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艷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標,而在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中,德育的開展是管理與約束,學生的成長受到了限制,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缺乏有效性。新課改提出生本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所以高中德育需要創(chuàng)新實踐,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做德育設計,保證德育的實效性。實踐策略中需要加強文化育人,創(chuàng)建德育活動,創(chuàng)新宣傳方法,完善管理機制,以此讓高中生接受德育,能夠有自主性的發(fā)展,建立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與行為素質。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德育;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新課改提出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引導自主性的健康發(fā)展,特別在教學方式上提出自主探究學習,樹立促進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因此,新課改下的德育要強調學生的認知理解與觀念形成,需要轉變硬性管理的方法,建立柔性的引導策略,潛移默化的去改變學生的思想和觀念,傳遞優(yōu)秀的文化與高尚的情操。高中德育的開展就要以此為核心,建立和完善德育的方式與方法,讓學生能夠有自主性的認識與思考,保護學習與成長,促進全面發(fā)展。
一、加強文化育人教學
高中教育分為文化教學與素質教育,而文化教學的時間占比高,有豐富的內容,關系到高考與未來發(fā)展??梢哉f,高中生的主要時間是在學習知識[1]。鑒于學生的主體性,德育的開展就不能以傳統(tǒng)的管教為方法,需要加強文化育人,以知識為載體,挖掘文化知識中的德育內容,并以知識教學為過程引導思想品德方面的分析,可以提高文化知識學習的深度,也能提升德育開展的效果。比如在語文課程中,語言知識中蘊含著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去感受和分析傳統(tǒng)文化,探究其中的優(yōu)秀思想,從而實現(xiàn)德育。利于《蘇武傳》的閱讀教學中,就引領探究蘇武所展現(xiàn)出來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以此熏陶學生的情操,增強個人理解認識,利于愛國主義精神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建德育校園活動
高中生在成長過程中抵觸管教,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所以在傳統(tǒng)的管教要求中雖然可以約束學生的行為,但是其思想認識上并沒有接受,德育開展呈現(xiàn)出無效化。對于此,德育開展要從親身感受出發(fā),基于新課改下綜合活動較多的情況創(chuàng)建德育校園活動,突出立德樹人的理念,以活動展現(xiàn)德育的內容,保證學生可以有思想上的認知與接受,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比如在校園中開展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事跡學習的活動,讓學生了解這些為祖國強大有巨大貢獻的人,學習他們身上高尚的品德與思想,感受其中蘊含的精神素養(yǎng),以此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認識和了解國家的發(fā)展,建立報效祖國,建設家長的思想認識。德育校園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德育形成一種風氣和文化,不僅能夠在活動內容上開展德育,也能在校園環(huán)境方面熏陶學生的思想認識,實現(xiàn)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創(chuàng)新德育宣傳方法
德育的開展應注重宣傳,有效的宣傳能夠讓學生有認知上的積累,實踐心理暗示,從而達成培養(yǎng)健康道德素養(yǎng)的目標?,F(xiàn)在的高中生喜歡上網,并且對于網絡信息較為關注,網絡已經成為第二個獲取信息和知識的環(huán)境[2]。所以,在德育宣傳的方法上要創(chuàng)新信息化,讓德育能夠走進學生的網絡生活,拓展德育的方式。方法實踐中需要建立校園網絡平臺,在主頁面布置關于道德品質討論的內容,并以微信、短視頻等推送給學生,讓學生觀察和學習先進人物的事跡,使德育以信息技術的方式在網絡空間中開展,以此能夠提升德育的效果。在此過程中,需要在網絡中構建討論的平臺,教師與學生針對當下社會中的道德事件做討論,使個人想法與觀念可以得到表達,而在討論中引導正確的思考,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與健康的行為素質。
四、完善德育管理機制
新課改下的師生關系發(fā)生了轉變,所以在德育管理機制上要做改革,完善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指導,確保德育管理的開展能夠取得效果,減少學生的抵觸。首先,校園德育管理要以環(huán)境熏陶為主,樹立健康校風,營造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以此使學生可以健康地成長,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其次,班級德育管理要采取精準教學,溝通中做好心理輔導,做好激勵教育,使學生能夠改正自己的問題,進行自我管理[3]。最后在日常德育管理中,需要建立獎懲機制,不能一味批評教育,也不能制作表達,對于違反校規(guī)、班規(guī),存在思想道德問題的情況要做懲罰和批評,對于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和行為可以樹立為榜樣,進行獎勵。德育管理機制的完善可以保證德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也能促進師生和諧關系的建立。
結論:總而言之,高中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認識,新課改下的德育一定要注重成長規(guī)律,把握心理與思想成長、轉變的需求,在策略中關注個人思想品德健康發(fā)展的成效,以文化知識為基礎開展德育,以校園活動增加情感感受,以信息化的宣傳提升認知,以德育管理培養(yǎng)良好習慣,讓高中生能夠在校園學習、生活中有綜合素質的成長,建立健康的思想品德。但是,德育要糾正學生的錯誤和不良習慣,做好鼓勵與管教的結合,保證德育方向的正確性。
參考文獻
[1]潘宜超,孫燕.加強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途徑的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11):76.
[2]劉雪.高中教學與德育結合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21(33):55-56.
[3]方秀紅.高中學校德育機制的創(chuàng)新實踐探索[J].現(xiàn)代教學,2021(20):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