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剛
摘要:無論是大家所說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還是學習音樂的必要性,都確為之教育中心。其實就教育而言,無論是音樂教育還是其他教育,育人之德、才也一直都是父母家長所盼,教師所踐,國家所望。其實這些教育的本質都是思想教育,沒有好的思想教育,就會出現(xiàn)有才無德的音樂人。本文就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課堂中貫徹學科德育教育進行深刻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課堂;貫徹學科德育教育;探究
小學音樂教育作為孩子音樂啟蒙階段,最重要的便是培養(yǎng)他們對音樂的興趣與具象式的思維感知力。小學音樂教育是初級入門的音樂教育,此時的小學生也是正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德育教育則應該提上日程。
一、德育教育
目前的國際局勢更加復雜,很多的同學由于對黨史、國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改革開放史的不了解,很容易被網上一些不實、不良信息所影響,繼而影響自己的價值判斷。因此,學校就更加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德育等于品德的教育,德育教學在小學高年級音樂的滲透,對音樂教學來說是錦上添花的。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小學的音樂課是偏鑒賞的,涵蓋了很多不同音樂類型的音樂。所以音樂教師的除了要提高基本素養(yǎng)和德育素養(yǎng)外,還要提升音樂鑒賞廣度、深度,爭取為小學生打造更加專業(yè)的音樂課堂[5]。
德育教學是一項無法進行分數(shù)考證的教學,德育和學習、生活、教學是不能分離的,它無處不在,它應該滲入人生的每一個角角落落。現(xiàn)在的學校管理者所謂的德育是崗位,是計劃,是上傳照片,是各種各樣眼花繚亂的形式主義。其實,讀一篇文章,講一個故事,做一個游戲就是德育。老師的一顰一笑,老師的一言一行,老師的苦口婆心,老師的令行禁止就是德育。德育德育,育德為本。從我們,小時候寫的思想品德到現(xiàn)在的道德與法治,教的都是德行,教學生如何去樹立一種精神和品質,進而形成自我價值觀[3]。
二、小學高年級音樂教學課堂中貫徹學科德育教育的探究
1.以小學音樂教材內容為基礎滲透德育教育
首先,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最基本的就是先按照教學目標的任務去完成教材最基本的教學。還要根據(jù)教學對象的心理特點,去設計本課要講的課程。這些是必須要做到的。德育教育的滲透也要遵循這一點。在設計課程時就考慮到德育教育的融入,在課程開始之前就準備好課堂的要點,每節(jié)課都要使學生達到你上課之前預設的本課的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高年級小學生更希望得到專業(yè)性的知識,并且希望得到這種知識的途徑不拘謹,不絕對嚴肅??释p松活潑,但主題和課堂節(jié)奏把握在老師手里的音樂課。老師和學生的地位平等,以溝通互相學習為主。在音樂教育中更多的是要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多進行討論,和提出開放興問題。不限制問題的可能性,給出更多開放想法的可能性。老師的引導,給出基本的知識點和學習材料范圍,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而非填鴨式教育,把所有的內容都照本宣科的說出來讓學生強行接受。所以說教師在設計課程時不但要在教學材料中,還要注重學生的德育教育,并且讓課堂更生動和有活力[2]。
2.樹立正確的音樂素養(yǎng)和觀念
孩子們天生就喜歡音樂,還不會說話的時候聽到美妙的音樂就會隨著音樂搖擺身體,向往美好的音樂可以說是趨近人的本能了,音樂活動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音樂教育一定要結合具體的音樂,或者實際的表演,以實踐,研究討論為主。對于基本教育的音樂課,要教會的并不是專業(yè)類的某樣樂器,或者唱歌達到多么專業(yè)的水準。而是要教會學生怎樣欣賞音樂,提高音樂的鑒賞能力,樹立正確的音樂素養(yǎng)和觀念,使音樂帶給學生快樂。這才是我們應該主力去做的目標。力爭將學校教書育人水平提升到一個嶄新階段,培育他們的愛祖國、愛民主、愛勞動、愛科學的優(yōu)秀品質。以及中外名曲、名歌的賞析,使廣大中小學生體驗美的藝術與高雅的文化情操,并培育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協(xié)作精神、環(huán)保意識、心理條件等,力求開拓進取,為祖國的明天而奮發(fā)向上[4]。
3.加強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就拿小學音樂教育來說,哪個環(huán)節(jié)都是重要的,雖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但其實教育就是一個兼得的過程,只不過不是盲目去以蛇吞象,而是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不要在意別人去怎么評價音樂課到底重要不重要。這門科目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師怎樣去教導學生,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通過什么樣的活動,設計去使學生體驗到音樂的美好。教師要了解浪漫主義的演奏手法,也要了解學習共同體的操作方式。要了解音樂美學,也要了解教育心理。學習音樂更主要的含義,是指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勇氣和吃苦耐勞精神,養(yǎng)成孩子辦事嚴格、認真、完美的作風,培育孩子追求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從而全面提高小學生的整體素質[1]。
總的來說,音樂的教育宗旨是培育人,培育透過音樂而能看到真、善、美的人,培養(yǎng)通過音樂教育而能培養(yǎng)自己氣質和完善個性的人。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小學音樂教育中,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小學生在提高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也提高了德育素質。
參考文獻:
[1]劉君.立德樹人,”音”你而美——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音樂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No.674(02):220-220.
[2]劉艷.音動真心,樂伴成長——人性化趣味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的開展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2.
[3]周曙茜.巧妙導入讓音樂課堂生機盎然——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導入技巧探究[J].小學生(下旬刊),2020(8).
[4]薛飛,初曉婧.關于高等教育中音樂教育教學理論探究——評《音樂教學論》[J].2021(2015-6):J0016-J0016.
[5]宋蓓.科學與藝術的跨界探究——”音樂教育中的心智與腦”國際研討會引發(fā)的思考[J].2021(2014-12):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