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蓓蓓,岳 麗,李鳳云,程 璐*
(1.滄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專腫瘤院區(qū) 河北滄州 061001;2.滄州市人民醫(yī)院)
ICU是危重癥患者集中的地方,大部分危重癥患者無法進行自主活動,且常暴露于壓力性損傷危險因素中,易發(fā)生壓力性損傷[1]。有研究認為,ICU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遠高于普通病房,且壓力性損傷的發(fā)生可增加患者痛苦,不利于其康復[2]。壓力性損傷受壓力、摩擦力、剪力三種因素單獨或疊加影響,常發(fā)生于骨隆突處[3]。評估分級可能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的患者,有利于明確其危險因素,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目的性,達到科學預防的效果。有研究認為,對ICU患者使用減壓床墊,有利于預防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4]。本文旨在探討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lián)合減壓床墊在ICU患者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6月1日~2020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ICU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入住ICU時間≥7 d者;②年齡18~80歲者;③Braden評分[5]≤18分者;④充分知情同意者。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軀體疾病者;②合并急性、慢性皮膚病或燒傷者;③合并嚴重精神障礙者;④使用藥物或非藥物治療的情況下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或波動超出正常范圍者;⑤意識模糊、無法表法主觀意愿者;⑥入院時存在壓力性損傷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觀察組男25例(62.50%)、女15例(37.50%),年齡(38.69±7.04)歲;受教育年限(11.58±2.41)年;疾病類型:心腦血管疾病13例(32.50%),神經系統(tǒng)疾病14例(35.00%),肺部疾病13例(32.50%)。對照組男24例(60.00%)、女16例(40.00%),年齡(39.15±7.37)歲;受教育年限(11.76±2.52)年;疾病類型:心腦血管疾病12例(30.00%),神經系統(tǒng)疾病15例(37.50%),肺部疾病13例(32.50%)。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和統(tǒng)一床墊,如飲食指導、用藥護理等。觀察組實施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lián)合減壓床墊,具體方法如下。
1.2.1 減壓床墊 采用江蘇富林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防壓力性損傷床墊,使用前有專業(yè)人員進行充氣。
1.2.2 個體化分級護理 ①分級評估:干預人員采用Braden評分表評估患者壓力性損傷的風險度,按照患者得分進行分組。Braden評分≤9分為極高風險組,10~12分為高風險組,13~14分為中風險組,15~18分為低風險組。②低風險組護理:干預人員給予常規(guī)護理,每2 h翻身1次,患者身體下方墊棉質中單,每周Braden評分2次。夜間干預人員調低儀器報警聲、調節(jié)合適溫度濕度,減少燈光和手機鈴聲刺激。睡前,根據患者喜好播放輕音樂,治療、護理操作時注意保護患者隱私,白天集中治療,避免晚間打擾患者休息。③中風險組護理:在低風險組患者基礎上給予骨隆突處覆蓋半透膜敷料或水膠體敷料,密切關注患者皮膚變化,若患者需抬高床頭,以<30°為宜,避免患者因抬高過度導致身體下滑,形成壓力性損傷。④高風險組護理:在中風險組患者基礎上制訂個性化護理計劃,干預人員評估患者疾病特點、營養(yǎng)狀況、活動能力等因素后進行護理。患者翻身間隔縮短為1 h,身體下方墊棉質軟墊,保持患者皮膚清潔,皮膚褶皺較多處使用爽身粉,為患者進行床上擦浴,使用護膚品,及時更換床單。根據患者病情鼓勵其進高熱量、高營養(yǎng)、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增加床上活動,主動翻身,使用棉墊、手腳圈墊預防外踝、足跟。⑤極高風險組護理:在高風險組患者基礎上進行護理,易發(fā)部位給予無痛保護膜、潰瘍粉,肛周涂保護膜,防止大便刺激,便后及時清潔,防止細菌感染。干預人員制訂個性化飲食方案,加強患者腸內營養(yǎng)。
1.2.3 個性化分期護理 ①淤血紅潤期:加強預防措施,增加營養(yǎng)攝入,增加翻身次數,避免排泄物刺激。②炎性浸潤期:患者出現(xiàn)大水皰無菌操作抽取液體,不剪去表皮,涂抹碘伏,使用無菌敷料包扎。③淺度潰瘍期:保持患者受損局部清潔、干燥,藥物涂抹至患者創(chuàng)面愈合。④創(chuàng)面壞死較多深達肌層:清理患者局部壞死組織,再將藥物涂抹于脫脂棉上,敷于創(chuàng)面。干預持續(xù)至患者出院。
1.3 評價指標 ①壓力性損傷:根據NPUAP(2016)壓力性損傷標準[6]判斷患者是否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并進行分級,分為1~4級、無法分級及深部組織壓力性損傷。②負性情緒:采用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7]于干預前后評估兩組負性情緒。HAD分為焦慮、抑郁2個維度,各7個條目,使用0~3分Likert 4級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負性情緒越重。③睡眠質量:采用Richards Campbell睡眠量表(RCSQ)[8]于干預前后評估兩組睡眠質量。RCSQ針對ICU患者睡眠質量制定,RCSQ涵蓋夜間環(huán)境噪聲、夜間睡眠深淺、夜間醒來情況、夜間入睡快慢、夜間醒來再入睡情況、夜間睡眠總體質量6個項目,采用視覺模擬評分的方式進行評分,得分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質量越差。④舒適狀況:采用舒適狀況量表(GCQ)[9]干預前后評估兩組舒適狀況。GCQ涵蓋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環(huán)境4個維度,共28項,使用1~4分Likert 4級計分法,得分越高表示舒適狀況越好。
2.1 兩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干預前后RCSQ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RCSQ評分比較(分,
2.3 兩組干預前后HAD評分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HAD評分比較(分,
2.4 兩組干預前后GCQ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GCQ評分比較(分,
壓力性損傷多發(fā)于人體組織無肌肉層包裹或肌肉層較薄、缺乏脂肪組織保護、易受壓的骨隆突處,亦多發(fā)于昏迷、營養(yǎng)不良、長期臥床者[10]。壓力性損傷一方面增加患者護理、治療難度,另一方面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感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隨著醫(yī)學器材的推陳出新,將減壓床墊逐漸應用于壓力性損傷的預防中,取得一定效果[11]。制訂分級分期的護理計劃,有利于患者獲得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避免因干預人員經驗不足出現(xiàn)偏差或盲目性問題。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壓力性損傷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lián)合減壓床墊對ICU患者壓力性損傷預防效果滿意。其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相關:①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將患者根據壓力性損傷風險評估分級后再進行護理,為實施護理奠定科學基礎,有利于護理資源合理分配,進行前瞻性護理。②減壓床墊能有效減少剪切力與摩擦力,且能隔離汗液入侵,床上移動可隨時改變患者受壓部位的受壓點,為受壓部位提供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③常規(guī)護理注重基礎護理,未能結合實際病情給予患者壓力性損傷的預防措施,而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則通過定時翻身、觀察患者受壓部位狀況、利用護理墊吸汗、肛周運用造口粉等措施預防患者發(fā)生壓力性損傷。瞿小龍等[12]研究認為,使用減壓床墊有助于預防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HA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lián)合減壓床墊有助于緩解ICU患者負性情緒。其原因可能在于:干預人員通過實施個性化護理,增加患者被重視感,樹立其治愈疾病的信心,以緩解其負性情緒。周妤等[13]研究證實,實施個性化護理有助于緩解患者負性情緒,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有研究認為,ICU重癥患者因疾病、自身性格、藥物不良反應、所處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易發(fā)生失眠,可加重負性情緒,不利于疾病康復[1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GCQ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lián)合減壓床墊有助于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質量。其原因可能與觀察組個性化護理過程中,集中治療時間,減少夜間被打擾,干預人員為患者創(chuàng)造有利于睡眠的安靜環(huán)境有關。
ICU患者本身因疾病、用藥不良反應、治療措施等因素造成舒適度下降,而舒適度下降可對患者睡眠質量、情緒狀態(tài)等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患者康復。本研究中,干預人員通過進行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lián)合減壓床墊,滿足患者需求,減輕不適感,增強患者受重視感,緩解患者負性情緒,提高其舒適度。另一方面,觀察組使用減壓床墊預防壓力性損傷發(fā)生,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適度。張曉莉等[15]研究證實,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有助于患者舒適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個體化分級分期護理聯(lián)合減壓床墊可有效預防ICU患者壓力性損傷發(fā)生,且緩解負性情緒,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其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