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婷婷
摘要:教師和家長應該重點培養(yǎng)可以對幼兒一生產(chǎn)生積極影響的行為品德和行為習慣,為兒童今后的人生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禮儀教育是日常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教育的保教內(nèi)容。幼兒禮儀教育則需要根據(jù)社會中人們共同認定的禮儀規(guī)范,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進行引導講解,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禮儀規(guī)范。基于此,本文章對幼兒園教學中融入禮儀教育的策略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禮儀教育;融入策略
引言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無論是國際社會之間的交往,還是尋常百姓之間的往來,舉手投足之間都滲透著禮儀規(guī)范。而作為經(jīng)典文化的傳承,紛紛走進了校園,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和幼兒啟蒙教育階段備受關注。作為入門教育的幼兒園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既沒有應試教育的束縛,也沒有剛性的教學要求,而且幼兒感性思維發(fā)展強于理性思維,特別擅長模仿,可塑性非常強,種種因素證明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是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人文環(huán)境氛圍
幼兒對于教師有非常強的認可度,教師的行為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其言行舉止對幼兒就是一種行為示范。幼兒園內(nèi)和諧的人際關系、文明的舉止行為都能使幼兒情緒愉快,從而更好的學習到正確的禮儀。幼兒園可通過評選“文明班集體”“文明小標兵”等活動激勵幼兒們對文明的向往和認識。開展“幼兒園道德講堂”“身邊的最美教師”等主題班會及長效的考核獎勵機制,幫助教師明確正確的道德價值取向及健全的師德行為規(guī)范等。一個素質(zhì)高,有教養(yǎng)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養(yǎng)。讓幼兒學會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與人夠溝通,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對于情商的發(fā)展有一定促進作用,也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
二、將禮儀教育與飲食教育相結(jié)合
幼兒在3—6歲時期可以快速從外界獲得知識與文化,在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在此期間,幼兒在幼兒園的時間最多,因此教師應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設計師的作用,引導幼兒接受良好的禮儀教育,將飲食教育與禮儀教育結(jié)合起來,培養(yǎng)懂禮儀的好孩子。例如,日常的進餐時間,應該注意禮儀的教育,引導幼兒優(yōu)雅進餐,餐前洗手,注意飯前衛(wèi)生,禮讓他人;用餐期間,不交頭接耳,不大聲喧嘩,輕拿輕放;餐具的擺放整齊,不胡亂對準他人,做到尊重他人;餐后,引導幼兒要保持桌面的整潔衛(wèi)生,記得餐后洗手,將東西放回原位。學校環(huán)境的建設遠遠不夠,營造一種儀式氣氛也應該是家庭的一部分,幼兒園教師可以指導家長開展集體活動,評估禮儀家庭,讓幼兒在禮儀氛圍中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三、開展豐富的幼兒文明禮儀實踐活動
幼兒園可以開設專門的文明禮儀親子活動,讓家長與幼兒參與到活動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更好地感知文明禮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幼兒通過不斷模仿并重復有關的文明禮儀行為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充分的討論也有利于幼兒在理解文明禮儀的重要性的基礎上主動學習、模仿、運用文明禮儀行為。幼兒園還可以開展故事分享會、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幼兒同家長、教師一起置身于童話故事、寓言故事中感受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從而有效幫助幼兒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幼兒園還可以積極開展家長助教活動,讓不同工作崗位的幼兒家長參與到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中來,充分發(fā)揮家長優(yōu)勢, 加強家園共育切實推進幼兒禮儀教育的開展。
四、把生活化的理念滲透到育兒實踐中
專門設立的育兒機構具有權威性,育兒理念系統(tǒng)性不言而喻,但我們對育兒知識呈現(xiàn)的載體——教材編寫不能完全生搬硬套,教材需面向全體,具有普遍性的特征。這就必然導致呈現(xiàn)方式的局限性,不能照本宣科,幼兒園教師需要對教材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合理地融合當?shù)氐娘L土人情和自然景觀,以及人們在生產(chǎn)生活中尊老愛幼、待人接物等生活化的事例,作為實際的教材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這樣走進生活的禮儀課堂還原了孩子的熟悉的場景,無形中拉近了禮儀與生活的距離,這樣孩子樂于接受、易于接納,從而有助于孩子養(yǎng)成文明的行為習慣。例如,在模擬場景“家里來了客人”時,我先讓孩子們說說自己家里來了客人,自己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是怎樣做的呢?這樣就把課堂回歸到生活中,孩子們一下覺得有話可說,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后地想說,有的說“客人進門要問好,然后讓座。”有的說:“給客人倒水,端水果?!边€有的說:“陪客人聊天?!钡鹊?,這樣的表述雖然說有些雜亂無章,但需要老師稍加引導、歸納,我們就可以和孩子共同理出“家里來了客人”運用哪些禮儀,并讓學生模擬情景,表演,做到禮儀知識的應用與鞏固。
五、引導教師、家長重視文明禮儀教育
幼兒園可以積極開設相關培訓,切實提高幼兒教師在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方面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幼兒園應當積極培養(yǎng)幼兒教師,引導幼兒教師樹立以科研促進幼兒教育工作開展的思想意識。幼兒園可以積極為幼兒教師開設有關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培訓活動。同時,幼兒園還應當積極舉辦家長會,引導建立家長委員會并積極完善有關制度以提高家長對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視程度。幼兒園應當切實引導幼兒教師與家長重視幼兒禮儀教育,促進家園共育,讓教師與家長都積極投入到幼兒文明禮儀教育工作中,引導幼兒健康成長。
結(jié)束語
幼兒禮儀教育是一種社會化的養(yǎng)成教育,路漫漫其修遠兮,文明禮儀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將教育理念滲透到幼兒園管理的方方面面。我園秉承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數(shù)年如一日的認真開展幼兒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活動,在探索素質(zhì)教育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也收獲了社會和家長的一致認可和好評。今后,我們將繼續(xù)深化禮儀教育改革,及時更新活動培養(yǎng)方案,細化幼兒文明禮儀養(yǎng)成教育細則。
參考文獻
[1]李萍.在幼兒園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J].啟迪與智慧(中),2020(12):18+17.
[2]李華.禮儀教育走進幼兒園的實踐淺敘[J].當代家庭教育,2020(34):72-73.
[3]許婧.幼兒園禮儀教育實踐策略探析[J].教師博覽,2020(2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