歷史學習
加強初中歷史課堂活力必須激起同學們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只有在學生們對歷史學習感興趣的條件下,才可能促進學生們更進一步融入歷史課堂教學之中,從而深刻感受與體會歷史知識的奧妙。新時代下初中歷史教材已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與優(yōu)化,不過依舊存在一些歷史內容教學并不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因素,所以學生們學習歷史興趣無法提升,也無法確保學生們深刻體會到歷史內涵。老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若想確保有效提升歷史課堂活力,就需要主動脫離歷史教材的約束與限制,在課堂之中融入更多豐富有趣的內容,組織與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利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增強歷史課堂的活力。
比如,在進行《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教學過程中,若想利用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們對印度種姓制度的認識與理解,老師可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們對關于種姓制度的內容進行排練,利用對話與面部表情等方法,加深學生們對印度身份差異的認識與理解。老師還可組織學生們分組進行討論,討論后老師可讓學生們把討論結果與想法進行發(fā)表,老師可根據學生們對印度的了解與認識給予激勵與指導,使得學生們能夠把自己的體驗與想法充分表達出來。采用該方式,既能夠讓過去的歷史課堂中呆板無聊的內容一掃而空,還可以讓歷史生命的活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綻放。
(二)組織小組學習方式給課堂融入活力
社會發(fā)展與人們生活離不開相互合作,歷史課堂教學也是如此。對于不同學生而言,其差別性特點是客觀存在的,在歷史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要主動指導學生們相互合作與溝通,保障學生們提早經歷社會中人們交流溝通的重要方法,讓學生們充分掌握一種優(yōu)良的學習方式。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若想加強歷史教學課堂活力,老師可加大相互合作的力度,從而建立活力四射的初中歷史課堂,最后通過學生們主動學習與動腦思索等行為,讓學生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比如,在學習《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過程中,若想保障學生們的小組學習可以順利進行,老師可利用任務導向的方法,指導學生們開展相互合作來探索、學習與互動。老師可指導學生們思索現階段國民日常生活的改變,以及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的優(yōu)劣勢,指導小組對此進行探索,并以此為基礎開展以“國民生活方式改變的優(yōu)劣勢”為課題的爭論會,讓學生們進行爭論,讓課題充滿生機與活力,最終建立成活力四射的歷史課堂。通過爭論會還能大大提升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三)創(chuàng)建一套系統(tǒng)的初中歷史學科體系
在當下的初中教學進程中,均在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將升學率放在首要位置,隨著大方向發(fā)展,沒有創(chuàng)建一套系統(tǒng)的思維認識,所以歷史教學無法有較大的突破性提高。因此相關管理人員需采用科學完善的歷史教學方式,創(chuàng)建一套完善健全的歷史學科體系,加大初中歷史資源環(huán)境等外部條件建設力度,強化初中歷史學科評價體系等內部條件建設,將初中歷史學科教學做到科學性、合理性及系統(tǒng)性。
(四)改善初中歷史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沒有固定章程,初中歷史老師需按照教學進展及學生們學習狀況適宜協(xié)調好教學方案,采用多姿多彩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為建立初中歷史有效課堂打下堅實基礎。高效的教學方式包含游戲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及辯論會教學法等方式。初中歷史老師察覺出注意力較差與積極性較弱時,可利用游戲教學方案,使學生們在游戲進程中學會合作與共贏。多媒體教學方案是新時代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中較常使用的方式,歷史教學應用多媒體能夠節(jié)約老師的備課時間,提升初中歷史老師的備課與授課成效,多媒體也以其動態(tài)感強、信息量大等優(yōu)勢獲得了老師與學生們的認可。
比如,在講授歷史英雄人物諸葛亮過程中,初中歷史老師可利用多媒體以“圖片+解說詞”的方式來呈現不同“版本”的諸葛亮,待學生有所了解后再提供更加“科學版本”的諸葛亮,不同形象間的互相沖擊能夠加固學生們對這一歷史英雄人物的印象。教師要帶動學生們積極探索三國時期的歷史內容,讓學生們從“學會”向“會學”的方向發(fā)展。
(五)延伸知識點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之中,擁有海量與豐富的歷史知識內容,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中無法防止出現無趣、單調的現象,而與初中歷史老師采用乏味講解歷史知識的方式相對比,初中同學們更熱愛利用故事方式進行講授。比如,可以教材內容為主,適當向課外延伸,或將趣味性歷史小事件融入教學內容中,以此充分提高同學們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從而保證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以此為基礎,初中歷史老師需重視教學知識內容的拓展延伸,從而吸引學生們學習的注意力。
總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依舊存在許多漏洞與缺陷,需不斷進行完善與改進,進一步強化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創(chuàng)新,從而不斷提升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品質。初中歷史教師只有不斷完善與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才可能提升初中歷史課堂的活力,從而提升初中歷史教學品質。
參考文獻
[1]楊立東.初中歷史課堂實施動態(tài)學習初探[J].四川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4):74-76.
[2]張百花.新課程背景下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 ( 新教師教學 ),2015(1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