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偉
(福建技術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福建 福清 350300)
自黨的十八大會議召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后備力量,并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國家重點教育戰(zhàn)略[1]。高校作為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力量的主陣地,強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實現(xiàn)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推動國家發(fā)展的重要舉措。2020年6月,國家教育部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高校應當集中資源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2]。隨后,全國高校就中央指導精神及自身實際情況展開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改革,并具有初步成效。此新時期內,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已然無法滿足國家精神教育要求。是以,當著手厘清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定位,探討其創(chuàng)新發(fā)展路徑,對于社會經濟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
從新時期宏觀視角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思想,聚焦教育根本任務,以國家和社會宏觀戰(zhàn)略角度明晰思想政治育人的核心地位與重要價值[3]。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特殊性決定其需要嚴守政治標準,符合政治教育要求,而明確的政治導向從基礎維度決定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方向。從新時期微觀視角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立德樹人的本質相同,均是建設學生社會主義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從新時期教育哲學視角來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屬于立德樹人教育價值的載體,也就是說,高校實現(xiàn)、推進立德樹人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這一關鍵環(huán)節(jié)。綜上,新時期高校價值定位需以立德樹人作為價值基礎,并始終將立德樹人作為課程教學目標。
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并運用思想政治思維對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展開探索、獲取經驗,以此將思想政治精神化為學生內心信念及修養(yǎng)。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始終作為教學組織者和具體實施者占據教育主體地位,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主體性缺失。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突出學生主體效用,促使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應用于實踐活動中,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應當確立學生群體的主體定位,圍繞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教師在此時期的作用,已然不再是組織者及實施者,而是轉變?yōu)榇罱▽W習平臺、引導宏觀教學方向的輔助體,督促學生、監(jiān)管教學是新時期教師的主要任務。尤其是高校學習階段正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構建的關鍵時期,思想較為容易受到外界思潮沖擊。因此,高校方面更應將學生群體作為教育中心,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發(fā)展軌道。
思想政治實踐應用是新時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本質,主要目的在于深化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的理解及掌握。思想政治實踐應用實際上是將以往單一的理論教學,轉變?yōu)殚_展課外與富含實踐內容為主要形式的教學活動[4]。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性質定位應當遵從以下兩點教學性質要求。一是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地位相同。受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形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更為便利。但實質上思想政治實踐相較思想政治理論地位更加重要,因其不再流于理論形式,而是具體應用,顯著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二是與理論教學內涵統(tǒng)一。實踐教學與思想政治教學理論內涵應當統(tǒng)一,甚至更加深入。思想政治實踐需要解除學生學習疑惑、深化理論知識認知、驗證理論思維觀點,并將其融合在自身行為當中。綜上而言,新時期并非完全摒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而是需要將實踐應用作為核心本質,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系統(tǒng)性、規(guī)范性。通過實踐與理論耦合教學,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質應當以社會主義為思想引領,激勵學生為建設社會主義而奮斗。當代大學生由于時代發(fā)展及技術進步因素影響,接觸社會時間較早,思想觀念受到網絡環(huán)境影響。然而,囿于個人認知體系缺陷,“外國月亮比較圓”等行為現(xiàn)象頻顯,表征學生民族國家意識較低[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采用引導、啟迪、動員、教育等措施,發(fā)揮高校推廣宣傳優(yōu)勢。進一步樹立大學生民族國家意識,將思想觀念與黨的戰(zhàn)略決策進行統(tǒng)一。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高低及國家民族意識的強弱決定著我國未來發(fā)展?jié)摿Φ拇笮?,當積極以社會主義作為思想引領,培養(yǎng)大學生民族國家自豪感,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此外,亦要堅守馬克思主義理論,將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有機結合,弘揚正確社會思想價值觀,充分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目前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考評機制設置缺陷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難以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發(fā)展。首先,考核標準單一化。一般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均是以書面考試成績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如此,既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應用的教學形式定位,亦與高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悖離。其次,考核過程形式化。注重結果考核但忽略對高校學生綜合素質的日??己耍偈箍己诉^程流于形式。但總體來看,考核過程缺乏明確的科學性、合理性。最后,缺少社會評價反饋。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向社會輸送高層次、高素質、高能力的綜合型人才,其綜合職業(yè)素養(yǎng)、思想維度是否符合社會需求,均需要社會單位予以反饋評價??傮w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考評機制設置缺陷致使實際培養(yǎng)效果難以科學衡量,亦限制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
新時期背景下,高校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獨立個性。然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領教學性質而言,學生個性化過于凸顯對思想政治教育開展產生顯著阻礙。一方面,學生責任擔當意識不顯。囿于目前學生獨生子女家庭環(huán)境影響,多數(shù)高校學生在面臨困難時容易產生退縮心理,缺乏必要擔當。另一方面,學生社會實踐能力不足。推崇工匠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注重創(chuàng)造性的顯著特點。然而當代學生雖然在問題分析處理方面有獨特思維,但真正落思想時卻由于實踐層面經驗較少而難以實現(xiàn)預期解決目標。此外,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學生普遍追求生活及學習當中的個性化,但在處理問題時容易產生沖動,難以合理控制自身情緒。
新時期網絡易獲取為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一定便利性,但由于網絡信息復雜性的影響,學生亦會經受負面思想沖擊,致使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受到阻礙[6]。一方面,互聯(lián)網具有的隱蔽性、虛擬性,導致部分大學生將負面信息視為貶低、偏見,因此在網絡空間中散布虛假言論、惡意辱罵他人,蔑視道德思想。加之網絡色情、暴力信息容易對學生產生誘惑,意志薄弱、缺少思想信仰的同學容易遭受糟粕信息侵害,甚至引發(fā)暴力犯罪。同時,社會思潮中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均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沖擊,致使學生思想發(fā)展無法走向正確化、規(guī)范化路徑。此外,部分不正確的社會輿論亦會對學生產生強烈的負面消極思想,甚至引發(fā)學生心理問題。
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體系建設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在職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能力方面存在明顯短板。一般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師資隊伍主要由輔導員和思想政治教師組成,但相對中國高校發(fā)展現(xiàn)狀而言,專業(yè)師資體系建設發(fā)展較為滯后。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出身輔導員所占比例數(shù)量較少,非專業(yè)輔導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時缺少專業(yè)性、科學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偏低。另一方米昂,部分教師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跳板,長遠打算進入學校管理層級或考取更高學位,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心力較少。事實上,思想政治教師肩負引導學生思想發(fā)展的重要使命,擔當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重要任務。
國家教育局及相關部門已然就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方向、發(fā)展路徑做出明確規(guī)劃,因此高校應當就頂層設計逐步完善思想政治教學考評機制。首先,就社會協(xié)同助力高校創(chuàng)新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應當建設思想政治教學考評民主制。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線教師以及學生發(fā)均可進行教學效果考評表決,強化自我考核評審。其次,就量化考評指標要求而言,應當建設綜合考評機制。除以往期末書面考試成績、實習實踐成績作為考核指標以外,將學生在心理素質、道德品質方面考核也納入考評原則中。對于心理素質、道德品質方面的考核,可由輔導員日常評價成績及學生互評反饋進行。最后,就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化、實踐性要求而言,應當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考評系統(tǒng),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機制穩(wěn)定運轉。是以,當從系統(tǒng)、全面維度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整體性,構建層次分明、標準清晰的考評方式,亦要將考評內容具化,按照重要性設置合理比例的分數(shù)等級,進而保障考評可操作性性。
深度推廣、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性質。因此,當用好“黨建育人”方針指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一方面,將思想政治教育聚焦于學生生活實際,解決學生中生活遇到的各類問題,體現(xiàn)其重要性、應用性。習近平總書記曾于全國高校黨建思想政治會議中發(fā)表重要論述,指出做好思想政治、黨建教育工作,就必須讓學生的生活與其息息相關,進一步在實踐應用當中感悟學生本質意義。另一方面,高校則需要在具體工作中發(fā)揮主觀帶動作用,做好學生思想監(jiān)督工作、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別是要更改以往流于形式的工作,圍繞學生思想實際、生活實際展開工作。此外,亦需促進教育工作者對于“黨建育人”的認知水平,將“黨建育人”充分融合到制度設定、教材編撰、課堂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當中。
現(xiàn)階段的高校學生與網絡接觸面較為寬泛,因而在價值追求、思維話語、行為舉止均受互聯(lián)網深度影響。高校應利用好互聯(lián)網這一便利條件,加速推進互聯(lián)網與思想政治教育由“相加”轉變?yōu)椤跋嗳??!币皇翘嵘枷胝谓逃ぷ髡咝畔⒓夹g使用能力,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信息科技元素,逐步向數(shù)字思想政治、網絡思想政治、智慧思想政治邁進,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網絡深度融合、互相耦的發(fā)展新態(tài)勢。二是豐富思想政治主題網站內涵建設,將教育、服務、管理等多元功能加裝于平臺之上,促使單平臺實現(xiàn)多功能教學特點,亦可通過網站建設黨建園地、網上思想政治等職能,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主題網站內涵豐富化。三是打造思想政治互動社交平臺。此方面可積極推廣“青年之聲”一類官方思想政治社交平臺,進而建設貼近大學生思想、弘揚主流價值的新型互聯(lián)網產品,增強對高校學生的吸引力、感染力。通過利用互聯(lián)網扁平化、交互式網絡優(yōu)勢,消除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陷,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規(guī)律、時代發(fā)展規(guī)模、學生成長規(guī)律,以互聯(lián)網技術作為核心支撐、內容打造為基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新興技術充分結合,講好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故事”。
從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來看,廣泛推行“雙師型”教師制度是高校建設優(yōu)質師資隊伍的必然選擇。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師不僅需要具有理論教學水平,也要具有開展實踐教學素質。第一,高校方面應當定期組織系統(tǒng)性政治學習與思想政治實踐,從教師身上尋找突破點。亦可通過網絡學習、線下考核等形式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提升高校師資隊伍整體思想政治教學能力。第二,由于部分教師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缺乏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認同,難以盡心盡力服務思想政治教育。針對這一現(xiàn)象,除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以外,應當聘請思想政治專業(yè)學者進行思想輔導,促使教師思想產生變革,全力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第三,提升高校黨政團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與專業(yè)水平。黨政團干部作為高校主要領導者、組織者,當縝密分析新時期學生的思維變化,繼而針對性提出改進教學方式,凸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進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效果。
黨的十九大會議報告指明,緊抓意識形態(tài)領導工作,推動思想政治理論深入人民群眾是新時期黨建教育的重要任務。而高校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一線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勢必需要高舉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社會主義引導,確保新時期中國青年一代堅持正確思維發(fā)展。步入社會發(fā)展全新時期,受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考評機制設置缺陷、學生個性化心理反向作用凸顯、社會輿論思想負面消極影響強烈、專業(yè)師資體系建設發(fā)展相對滯后因素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挑戰(zhàn)。因此,應當進一步厘清新時期背景下高校發(fā)展新定位,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包括用好思想政治教育頂層設計,完善思想政治教學考評機制;用好網絡便利條件,打造融合發(fā)展新格局;用好“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制度,提升教師思想政治職業(yè)素養(yǎng)。進一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高度,為社會主義建設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