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宇
(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qū)永樂小學 貴州 遵義 563128)
立德樹人的思想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來的新要求,立德樹人分為“立德”和“樹人”兩個部分,教師在滲透感恩思想的同時,要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責任感。在當前素質教育下滲透感恩意識,小學語文課堂是最好的載體,所以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抓緊滲透德育教學工作,認真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優(yōu)化學生的品德,為社會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當中,有很多的教材中既有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并且還凝聚著強烈的感情,滲透深深的感恩之情,只要語文教師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感恩素材,就可以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恩教育。在小學語文的課本當中有許多關于感恩教育的內容,小學語文教師只要抓住教材,探索課文內容,適當的進行升華和引導,就能夠啟迪小學生純真的感恩之心。教師也可以將教材的內容,構建出一個合適的情景,利用情景來帶動學生產生情感,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主動提高自己的情感意識,從而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最大作用。[1]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第6單元的口語交際“父母的愛”這一部分的時候。我特地讓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交流和溝通,首先,去分享自己對父母的愛的理解。之后我為大家播放了一首《燭光里的媽媽》,對學生說,“在這樣深情的歌曲中,大家會產生很多的聯想,會想起媽媽慈祥的笑容,父親親切的話語,也會想起爸爸媽媽熱情的鼓勵以及嚴厲的批評,這其實都是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之后讓學生把父母愛自己的生活片段給大家分享。通過將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故事,鍛煉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口語表達的信心,又對學生進行了感恩教育。
隨著互聯網等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微課在我們生活中也越來越普及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所以語文教師在進行立德樹人的教育過程中,也要借助時代的優(yōu)勢,將教材內容制作成圖片視頻等形式去進行情感意識的滲透,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的視頻內容豐富,時長短,它能夠將每一節(jié)語文課堂的內容壓縮,突出學生要掌握的重難點,能給學生提供指導和復習,并且通過微課的學習,也能夠讓學生對語文課堂上的學習內容印象更加深刻。[2]
比如,為了幫助大家積累有關感恩的作文素材,我特地準備了一個“感恩”的主題課堂,首先讓學生觀看了我準備的微課視頻,從視頻里大家能感受到動物界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感恩之情,也能夠感受到人類世界“孩子背著父母上大學”等等一些感恩之情。通過這些信息化手段的展示,首先沖擊了學生的眼球,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又進行了深刻的感恩教育。
由于當代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在父母長輩的長期愛護下,感恩的意識也變得越來越薄弱,所以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要學會感恩,把感恩和愛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感恩教育,一定不要強加給學生,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去認識到感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義務,感恩能夠讓人的心靈獲得極大的滿足和享受。由于父母總是習慣于默默的付出,這種“影子里的愛”,沒有要求孩子給予任何的回報。這也許就是學生感恩意識流失的原因,有一句話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樣的道理在立德樹人背景下滲透感恩意識,也同樣得以體現,在有限的課堂上,教師不能教給學生太多的東西,所以課堂以外的時間,尤其是德育教育,教師要再利用有關感恩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才能夠讓學生學會對身邊的人和事加以感激,這些都讓學生去親自嘗試,而且要讓學生形成文字,記錄在本上,這樣,學生就能夠從小事做起,慢慢的學著去做一些感恩的事情,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3]
比如,我在每次周末假期的語文作業(yè)布置上,都會給學生留“家庭作業(yè)”,要求學生能夠幫助家長做一種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簡單的做一兩樣菜,小貝同學,在他的日記中寫道,周六媽媽下班后,我為媽媽遞上了一杯溫水,并且?guī)蛬寢尠岩路桶藕谩H缓笪疫€給媽媽捶背……利用假期為家長或者長輩盡一份孝心,這樣的感恩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去體會父母的辛苦,讓他們學會感恩,學會思考,這樣的孝心作業(yè),讓學生學會了感恩報恩。
綜上所述,感恩教育在小學教學當中必不可少,感恩意識也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長期的滲透。把感恩教育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中,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加強了小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在以后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應該繼續(xù)探索感恩教育的好辦法,為社會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懂得感恩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