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嬋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qū)新塘鎮(zhèn)新塘小學,廣西貴港 537100)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寫字教學中,教師要先引導學生觀察字形,使其掌握漢字的結構、筆畫、大小和位置,然后組織學生寫字。為了準確把握漢字的形體,學生在觀察字形時,必須做到“靜看”“通看”“精看”“多看”。
看即觀察。對于寫字而言,看字相當于書法中的“讀帖”。讀帖是學書法的一個重要方法。所謂“讀”,并非出聲去讀,而是“觀”之意,即學生在寫字之余或寫字前詳觀和揣摩漢字的筆畫、結體和神韻。學生通過觀察漢字的結構,觀之入眼,銘記于心,然后對漢字進行書寫練習。
看字可以鍛煉人的眼力和心力。只有使字形入于眼、記于心,方能出于手、顯于紙。眼觀不準,則心記不住,心記不牢則手書不準。筆者多年的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寫不好字的主要癥結不在手上,而在眼上。因此,“看”是寫好字的關鍵??吹脺?,則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則下筆自如。
看結構即學生在觀察漢字時,看清楚漢字是什么結構。結構是漢字偏旁部首的間架組合,一般分為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左中右結構、上中下結構、包圍結構和獨體結構。通過觀察,學生掌握漢字間架結構,有利于其準確書寫漢字。
看大小即學生了解漢字結構后,對漢字偏旁部首組成部分逐一進行觀察,了解漢字各部分的大小特征:左窄右寬、左寬右窄、左右相等、上大下小、上小下大、上下平分、 左中右均勻、中間窄兩邊寬……學生掌握漢字各個組成部分,有利于書寫時準確把控漢字大小程度。
看筆畫即看漢字的重點筆畫,這是看的關鍵。重點筆畫一般指主筆,就是在一個字中起平衡左右、穩(wěn)定重心、體現(xiàn)態(tài)勢等作用的關鍵筆畫,是一個字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或一組筆畫??垂P畫是十分關鍵的一步。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提道:“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馀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馀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p>
看位置即看筆畫和這個漢字在格中的位置。這主要是針對重點筆畫的位置,即起筆、末筆、部首和整字的位置。例如,“重、中、申”的豎畫在格的中間;“江、汪、泊”的末筆位置不能低于提的位置,避免“左低右高”之勢;“千、垂”等字的起筆為短撇,位于上格的中間部分;“六、文”的起筆在豎中線上半部分,末筆在右下格的斜線上。在看部首的位置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注意到“江、掛、柱、沐、校”等漢字的末筆為橫畫,部首的位置都在豎中線左邊,而且偏低,反之則高;“因、國、固”等漢字的部首位于格的中間位置;左中窄右寬的漢字,左中部分都位于左邊;左中右相等的漢字,中間部分就在豎中線上;上中下結構的漢字,中間部分就在橫中線上。在觀察整個字的位置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到字要在格中間且和四邊框線的距離適中。
靜看就是靜心觀察,是“看”字的前提,是一種良好的練字習慣。有了這種習慣,學生才能提高觀察質量。
1.課堂調控,保持安靜
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穩(wěn)定性不強,專注度不夠,因此教師要適時調控課堂,促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2.常規(guī)訓練,調整心態(tài)
教師必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重視訓練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在寫字課堂上,教師要以一定的口令或動作來指導學生,如指導學生的坐姿、握筆姿勢,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從而使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通看,就是對漢字的結構、筆畫、布局進行全面的觀察。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對字形有整體的認識,是低年級寫字訓練的實用方法之一。學生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通看。
1.逐一看
低年級階段識字、寫字以獨體字和簡單的合體字為主,尤其是一年級語文的識字、寫字量不多,字的筆畫較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按照字的筆順對筆畫進行逐一觀察。例如,在教學“術”字時,教師先指導學生看“橫”有什么特點,大小如何,在田字格什么位置,然后以此類推,逐一觀察“豎”“撇”“捺”“點”,讓學生對字每一個筆畫的特征和位置熟記于心。經過這個過程,學生寫起漢字來就更得心應手了。
2.指定看
為了讓學生快速地掌握筆畫較多的合體字的寫法,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字的特點,教師可以采取指定觀察法,即指定某個筆畫或部首,讓學生進行觀察。例如,在教授“賣”字時,針對學生平時習慣把最后一筆“點”寫成“捺”的現(xiàn)象,教師要指定最后一筆“點”,讓學生看清它有什么特點,包括大小如何、位置怎樣等。
唐代孫過庭在《書譜》中強調:“察之者尚精?!盵1]這句話強調觀察務求精細周到,這是寫好字的關鍵。
1.看重點
看重點即看部首或重點筆畫。把握好重點筆畫就相當于把握好漢字的重心。首先,學生在明確字的結構后,要仔細揣摩字的重點筆畫的寫法,對點、橫、豎、撇、捺等逐一進行分析。然后,學生要觀察筆畫的數(shù)量和位置。此外,學生還要觀察字的形體結構特征,如筆畫的粗細、高低、斜正、收放等。學生掌握了對這些部首和重點筆畫,寫字就比較準確了。
2.看筆順
筆順是學生看字時最容易忽視的環(huán)節(jié)。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字過程中時常寫錯別字,究其原因是筆順不準確。例如,在一次語文課上,學生書寫“回”字時,筆者發(fā)現(xiàn)有幾個學生連看都不看范字,對筆順也置之不理,兩筆就寫完了,結果字形不但圓,而且歪歪斜斜的。筆者馬上指出其問題,指導學生按筆順書寫。這幾個學生經過反復練習,字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看字要觀察字的筆順,尤其是帶有“口”的字,學生要先了解其筆畫結構,該鉤則鉤,該折則不彎,然后按筆畫順序準確書寫,把握好字的“形”。
1.多次看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對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應有所不同,要貫徹多認少寫的識字教學原則,講究教學方法,以減輕學生負擔。”學生在寫字過程中,要以看為主,觀察越仔細,對字形印象越深,掌握地就越牢固。一般情況下,學生要一次看一個字,而且每個字要“一寫三看”,即寫一遍生字最少要看三遍,當堂一次學字不超5 個字。這樣既便于學生認記,又確保識字的準確率。
2.反復看
在遇到一些難寫的字時,學生可以采取反復看的方法,即對同一字進行反復觀察,看完即寫,反復練習,直到熟悉字形、準確書寫為止。這樣有利于學生溫故而知新,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而言之,“看”是寫好字的關鍵,看得準才能記得牢,而“靜看”“通看”“精看”“多看”是準確觀察字形、準確書寫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