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波
摘要:語言學習極具實踐性,它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這種表達能力不僅指語言表達能力,還包括思維表達能力和行為表達能力。但是,當前大部分語文課堂教學存在教學結(jié)構(gòu)混亂的問題。一些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更注重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表達能力的鍛煉?;诖?,本文章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探討,以供相關(guān)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表達能力;提高
引言
語文是以漢語言文字為核心的學科,在培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不僅可以通過豐富的語言材料培育學生語感、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興趣,還能夠以其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使學生語言表達有物、有理、有序、有情。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在日常交流過程中,人們最常用的溝通方式為語言交流,并且人們往往可以根據(jù)另一個人的語言表達及運用能力,判斷這個人的素養(yǎng)與水平。在當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為避免因交流不通暢而產(chǎn)生誤解與矛盾,很多公司已經(jīng)將良好的語言表達及運用能力添加到招聘要求中。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與運用能力,使學生能成為社會所需的綜合型人才,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與語言表達及運用能力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培養(yǎng)與訓練進行加強,在幫助學生構(gòu)建簡單的語言表達體系的同時,提升其日常交際水平,從而為學生后續(xù)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
學生語言積累是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關(guān)鍵,只有學生具備豐富的詞匯量,其語言表達能力才能有效提高,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的語言積累。初中語文教科書是學生語言積累的重要素材,也是相對便捷的語言積累渠道。例如,初中語文七年級《春》的語言和文字非常優(yōu)美,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積累,注重修辭手法的運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時,以摘錄的形式積累語言。教師可以提供一個專門進行摘錄好詞、好句的本子,讓學生將看到的優(yōu)美詞語和句子進行摘錄,并定期在班級里分享。
(二)為學生提供表達舞臺
傳統(tǒng)的作文課以賞析和仿寫為主,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所以,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嘗試設(shè)計作文元素卡牌。卡牌的組成種類可以分為人物、地點、環(huán)境及情節(jié)等。每種卡牌可以另設(shè)子分支,如人物可以設(shè)置好人和壞人,情節(jié)則可以規(guī)定結(jié)局或開始。學生可以通過抽卡牌的形式確定寫作素材,每次作文涉及的元素不宜過多,六種就完全足夠。學生如果愿意,也可以將自己設(shè)定的元素加入卡牌中,從而為寫作課增添樂趣。在寫作課的賞析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學生同意的情況下,將其作品拿到班級進行賞析,這也有利于學生了解其他學生的想法,加深學生之間的了解。
(三)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
口頭語言表達能力是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的前提和基礎(chǔ),只有具有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學生才能運用文字將內(nèi)心情感和所思所想完整表達出來。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在日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創(chuàng)設(shè)口語訓練情境,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訓練。例如,在學習《應對》一課內(nèi)容時,教者為學生呈現(xiàn)紀曉嵐運用歸謬法智對乾隆、阿道夫·門采爾用顛倒思路的方法回答了年輕畫家、周恩來借俗語作為道理論證回答外國嘉賓的例子,讓學生感受應對者的智慧。教者再現(xiàn)生活情境,讓他們說說在小組討論時如何說服大家選用或不選用哪個案例作為展示的素材;回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在同學、師生、親人、與陌生人之間是否有精彩的應對,自己是否曾陷入“尬聊”之中,是否有很好的應對方法。教師以情境引導學生融入其中,感受應對的智慧,提升表達的技能。
(四)轉(zhuǎn)變思路擺脫“唯教學論”
在教學《在山的那邊》時,首先,教師不要直接表達作者的真正意圖,而是讓學生觀賞山、?;蚱渌嚓P(guān)元素的演示文稿,然后提問:“同學們,你們認為,山的那邊是什么呢?”有的學生認為,山的那邊依然是山;有的學生認為,翻越過一座座山總能到達大海;有的學生認為,山很高很高,難以翻越;有的學生認為,翻越一座山之后會是從來沒有看見過的景象,仿佛“世外桃源”……設(shè)置這樣的問題,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言語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調(diào)動學生的思考積極性與求知欲,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其次,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見解,逐步深入討論。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將大腦所思通過言語輸出,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性。
(五)增加小組討論模式
初中生的好奇心相對比較強,而且對知識的渴望程度也比較深,所以,教師一定要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對教師本身的教育工作也有一定的好處。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增加與學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內(nèi)容中,從而能夠更好地融入課堂中。教師還要及時改變教學方法,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著,這樣一來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學習中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見解,以此來提升綜合能力。教師還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相關(guān)的教學策略,積極增加學生之間的討論,給學生打造小組模式,讓學生能夠在小組之間積極探索新知識,從而能夠表達出自身的不同看法,然后在此過程中不斷向同學學習。
結(jié)束語
初中階段,語文課堂是鍛煉學生表達能力的最佳舞臺。所以,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在與同學、家長、教師交流的過程中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文霞.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J].當代家庭教育,2020(28):120-121.
[2]安小娟.初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路徑分析[J].家長,2020(23):46+48.
[3]郭愛.探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J].求知導刊,2020(27):21-22.DOI:10.14161/j.cnki.qzdk.2020.2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