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宗杰
【摘要】 希臘神話是指一切有關古希臘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歷史的神話。與中國神話不同的是,希臘神話中的神具有人性。眾神因人性而產(chǎn)生的對人的命運的指示就成了所謂的“神諭”。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神對人的預言指示是狹義上的“神諭”,廣義上的“神諭”是神也要面對的命數(shù)?!吧裰I”故事是希臘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除此之外,“戲劇性敘事”也是希臘神話的一個主要典型特征。希臘神話在其敘事的情節(jié)和主題上極具戲劇性,尤其是在因果律下的“突變”和“發(fā)現(xiàn)”的情節(jié),以及人與“神諭”命運抗爭無果的悲劇性結(jié)局。本文選取了希臘神話中較廣為人知的《俄狄浦斯的故事》為例,探尋其中以“神諭”為指引的戲劇性敘事的展開。
【關鍵詞】 俄狄浦斯;神諭;敘事理論;希臘神話;戲劇性
【中圖分類號】I54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6-0012-02
希臘神話是古希臘民族關于神和英雄的故事的匯總,起源于當時的人們對自然力的崇拜。在希臘神話中,“神諭”故事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希臘神話故事發(fā)展的關鍵,是推動故事前進的內(nèi)核,且具有絕對的不可逆性。那何為“神諭”?“神諭”就是神的指示,是神祇對人的一生走向的預言。在希臘神話中,共衍生了兩種“神諭”,一種是狹義上的神的意志所決定的“神諭”,如命運女神規(guī)定拉伊俄斯死在自己的兒子俄狄浦斯手中;另一種則是神祇也無可奈何的“神諭”——也就是命數(shù)。希臘神話通過“神諭”的指示,一方面推崇剛強而勇敢的英雄和戰(zhàn)士,一方面講究因果輪回勸人行善?!吧裰I”的存在讓希臘神話初具戲劇性。除此之外,希臘神話并存人本主義與命運觀念,以英雄同命運的悲劇抗爭為鮮明特色,多種沖突集中對立,更是將戲劇性效果推上頂峰。在希臘神話眾多故事中,《俄狄浦斯的故事》就是一篇以“神諭”為指引而展開的戲劇性敘事的故事。
一、“神諭”的指示:被決定的英雄命運
(一)不可抗爭的命運。命運是希臘神話中的一個永恒主題,每個人、甚至是神,從出生起就無可避免地置身其中。這種“命運神諭論”本身就極具戲劇性。
在《俄狄浦斯的故事》開篇,阿波羅就降下“神諭”,告知忒拜國王拉伊俄斯將會有一個兒子,但命運女神規(guī)定拉伊俄斯會死在自己的兒子手中。拉伊俄斯和他未出生的兒子的命運就這樣被“神諭”所決定。
為了阻止這一“神諭”的實現(xiàn),拉伊俄斯和妻子伊俄卡斯忒分房住,但卻仍然生下了一個兒子。拉伊俄斯又決定將新生的孩子兩腳腳踝刺穿,并用皮帶捆綁著放置在喀泰戎的山上,想讓其自滅于野外,以此來逃脫命運的指示。但是年幼的俄狄浦斯被好心的牧人送給了科任托斯國王波呂玻斯。俄狄浦斯就這樣成了波呂玻斯和墨洛珀的兒子,他也一直相信自己是國王的親生兒子。
在俄狄浦斯長大后,太陽神阿波羅重現(xiàn)“神諭”,告知俄狄浦斯將會弒父娶母,并生下可惡的子孫流傳世上。俄狄浦斯為了抗爭“神諭”的命運,離開了科任托斯,只身向玻俄提亞走去,唯恐命運女神會指使他對生身父母做出邪惡的事。俄狄浦斯在十字路上伸張正義與三人惡斗,殺死了兩人,另一人逃跑遠去。然而,俄狄浦斯并不知道,自己殺死的其中一人正是自己的親生父親拉伊俄斯。
“神諭”最終實現(xiàn)了父子雙方竭力規(guī)避著的結(jié)局。
(二)內(nèi)、外視點共同作用塑造英雄形象。亞里士多德認為:“用同樣媒介表達同樣主題,而采取不同的表達方法,這是可能的。既可以像荷馬那樣,在有些地方使用敘述法,在另一些地方假設人物自己出來說話;也可以始終不變,用自己的口吻來敘述,或者用生動的行為來描述人物?!雹僭诙淼移炙沟娜宋镄蜗笏茉爝^程中,敘述者和敘述視角適當?shù)刈儞Q使得人物性格顯得更加飽滿。
全篇故事中,以外視點為主,插以內(nèi)視點的描述,豐滿了俄狄浦斯的英雄形象。雖然作者以陳述者的口吻在講述俄狄浦斯的故事,從開始的“神諭”降臨,到最后俄狄浦斯葬于神女林地。但是,讀者仍然可以在這些陳述的故事中,看到俄狄浦斯的英雄光輝。他破解了斯芬克斯的謎語且治國有道,足見其聰穎和賢明。
所以當瘟疫在忒拜降臨時,年紀最大的祭司才會向俄狄浦斯求救:“我們特來求你庇護,啊,敬愛的國王喲!你曾經(jīng)使我們免于斯芬克斯的災難,這一定有神力在冥冥中幫助你。所以我們信靠你,相信通過神力或人力你可以再一次救援我們?!边@里通過以祭司為代表的人民的描述,足以彰顯俄狄浦斯作為忒拜國王的威望,一個勇敢、聰明、能力強而又受人尊敬的英雄形象躍然于紙上。
內(nèi)、外視點塑造俄狄浦斯完美的形象,旨在而后將其毀滅,集中整個故事的所有焦點,推動戲劇性敘事達到頂端。
二、“神諭”的顯露:因果律下的“突轉(zhuǎn)”與“發(fā)現(xiàn)”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強調(diào),“突轉(zhuǎn)”和“發(fā)現(xiàn)”必須要符合可然律或必然律?!翱扇宦芍冈诩俣ǖ那疤峄驐l件下可能發(fā)生某種結(jié)果,必然律只在已定的前提或條件下按照因果律必然發(fā)生某種結(jié)果。” ②在俄狄浦斯和他的父親拉伊俄斯以及母親伊俄卡斯忒的命格上,有著太多的因果輪回,所有因果一同造成了這場“突轉(zhuǎn)”與“發(fā)現(xiàn)”共現(xiàn)的局面。
在故事起始,拉伊俄斯以怨報德劫走珀羅普斯的兒子,這是因。對此,命運女神和克洛諾斯之子宙斯規(guī)定拉伊俄斯死在自己兒子的手里。為逃避“神諭”所說結(jié)局,拉伊俄斯意將兒子俄狄浦斯處死。但他沒能自己動手,讓“神諭”在冥冥中發(fā)揮了更多不可控的作用。最后于得爾福和道利亞城中間的十字路上,拉伊俄斯死于還未相認相識的兒子俄狄浦斯手中。這是拉伊俄斯的果,也成了俄狄浦斯的第一因。俄狄浦斯為忒拜人民戰(zhàn)勝了斯芬克斯,成了國王,娶前任國王之妻——也是自己未知的生身母親伊俄卡斯忒為妻,這是俄狄浦斯的第二因,亦是伊俄卡斯忒的因。于真相大白時,伊俄卡斯忒自縊身亡,是她的果。而俄狄浦斯自戳雙眼愿被流放,亦是他弒父娶母造成的惡果。
在必然的因果律下,所有的“果”在最后呈現(xiàn)時,共同進行著“突轉(zhuǎn)”與“發(fā)現(xiàn)”的戲劇性情節(jié)。最為突出的是,當預言家說俄狄浦斯弒父娶母并引來這場瘟疫的罪人時,伊俄卡斯忒用自己的經(jīng)歷——即丈夫被兒子殺死,自己嫁給了兒子的“神諭”沒有實現(xiàn),去說明“神諭”的不可靠,以此證明俄狄浦斯的清白,卻反而讓俄狄浦斯感到更加的恐怖。接而,科任托斯的使者到來,告知俄狄浦斯他的父親波呂玻斯壽終正寢,并未是橫死于俄狄浦斯之手,這就使得“弒父”的“神諭”不攻自破。然而俄狄浦斯仍在擔心“娶母”的“神諭”,為打消他的顧慮,那位使者坦白俄狄浦斯并非是波呂玻斯和墨洛珀的兒子。原來,這位使者就是當年接受嬰孩俄狄浦斯的牧人。俄狄浦斯再次陷入恐懼,最后尋找到了那位原是要按照計劃把俄狄浦斯橫尸野外的仆人,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自然,在最后“弒父娶母”的“神諭”被證實,故事的戲劇性達到高潮。
俄狄浦斯的英雄形象,因“神諭”樹立,又因“神諭”坍塌?!吧裰I”指引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用戲劇性的敘事,將故事一一顯現(xiàn)。
三、“神諭”的挽救:英雄的神圣落幕
在希臘神話中,人神同形,神具有人性。因而神就具有了人的情感、欲望和行為。面對俄狄浦斯的遭遇,神祇們都知道他是在不自知和非自愿的情況下違反自然法律和道德原則的。神祇們憐憫他,同情他。這時“神諭”告訴俄狄浦斯,讓他去找尋命運女神指定的地方,復仇女神愿意給他解脫。
原以為終其一生都要在邊亡之地被流放的俄狄浦斯,又因“神諭”戲劇性地更改了人生的結(jié)局。他按照命運女神的指示,到達了復仇女神的圣地。在此期間,太陽神阿波羅在俄狄浦斯還在科任托斯時降下的“神諭”的最后一部分也開始實現(xiàn)——俄狄浦斯會生下罪惡的子孫。俄狄浦斯的兩個兒子,厄忒俄克勒斯和波呂尼刻斯為爭王位拒絕幫助俄狄浦斯,而后自相殘殺,最后惹來罪禍,求得“神諭”后千方百計地想要把俄狄浦斯騙回忒拜國內(nèi),為了實現(xiàn)“神諭”讓自己幸福。忒修斯用自己的權(quán)力護住了俄狄浦斯,并如他的愿,讓他的墓地不被其他任何人知曉。俄狄浦斯在復仇女神的圣林中聽到了神祇的叫喚,最終伴隨著異象消散于地府的黑門之中。
在《俄狄浦斯的故事》中,它的敘事設定、敘事情節(jié),以及敘事主題等都具有極強的戲劇性色彩。在敘事設定上,整篇故事所有的人的命運,都由“神諭”所決定且不可違抗。引領推進故事發(fā)展的“神諭”,這本就是一種極具戲劇色彩的虛無神示。加之以敘事情節(jié)的“突變”與“發(fā)現(xiàn)”,如靠自己的能力成為子民愛戴的國王的俄狄浦斯,卻是“弒父娶母”的罪人,英雄形象毀于“神諭”的安排。讓英雄遭受毀滅,讓情節(jié)充滿轉(zhuǎn)折,讓讀者承受錐心之痛。而在敘事的主題上,《俄狄浦斯的故事》中,在人與“神諭”的命運沖突中,著重體現(xiàn)了俄狄浦斯抗爭命運的自由意志。面對與生俱來的悲劇命運和不可抵抗的“神諭”,俄狄浦斯仍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改變命運的安排,但“神諭”預言的結(jié)局仍未改變。而這,正是《俄狄浦斯的故事》中戲劇性集中表現(xiàn)點——遭受本不該遭受的厄運,同命運斗爭卻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規(guī)避抗爭“神諭”卻又不能逃脫“神諭”的結(jié)局。
綜上所言,《俄狄浦斯的故事》圍繞著最初“弒父娶母”的“神諭”展開,以人物自身的努力與“神諭”決定的命運為矛盾沖突,從而推動跌宕起伏的戲劇性情節(jié)展開。面對“神諭”的指示,無論是拉伊俄斯夫婦還是俄狄浦斯,都在同命運進行抗爭,以期躲避“神諭”的結(jié)局。然而,“神諭”最終驗證了這可怕的預言。在此中,俄狄浦斯無可避免地置身于“神諭”的命運之中,雖結(jié)局以失敗告終,用悲劇收尾,但這更加地加深了故事的戲劇性。
注釋:
①埃斯庫羅斯等著,張竹明、王煥生譯:《古希臘悲喜劇全集(1-8)》,譯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7頁。
②朱光潛:《西方美學史》,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頁。
參考文獻:
[1]施瓦布.希臘神話和傳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
[2]王旭.論《俄狄浦斯王》在《詩學》視野中的典范地位[J].蘭州學刊,2010,(S1):99-101.
[3]胡健生.躲在幕后的主角[J].福建藝術(shù),1999,(06):
16-17.
[4]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批評方法新探索[J].外國文學研究,2004,(5).
[5]李啟園.語言論轉(zhuǎn)向與西方詩學中的敘述——模仿之爭[D].浙江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