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珍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 國際教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在我國的高校英語教學當中,教師一直以來都過于注重提升學生的聽、寫技能,但是卻忽略了學生文化內涵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能力提升高度。但是將茶文化融入高校英語教學當中,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最終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物質文化是不同文化進行對比最為直觀的表現(xiàn),比如在中西方的茶文化當中,茶葉的選擇、茶具的選擇等都是存在一定差異的。首先從茶葉的選擇來看,我國的茶葉種類非常豐富,是典型的茶葉出產國家,包含紅茶、綠茶等各種品類的茶葉,尤其是綠茶,從古至今一直是我國廣大社會人群所喜歡的種類。但是在外國卻有所不同,比如英國受海洋氣候影響,其茶葉的種植和生產以具有發(fā)酵性和容易出倉的紅茶為主。在茶具上,我國受傳統(tǒng)文化思想影響較深,在喝茶時注重淳樸自然,并且會有茶壺、茶托、茶漏等多種輔助性工具。而西方社會在喝茶時注重奢華和高貴,會通過茶杯來凸顯自身的貴族氣質。
中西方在茶文化行為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其中的飲茶相關、飲茶禮儀等都有所不同。從飲茶來看,我國在飲茶的時候注重保持茶本身的味道,所以為了能夠盡可能保護好茶葉本身的味道,一般使用清飲的方式。但是西方社會則有所不同,他們更加注重口感,所以會在茶當中加入各種其他飲品,比如牛奶、糖等,奶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另外在飲茶時間方面也有所不同,我國對飲茶的時候沒有固定要求,但是在西方社會有早茶、下午茶的區(qū)分。
茶文化在我國擁有上千年的發(fā)展歷史,在發(fā)展的過程中與我國的傳統(tǒng)哲學思想進行了深度的融合,通過對茶文化的精神內涵進行研究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價值觀思想。比如儒家和道家思想當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庸”等,都在我國的茶文化當中有所體現(xiàn)。但是西方的茶文化發(fā)展時間比較短,和西方哲學思想以及相關的思想價值觀融合較淺,導致西方茶文化的精神內涵比較淺薄,更加傾向于物質文化方面,所以西方的茶文化當中實用主義比較明顯,其文化也被賦予了更多的社交含義。
語言是傳承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將不同的文化所表現(xiàn)的內涵反映出來,中西方茶文化在語言表現(xiàn)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首先,不同的語言所表現(xiàn)的含義有所不同。在我國的茶文化當中,相關的語言都是以茶文化的相關活動以及習俗為基礎的,內容非常直接且簡單,指向性非常明確。而在西方的茶文化當中,語言所表現(xiàn)的內涵非常隱晦,甚至很多茶語還有著隱喻和轉義的效果,這些詞語與中國茶文化當中的含義具有非常大的區(qū)別。比如“Black tea”所指代的便是中國的紅茶。所以總的來說,我國的茶文化和西方茶文化是存在較大差異的。
在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課堂上,一直以來都是以進行語言教學為主,同時進行語法、句型等輔助教學,比較注重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很顯然這樣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比較迎合我國應試教育體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成績,從而幫助學生應對考試和升學。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社會人才市場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也更加注重人才的文化底蘊和綜合素質,所以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并且無法適應當今時代社會的現(xiàn)實需求。目前為止,仍然有很多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習過程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忽視了跨文化教學對于學生語言能力提升的重要效果。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限制了跨文化教學的發(fā)展。
學校的英語教學體制是學校進行英語教學、確定教學方向的重要依據(jù)。在我國當前的教學制度當中,學校對于學生的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進行考核,但是對于學生英語文化能力的提升卻不重視。不重視英語文化底蘊的情況不僅僅體現(xiàn)在英語教學和英語評估當中,還通過英語考試體現(xiàn)出來。從我國當前高校的英語教學來看,可以發(fā)現(xiàn)有很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將一定的英文電影、英文歌曲融入其中,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學資源。這些內容的應用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單純依靠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跨文化解讀能力。
學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也會受到英語教師自身文化水平和教學能力的影響。教師文化水平不高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教師文化教學意識單薄,第二個方面是英語教師自身文化素養(yǎng)不高。英語跨文化教學是一個隱性且緩慢的過程,所以學生對跨文化交際的學習是潛移默化的,因此跨文化素養(yǎng)教學和句型、語法教學相比而言,短期內教學效果并不明顯。再加上教師教學向來以提升學生的成績?yōu)橹?,忽視了文化教學,所以跨文化教學效果十分有限。
為了推進英語的跨文化教學,很多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嘗試將文化教學內容融入到英語課程中,以此來進行學生英語跨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當中,又會受到課時安排和教學結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最終的教學呈現(xiàn)出膚淺、單一的情況,自然也就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基于長期以來的教學習慣,教師始終以提升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為主,且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導致英語教學的系統(tǒng)性比較差,進而使得學生學習到的內容不夠深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
當前我國高校英語教材當中,大部分教學內容都是西方國家的文化內容,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只能為學生進行一些非?;A的內容講解,而對于一些涉及到深層次內容的文化,教師介紹的比較少。因此可以利用現(xiàn)有教材內容,在其基礎上不斷進行豐富,讓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一個深入的認識。與此同時,還可以加入一些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比如茶文化,還可將其與西方的茶文化進行一定的對比,從而在豐富英語教材的同時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F(xiàn)如今網(wǎng)絡技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教師也可以通過網(wǎng)絡來搜索相關的茶文化內容,然后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的英語跨文化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西方文化內涵存在很大的差異,中文和英文在使用的時候也會具有一定差異。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與文化有著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在進行英文教學時自然離不開文化教學。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一定要不斷促進英語教學和文化教學之間的相互融合,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語言的深層內涵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認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比如在講解茶文化知識的過程中,首先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下中西方飲茶習慣的差異和喜好,例如西方人喜歡喝熱茶、紅茶;但是中國人喜歡喝綠茶、涼茶。英國人會在下午四點到五點鐘喝下午茶,同時還會搭配一些甜點,但是中國人飲茶卻沒有固定的時間。所以從中西方之間茶文化的差異入手可以幫助學生對茶文化有一個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在英語教學當中融入茶文化不僅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還可以將我國的茶文化輸出到全世界,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我國的茶文化,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將茶文化融入進去十分有必要。要想推動兩者的融合,還可以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進行實踐教學,從而提升學校英文教學的趣味性,吸引學生參與到其中。比如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以茶為基礎開展實踐教學,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種茶、泡茶和飲茶過程當中,在感受茶文化魅力的同時,對茶文化進行深入學習。教師要不斷拓展學生學習茶文化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可能性。
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英文專業(yè)的學生來說,一定要不斷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從而提升自己與別人進行交流的能力。以茶文化為例,通過以茶文化為基礎的英文跨文化交流,可以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西方文化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將茶文化滲透到高校的英文教學當中,還可以豐富高校英文教學內容,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當代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