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第三幼兒園 趙濤
對于幼兒而言,音樂屬于一門較為抽象的藝術形式,即使可以直接聆聽,也難以體會其中的含義。因此,幼兒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在于如何培養(yǎng)幼兒具有獨立探究音樂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知識的能力,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藝術的優(yōu)美,體會到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法可更好地解決教學中的瓶頸問題。在音樂教學中注重教學設計游戲化,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學習音樂知識,這是幼兒學習音樂課程的教學基本要求,也是幼兒學習音樂知識最簡單自然的形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不斷深入地認識到藝術教育的價值,開始注重早起幼兒音樂的教學。幼兒3~6歲這個年齡段很特殊,其身心都處于發(fā)展時期。音樂游戲教學不只是使幼兒學習唱歌技巧,主要是使幼兒運用音樂活動,感受音樂活動、體會音樂活動的內在美,從而在游戲中獲得生理、心理、情緒等全方位發(fā)展,達到陶冶幼兒情操、從小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認知能力的目的。游戲是幼兒基本的活動,對于幼兒早期教育的發(fā)展身心起著重要作用。游戲也符合早期幼兒心理及身體發(fā)展的需求。音樂游戲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并且讓幼兒產生體會音樂的興趣、探究精神以及創(chuàng)造能力?;诖四軌蛱嵘變旱淖陨淼恼J知、審美以及想象力,還可以讓幼兒的音樂才能更加豐富,對于幼兒智力的發(fā)展大有好處。所以,從幼兒園目前音樂教育的現(xiàn)狀來看,探索幼兒音樂游戲化教學十分必要。
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都讓孩子在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才能體會到其價值所在,而忽視了對幼兒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和對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幼兒園幼兒教育理念有可能會跟隨幼兒父母的想法,讓幼兒從小具備音樂的天賦,長大能夠在音樂方面有所作為。音樂游戲化教學不僅要了解對幼兒的價值,還要考慮到父母的感受與承受能力,太過重視教育的方法以及技術就會逐漸變得功利化?,F(xiàn)階段,大部分幼兒園和家庭都太過重視提升幼兒個人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如讓幼兒學習各種各樣的興趣輔導班。其實有些幼兒并不喜歡,而家長強迫幼兒學習,這樣不但達不到學習目的,反而挫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幼兒教學本身并沒有過多關注教學質量與師資力量的選取,對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教育理念比較淡薄,所以阻礙其發(fā)展。在這個理念的指引下,幼兒園音樂活動能夠指導幼兒積極參與教學,得到深度的學習,培養(yǎng)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提升幼兒的音樂精神環(huán)境。
人們在目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普遍認為,孩子受到良好教育,他們才能獲得成功,沒有考慮學習內容是否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和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顯然,父母會誤認為早期的教育就是盡快讓幼兒掌握讀和寫的方法,卻忽視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及智力的提高。應付考試思想也逐漸發(fā)展至幼兒園,幼兒園小學化現(xiàn)象較為嚴重。諸多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讓孩子玩好、吃好、睡好就行了,達到安全看管的目的。在這個概念逐漸普及和深化的同時,幼兒園只有聽從家長的安排,并且符合大眾,這樣讓幼兒教學的內容以及技巧變得缺乏趣味性。幼兒在童真的年齡段已經學習有關青少年的事情,很明顯朝著這樣的方向發(fā)展是不符合幼兒年齡發(fā)展特點和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這樣的教學讓幼兒不但對知識沒有產生的興趣,反而對今后的學習不利。家長將幼兒送到幼兒園主要是讓幼兒學習算術,認識一些漢字,正確學習音準,讓動作更加規(guī)范,在這個過程中,幼兒體會不到趣味性,還會倍增厭煩。
教學內容設計一定要和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互相適應,應該讓幼兒充分地了解事物素材。選擇的內容應該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上,選取幼兒最感興趣的內容。之后,在這個基礎之上運用幼兒為主線組織活動。例如,教師在教唱幼兒《丟手絹》時加入丟手絹這個游戲。讓幾名小朋友組成一個大圓圈而且讓一名小朋友在圓圈外面丟手絹,通過這種游戲形式,幼兒在邊玩邊唱中就可以學習歌曲。幼兒對丟手絹游戲十分感興趣,所以這樣的方式不但能夠讓幼兒學習新的知識,還讓幼兒對于音樂有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師還可以教學生唱《猜謎歌》《手指游戲歌》《跳皮筋歌》等。
在音樂教學開始之前,首先教師要把音樂故事編的情景化,用音樂故事情節(jié)去感染幼兒,讓幼兒產生興趣。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用加入生動有趣的體態(tài)語言,通過一些簡單的眼神、手勢動作等和幼兒進行交流,從而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并把這個情感逐漸遷移到音樂活動中來,使幼兒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初步建立學習音樂的欲望?!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隙ê徒蛹{他們的獨特的審美和表現(xiàn)形式,分享他們創(chuàng)造的快樂”;其次,在教學活動中運用律動,把情感融匯到活動中。用直觀的動作語言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的品德教育,使幼兒學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愛惜糧食等生活美德。音樂源自生活,讓幼兒體悟到了音樂帶來的快樂;再次,在音樂教學活動中設計情境.比如在教學《熊和小孩》時,教師可以設計情境,有鳥兒嘰嘰喳喳的叫,兔子蹦蹦跳跳,小朋友可以在森林里歡快地跳舞,營造和諧的自然情境。這樣教學氛圍愉快和諧,幼兒也可迅速進入教學設計的活動之中,如此讓幼兒的音樂能力獲得了訓練與提升,達到音樂游戲的教學目的。
在幼兒音樂教學活動中,不僅是讓幼兒學會唱歌,還要通過感受音樂,學會簡單的器樂知識,幼兒園孩子器樂主要以打擊樂為主。如在教學教學活動中經常使用的打擊樂有碰鈴、串鈴棒、鈴鼓、三角鐵、響板、木魚、沙丘、大鼓等等。在音樂活動中組織幼兒集體教學,以中大班幼兒為宜,可運用4 種打擊樂器組織組織集體教學。把幼兒分成4 組,首先讓幼兒認識打擊樂的名稱,以及打擊的方法技巧。然后教學分組學習和練習,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熟練掌握節(jié)奏和節(jié)拍。分組練習熟練以后,在教師的指揮和把控下,進行合奏,培養(yǎng)幼兒合作意識和整體的音樂感覺。幼兒活動教師要給幼兒建立一個支架,逐步深入地練習,在熟練以后,教師要把建立的支架撤下來,讓幼兒獨立完成整個活動過程,這樣才達到了教學目的,讓幼兒體會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學習音樂的興趣。
音樂屬于一種抽象的藝術。孩子們的思維主要是具體的形象思維,具有直觀能動的特點。所以,教學過程中能夠通過一些符號與圖形讓幼兒更充分地掌握音樂。就幼兒而言,生動、有趣的圖形和直觀情境化的講述更容易讓學生容易接受音樂感知的程度。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自制的教具,形象直觀地讓幼兒看到音樂符號,幫助幼兒理解音樂活動的教學過程,從而達到音樂游戲的教學目的。發(fā)揮特殊符號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的音樂教學需要從愉悅幼兒心情開始,逐步指導幼兒尋找準確的方向,能夠讓幼兒在音樂教學中自由快樂地成長。幼兒不但能夠從這之中掌握音樂活動的基本知識,提高音樂素養(yǎng),還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悅,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讓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進一步讓幼兒音樂活動教學順利展開,從而達到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