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同順
摘要:在21世紀,伴隨著生產(chǎn)力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我國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也推動了教育方面的改革,使得新課改在高中課堂中不斷的推進。與此同時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也逐漸地出現(xiàn)在高考試題和學生日常的語文學習之中,這種教學方法既擴大了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此外,群文閱讀中的文章也始終以教材為依據(jù),最終實現(xiàn)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關鍵詞:高考語文試題;群文閱讀;探究策略
在這個網(wǎng)絡技術高度發(fā)展、信息爆炸的時代,每時每刻都在有大量的新知識與信息出現(xiàn),涌入學生的腦海。而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必須要對高中三年,甚至是以前所學的全部知識進行掌握,也要不斷的及時吸收剛剛出現(xiàn)的新知識,以保證自己能夠全面掌握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種情況下,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逐漸走入了高三學生的課堂。那么,現(xiàn)階段如何更好地運用高考語文試題,豐富群文閱讀資源呢?
一、將高考中類型相似的語文閱讀文章整合起來,與教材上的內(nèi)容相對應,尋找更多的文章進行群文閱讀教學。
高考語文中的閱讀文章大多是換湯不換藥的,簡單來說就是無論問題怎么變換,其根本形式都是那幾種。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群文閱讀,將高考中相似題材的語文閱讀文章整合起來,然后尋找一些其他的類似閱讀文章,讓同學們進行練習。當相似題材的語文閱讀文章練習得多了的時候,自然學生在做題時更加的熟悉,那么在考試時就能得到更高的分數(shù)。同時閱讀大量與高考閱讀文章相似題材的文章,使得學生在做高考題時,也會有熟悉感,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
例如,教師在對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三單元第一課魯迅先生所寫的《紀念劉和珍君》這一課進行講述時,首先可以得出這一篇課文是寫人散文,之后就可以將這一篇課文與高考中所出現(xiàn)的語文閱讀題目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得出課文與高考閱讀所出現(xiàn)文章的相似點,通過這一個相似點,找出許多類似的文章,讓學生對于大量相似的文章不斷進行分析。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做閱讀也同樣是這個道理,只要通過不斷的努力與練習同一種閱讀類型,學生就可以掌握其做題的規(guī)律,最終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與此同時,通過對大量相似文章的閱讀,學生在開拓自己眼界的同時也能夠了解到更加多的知識,聽到更加多的故事,明白更加多的做人的哲理。
二、巧用高考語文試題結(jié)合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在課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高中階段也是同樣的。更何況在高中階段學生每日沉浸在枯燥的學習中,沒有任何一點休息娛樂時間。因此教師想要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起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就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課上利用群文閱讀,結(jié)合高考語文試題向?qū)W生進行提問,既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也使學生學習到了真正的知識。在高考時,面對高考題目也會有熟悉感,經(jīng)過長期的鍛煉,學生也不會對題目感到無措。
例如,教師在對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一單元第一課朱自清先生寫的散文《荷塘月色》進行講述時,可以提前做好準備,尋找出高考語文閱讀試題中與該篇文章相似的題目,并且整合文章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相對應的答案,之后教師可以在課上對學生進行提問作者寫出這篇文章的背景是什么?作者寫文章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文中用了哪些表達手法與描寫方式?通過這樣的授課方式,使學生對于該種文章的認識更加深刻,在答題時對于問題也能有一些把握。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從來杜絕某些學生在講課時總會不自覺的走神的狀況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真正的在課堂上用心,更加沉浸到課堂上,教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中。
三、再用高考語文試題豐富群文閱讀資源的過程中,既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也需要學生自身的不斷努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無論教師花費多大的努力去鉆研新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全新的教學模式,如果學生不去努力,不去認真的學習都不會起到任何的效果,因此想要使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的教室中得到良好的應用,就必須要有教師引導學生對這種方法進行練習讓學生能夠體會到這種教學方法所包含的真正的含義,能夠領會到這種教學方法所體現(xiàn)的好處,從而在提高自身語文學習素養(yǎng)的情況下,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在這個時候,學生也要盡自己的努力去搜尋相同類型的文章,不斷的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做語文閱讀的能力,以便于在考試中取得更加優(yōu)良的成績,在做閱讀題時也能更加得心應手。
例如,教師在對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第四單元第三課恩格斯所寫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一課進行講述時,由于其課文的特殊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自行搜索有關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事跡,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生平以及二人對馬克思主義的完善所作出的巨大努力,以及為我國的發(fā)展所提供的理論支持,通過這種方法,使得學生對于該篇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去尋找更多馬克思與恩格斯所寫的文章,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明白馬克思與恩格斯所抱有的堅定的信仰,以及通過群文閱讀的方式,使學生對于有關這一類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在做題時也能夠更加明白的了解到馬克思與恩格斯在他們的文章中所講述的中心思想。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尋有關馬克思主義的原理,通過這些原理與論文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培養(yǎng)了自身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擴展了自身的眼界,同時,對于我國的了解也更加深刻。
總之,群文閱讀盡管在某些方面仍有不足,但其帶來的好處與優(yōu)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其一就是但根據(jù)高考語文試題搜索相似文章進行群文語文閱讀,它彌補了現(xiàn)階段高考語文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能夠讓學生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和數(shù)量,以便于在考試中更加的得心應手,在考試前對于考試有了充足的準備,自然也不會感到慌張。從而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其二就是通過語文群文閱讀,能夠開拓學生的眼界,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去了解到更多的道理,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參考文獻
[1]張翼,孫自見.巧用高考語文試題豐富群文閱讀資源[J].七彩語文(中學語文論壇),2020(06):38-40.
[2]錢祖云.巧用高考語文試題促進高三學生語文學習[J].常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3(03):109.
[3]溫光祿.巧用1997年高考作文試題[J].中學語文教學,199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