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 敏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勝采小學 山東 東營 257000)
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存在自控力不足,學習目標性較弱,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控制注意力的集中與分配,無法進行持續(xù)性的高效學習等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教學效率變低,學生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興趣是小學生學習的主要動力,所以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為主,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興趣,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們都意識到了趣味化教學的重要性,都在嘗試利用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在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注入趣味中,不妨實施以下方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靈活傳授閱讀的技巧和方法,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信息技術(shù)為教學的輔助手段,通過多媒體技術(sh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將枯燥的知識,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變得生動有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出現(xiàn)疲憊或者走神的現(xiàn)象時,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趣味性的閱讀,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調(diào)整教學節(jié)奏。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落花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應景的音樂,讓學生聽著音樂進行閱讀,然后再將作者簡介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講述給學生,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前提下,根據(jù)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作者想要表述的思想情感,然后將課堂交給學生,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令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主動學習,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閱讀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單純的課本教材不能滿足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畢竟課本知識是有限的,在課堂中增加豐富的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獲取課堂之外的知識,讓學生在豐富的文化知識中探索,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主要是: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等,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十足的課外資料,讓閱讀變得更有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讓學生可以專心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進而喜歡閱讀,提高閱讀興趣。
例如: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比較通俗易懂的繪本故事,讓學生能夠讀下去,進而讀懂故事里蘊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中高年級閱讀過程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閱讀素材,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為教學目的而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快樂,并在快樂的閱讀中提高閱讀能力。如果所選擇的閱讀素材超過了學生的認知,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會降低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趣味性因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豐富教學內(nèi)容,設定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對話較多的文章,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田忌賽馬》時,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先熟讀文章,然后把學生分組并確定每個學生的角色,做到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角色扮演中。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去鉆研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心理變化,要求學生運用合理的語氣、斷句來呈現(xiàn)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也可以進行集體討論,通過小組成員的合作呈現(xiàn)出完美的表演。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根本,多動腦筋開發(fā)趣味性閱讀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活躍的閱讀氛圍,讓學生愛上閱讀,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