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霞
(青海省西寧市多巴鎮(zhèn)多二小學 青海 西寧 810000)
小學語文學科的學習是從識字開始的,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時,需要充分結(jié)合小學生的認知方式以及思維特點,來選擇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式來開展識字教學,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引導小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識字學習實踐當中,進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識字學習效果。
只有讓小學生喜歡識字、樂于識字,來可以激發(fā)起他們的識字欲望,所以語文教師在實際的識字教學中,需要以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作為主要向?qū)?,來有效?yōu)化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此來讓小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識字學習活動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同時他們擁有者及其豐富的想象力,語文教師可以從小學生的這一個性化特點來積極探索識字教學新路徑,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形式,來有效增添識字教學活動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從而有效調(diào)動起小學生的識字欲望,最大化提升小學生的識字學習能力,實現(xiàn)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整體效果的提升。[1]以部編版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材中《日月明》一課的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就可以以“明”為著手點,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制作相應的教學課件。在課件中先為小學生呈現(xiàn)出月亮和太陽有關的圖片,然后鼓勵小學生通過認真的觀察和思考,來充分展開自己的想象,將這兩者之間的共同特征進行總結(jié),并將總結(jié)結(jié)果進行分享表述。語文教師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勇于分享和表達的小學生給予一定的表揚和贊許,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結(jié)束以后,語文教師就可以為小學生們闡述太陽與月亮都給我們帶來了光明,這時很自然的將“明”字來引出。語文教師借助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這樣的課堂情境,在充分發(fā)揮小學生自主想象力的同時,還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了小學生的思維,進而調(diào)動了小學生的識字欲望,提升了小學生的識字能力。
據(jù)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通常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而當前的課堂教學安排有45分鐘,所以結(jié)合實踐來看,低年級的小學生很難在整個課堂的學習中保證45分鐘的注意力集中狀態(tài),這樣就給小學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由此看來,教師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怎樣來有效集中小學生的識字注意力,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培養(yǎng)小學生的自主識字習慣和自主識字意識?;诖苏Z文教師可以利用感官識字教學方式,來刺激和提高小學生的識字參與性,活躍識字教學氛圍,強化小學生的識字注意力。[2]以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口耳目》一課的教學為例,課堂識字活動開始后,語文教師圍繞“耳”字來開展感官識字教學,帶動小學生摸自己的耳朵,然后引導小學生在自己的腦海中來想象耳朵的樣子,以此來集中小學生的識字注意力,有效確保小學生字音、字形以及字義間的相互銜接,接著語文教師就可以引入你比劃我來猜的識字游戲,充分渲染識字氛圍,為小學生建立一個識字樂園,引導小學生將識字學習與事物的認知來進行串聯(lián),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認知能力,實現(xiàn)小學語文學科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來利用其中所蘊含的小故事來開展識字教學活動,以小故事來作為識字教學的出發(fā)點,來引出所要學習的漢字,利用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特性,來幫助小學生更好的進行漢字學習和記憶。語文教師通過將漢字與小故事進行結(jié)合,來促使小學生加深認知印象,提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3]還是以部編版一年級教材中《口耳目》的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本節(jié)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古代我們勞動人民是怎樣記錄文字的故事,讓小學生可以知道在古代社會中還沒有現(xiàn)在系統(tǒng)性漢字時,很多東西都是需要記錄的,比如我們身上的器官等等,在古時候人們會采用繪畫的形式來進行記錄。比如“口”,就會用人們張嘴的樣子來進行記錄。語文教師通過引用故事識字教學,來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幫助小學生加深識字印象,從而讓小學生可以更好更容易地理解漢字意義,進而實現(xiàn)識字教學效果的提高。
總而言之,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基礎,它直接關系了整個語文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所以語文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充分結(jié)合教學實際,積極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識字教學形式,增強識字教學趣味性,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自主識字意識,增強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