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英
摘要:目的:分析語言溝通+心理護理對于焦慮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間入院治療的96例焦慮癥患者。隨機法分組,A組48例予以語言溝通+心理護理;B組48例予以常規(guī)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jié)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A組患者的焦慮評分低于B組(P<0.05)。A組的治療依從性高于B組(P<0.05)。結(jié)論:為焦慮癥患者實行語言溝通+心理護理可以調(diào)節(jié)其焦慮心態(tài),提升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語言溝通;心理護理;焦慮癥;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12--01
焦慮癥的病理基礎為焦慮情緒體驗,癥狀為心理情緒異常和睡眠障礙,同時合并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如出汗或是心悸等[1]。為抑制焦慮表現(xiàn),臨床多為該病患者實行語言溝通以及心理護理,以控制病情。為此,本研究選入96例焦慮癥患者,用于分析語言溝通+心理護理的效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入2019年6月-2021年6月間入院治療的96例焦慮癥患者。隨機法分組,A組48例,男患:女患為27:21;年齡為24歲至65歲,均值(36.57±1.45)歲。B組48例,男患:女患為26:22;年齡為25歲至64歲,均值(36.68±1.58)歲。經(jīng)假設檢驗并無差異(P>0.05)。
1.2 方法
B組實行常規(guī)護理,即病房管理(維持病房整潔且舒適,合理調(diào)節(jié)亮度與溫濕度)、監(jiān)測病情變化、鼓勵患者多參與社區(qū)活動、協(xié)助其培養(yǎng)健康習慣等。A組實行語言溝通+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語言溝通,態(tài)度要平和且友善,全面解答疑問,使患者充分信任。多對患者實行語言鼓勵和認可,引用成功的病例,建立治療信心。對比晦澀難懂的相關知識需要盡量簡化,使患者主動配合相關護理。在交流期間要注意語氣樂觀,引導其主訴內(nèi)心想法,正確面對自身病情。心理護理的措施為:全面評價患者的想法與性格,結(jié)合患者情況擬定心理疏導措施。關注患者的情緒和行為,如果有異常要進行語言安撫,盡量分散其注意力??梢远嗯c患者聊天,深入探究其心理問題,確定誘因以后疏導情緒。通過一對一溝通法進行個體化疏導,尊重其人格與個人隱私,使其感受到尊重度。
1.3 觀察指標
利用焦慮自評量表測評焦慮程度,標準分為50分,焦慮度與分數(shù)正相關。利用自制評價表測評治療依從性,含語言溝通、心理護理、服務態(tài)度等,共100分,完全依從為75分以上,部分依從為45-75分,不依從為45分以下。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經(jīng)由SPSS21.0軟件完成,計量數(shù)據(jù)經(jīng)t值對比與檢驗,計數(shù)數(shù)據(jù)經(jīng)X2值對比與檢驗,假設校驗有意義則P值不足0.05。
2結(jié)果
2.1 兩組的焦慮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A組的焦慮評分低于B組(P<0.05)。
2.2 兩組的治療依從性比較
A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高于B組(P<0.05)。
3討論
焦慮癥包括急性與慢性焦慮,患者的癥狀有手抖、情緒失常、煩躁與胸悶等,嚴重者伴有自殺傾向[2]。該病患者多伴有內(nèi)分泌紊亂表現(xiàn),會影響其身心健康。其病因較為復雜,與不良事件、遺傳因素有關,需要進行對癥治療??菇箲]藥物可以抑制患者的焦慮表現(xiàn),但用藥周期較長,需要聯(lián)合護理干預。有研究顯示,多數(shù)的焦慮癥患者少言寡語,拒絕與外界溝通,長此以往會加重病情,使其封閉內(nèi)心。因此,語言溝通是該病患者的基礎化護理模式,可以通過細致化和個體化的溝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現(xiàn)患者的心理問題并予以解決,進而使其保持健康心態(tài)。心理護理借助心理學和精神學科知識擬定護理措施,符合以人為本理念,可以最大化尊重患者的護理想法,滿足其需求,進而構(gòu)建緊密的護患關系。以上兩種護理分以患者的個人情況為核心,要求對其進行耐心的溝通和有效的疏導,可以改善其情緒,獲得其認可。兩種護理模式有協(xié)同作用,先開展語言溝通可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其感受到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性和關愛度,而后進行心理護理可以全面掌握其心理狀態(tài),保證護理措施的針對性,對于焦慮情緒調(diào)節(jié)有正向作用[3]。
結(jié)果顯示A組患者的焦慮評分低于B組,治療依從性高于B組(P<0.05)。說明語言溝通+心理護理可以改善焦慮評分,提升治療依從性。
綜上,為焦慮癥患者實行語言溝通+心理護理的效用顯著,可以在抑制病情的同時提高患者配合度。
參考文獻:
[1]李春蓮,梁超,苗陳穎.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焦慮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yī)藥,2020,33(3):721-723.
[2]王翠鵬,李濤,王玉婷,等.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焦慮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7):161-163.
[3]林艷.語言溝通及心理護理在焦慮癥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療,2020,39(14):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