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張 偉
心理訓練對青少年跳遠運動員踏板準確性的影響研究
王 晨 張 偉
(江蘇師范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0)
運用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實驗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以蘇州太倉市男性青少年業(yè)余體校跳遠專項學生為實驗對象,通過為期2個月的心理訓練后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運動員跳遠踏板準確性、跳遠成績等區(qū)別,研究心理訓練對跳遠踏板準確性的影響,旨在為跳遠踏板訓練提供參考,為豐富跳遠訓練理論提供借鑒。
心理訓練;跳遠;踏板;準確性;蘇州;太倉市;青少年;業(yè)余體校
男子跳遠一直是我國田徑的優(yōu)勢項目,影響跳遠運動員成績發(fā)揮的主要因素便是跳遠踏板的準確性,因此了解和掌握能夠提高跳遠踏板準確性的因素方法尤為關鍵。
本文以蘇州太倉市青少年業(yè)余體校田徑隊跳遠運動員為實驗對象,研究心理訓練對跳遠踏板準確性的影響。該校進行跳遠運動員以男性為主,女運動員僅3人,人數(shù)太少,不符合實驗條件,因此本次實驗對象選取男性跳遠運動員20名。在實驗前對參加測試的20人進行跳遠成績、跳遠準確性測試,根據(jù)跳遠成績和準確性相近原則,將20人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人。
1.2.1專家訪談法
事先制定好訪談提綱,通過對江蘇師范大學負責跳遠訓練的專家進行訪談,訪談內容圍繞:跳遠踏板準確性對跳遠成績的影響、影響跳遠踏板準確性的因素、提高跳遠踏板準確性的訓練方法、心理訓練在跳遠踏板準確性訓練中的可行性與效果、對實驗設計的建設,通過收集專家的建議為實驗方案的制定、實驗對象的選取、實驗測試指標的確定和考核辦法等提供對策。
1.2.2問卷調查法
制定心理訓練對踏板準確性影響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的發(fā)放分為實驗前后兩個階段,每次分別向實驗組和對照組發(fā)放調查問卷各10份共20份,當面發(fā)放當面回收,均回收調查問卷20份,經過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檢查后發(fā)現(xiàn)調查問卷的填寫均真實有效。實驗前階段主要是掌握運動員在跳遠比賽中心理素質、跳遠踏板準確性、跳遠犯規(guī)等情況。實驗后階段主要是掌握學生在實驗后與實驗前的相比變化情況。
1.2.3實驗法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運動員進行2個月共48節(jié)課的訓練,實驗結束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運動員進行跳遠踏板準確性、犯規(guī)率、跳遠成績測試,通過對比實驗前后各項數(shù)據(jù)變化情況。
1.3.1實驗目的
跳遠運動員在比賽中為了創(chuàng)造好成績往往在助跑過程中心理壓力大,造成犯規(guī)、踏板不準確現(xiàn)象,影響了比賽成績的發(fā)揮。本文通過心理訓練法對蘇州太倉市青少年業(yè)余體校體育運動員踏板準確性進行實驗研究,通過心理訓練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的實驗,對比分析心理訓練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在跳遠踏板準確性、犯規(guī)率、跳遠成績上存在的差異,探究心理訓練對跳遠運動員的重要性,為幫助跳遠運動員克服心理障礙提高踏板準確性提供訓練方法參考。實驗組在實驗期間對跳遠運動員增加心理訓練,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訓練。
1.3.2實驗過程與安排
實驗時間:2018年9月10日-2018年11月10日,一周訓練6天,周末休息,上下午均訓練,上午訓練的時間6:00-7:20,下午訓練的時間:16:00-18:20。
實驗地點:蘇州太倉市青少年業(yè)余體校田徑場。
教學計劃:(1)實驗組:助跑踏板心理專項訓練、助跑踏板技術訓練、身體素質訓練。(2)對照組:助跑踏板技術訓練、身體素質訓練。
變量控制:為了避免實驗對象因為教練員的不同導致訓練的效果不同,在實驗的2個月時間內,實驗組和對照組訓練均有本人負責訓練,嚴格執(zhí)行訓練計劃。為了保證實驗的客觀和一致性,實驗組在每天下午踏板技術訓練中加入心理訓練,每次訓練的時間20-35分鐘。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訓練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和對照組教學進度保持一樣。非訓練時間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跳遠運動員不做任何要求,在實驗結束后對他們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實驗之外的時間活動情況,以確定對實驗的影響因素。
1.3.3實驗方法的實施
(1)實驗組教學計劃
助跑踏板技術練習→30-60米加速跑→反復助跑踏板練習→心理訓練→反復助跑踏板練習。
心理訓練:自我放松→自我調控→表象訓練→無板訓練→自我暗示→擊掌伴奏→冥想訓練。
(2)對照組教學計劃
助跑踏板技術練習→30-60米加速跑→反復助跑踏板練習。
1.3.4測試方案
(1)測試指標:踏板準確性、犯規(guī)率、跳遠成績。
(2)測試方法: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前每人測試6次,記錄每一次踏板情況、跳遠成績、犯規(guī)次數(shù),若6次試跳全失敗,容許繼續(xù)試跳至有成績?yōu)橹?,并記錄犯?guī)率為100%,踏板無效。實驗后測試方法同實驗前測試。所有跳遠運動員跳遠成績取平均值。
1.2.5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用EXCEL軟件對調查問卷和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
實驗前對蘇州太倉市青少年業(yè)余體校跳遠運動員進行跳遠成績、踏板準確率、犯規(guī)率進行測試,由表1可知,實驗組、對照組平均跳遠成績5.75米、5.76米,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實驗組和對照組跳遠運動員跳遠成績
項目NMSDP 實驗組105.75m0.82m>0.05 對照組105.76m0.83m
由表2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踏板準確率分別為12.6%和12.2%,沒有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犯規(guī)率分別為41.7%和41.5%,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實驗組和對照組跳遠運動員踏板準確率
項目踏板準確率犯規(guī)率平均誤差P 實驗組12.6%41.7%18.45cm>0.05 對照組12.2%41.5%18.24cm
2.2.1實驗前后實驗組踏板準確性
由表3可知,實驗組實驗前后踏板準確率分別為12.6%和29.6%,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實驗前后犯規(guī)率分別為41.7%和15.2%,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前踏板平均誤差18.45cm,實驗后踏板平均誤差6.56cm,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跳遠運動員在跳遠助跑訓練中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訓練,使跳遠運動員在心理上達到無板意識,像平跑一樣快速自然,助跑過程中形成了穩(wěn)定的助跑步數(shù)和節(jié)奏,助跑過程中加速穩(wěn)定自然,克服了為準確踏板而降低速度的心里障礙,將自己應有的速度在助跑中合理的發(fā)揮出來,形成了踏板快速準確,提高了踏板的準確性,同時也達到減少犯規(guī)的目的[3]。
表3 實驗組和對照組跳遠運動員踏板準確率
項目踏板準確率犯規(guī)率平均誤差 實驗前12.6%41.7%18.45cm 實驗后29.6%15.2%6.56cm P<0.01<0.01<0.01
2.2.2實驗前后對照組踏板準確性
由表4可知,對照組實驗前后踏板準確率分別為12.6%和14.4%,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實驗前后犯規(guī)率分別為41.7%和28.5%,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前踏板平均誤差18.45cm,實驗后踏板平均誤差15.56cm,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4 對照組跳遠運動員實驗前后踏板準確率
項目踏板準確率犯規(guī)率平均誤差 實驗前12.2%41.5%18.24cm 實驗后14.4%28.5%15.56cm P>0.05<0.05>0.05
2.2.3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踏板準確性的對比
由表5可知,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踏板準確率分別為29.6%和14.4%,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驗組和對照組犯規(guī)率分別為15.2%和28.5%,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和對照組踏板平均誤差6.56cm、15.56cm,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蘇州太倉市青少年業(yè)余體校跳遠運動員的助跑節(jié)奏和穩(wěn)定性相對較差,幾乎每一次助跑都會形成不同的起跳點,這在助跑中嚴重影響助跑速度的發(fā)揮和助跑速度利用率的提高。實驗組跳遠運動員通過心理訓練后形成了一個穩(wěn)定的起跑姿勢、助跑的加速方式、助跑的速度和助跑的距離。在助跑起跳階段經過心理訓練后,實驗組跳遠運動員能形成穩(wěn)定的助跑節(jié)奏和加速節(jié)奏,并能準確的踏上標志物,從而提高了加速助跑的自信心,提高了最后踏板的準確性,能準確的踏上起跳板[4]。
表5 實驗組和對照組跳遠運動員實驗后踏板準確率
項目踏板準確率犯規(guī)率平均誤差 實驗組29.6%15.2%6.56cm 對照組14.4%28.5%15.56cm P<0.01<0.05<0.01
2.3.1實驗前后實驗組成績
由表6可知,實驗組實驗后跳遠平均成績提高了0.41m,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表6 實驗組跳遠運動員實驗前后跳遠成績
項目NMSDP 實驗前105.75m0.82m<0.01 實驗后106.16m0.64m
2.3.2實驗前后對照組成績
由表7可知,對照組實驗后跳遠平均成績提高了0.21m,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7 對照組跳遠運動員實驗前后跳遠成績
項目NMSDP 實驗前105.76m0.83m<0.05 實驗后105.97m0.73m
2.3.3實驗前后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的對比
由表8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跳遠成績,分別為6.16m和5.97米,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班成績明顯比對照班好。說明通過踏標志物教學法提高速度利用率,改變了最后幾步的減速踏板的助跑特征,形成積極踏板起跳,助跑和起跳很好的相結合。影響跳遠運動員成績的體能因素是快速力量和助跑速度,實驗組跳遠運動員助跑速度利用率好于對照組,因此跳遠成績比對照組跳遠運動員提高的幅度更為明顯[5]。
表8 實驗組和對照組跳遠運動員實驗后跳遠成績
項目NMSDP 實驗前106.16m0.64m<0.05 實驗后105.97m0.73m
3.1.1實驗組跳遠運動員經過2個月的心理訓練后,在跳遠踏板準確率和降低犯規(guī)率上明顯好于對照組,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3.1.2實驗組和對照組跳遠運動員經過2個月助跑起跳技術訓練后,跳遠成績均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實驗組跳遠運動員成績變化差異性比對照組運動員更為顯著,提高跳遠成績的效果更為明顯,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3.2.1跳遠教練員在助跑起跳訓練時運用心理訓練法要與跳遠運動員的自身情況相結合,根據(jù)跳遠運動員的情況進行不同方法的心理訓練,心理訓練計劃的制定要考慮到跳遠運動員之間的個體差異性。
3.2.2跳遠教練員在進行心理訓練時應固定跳遠運動員的啟動方式、助跑節(jié)奏、助跑距離等,形成快速穩(wěn)定的助跑,更有利于提高助跑踏板準確性和減少起跳踏板的犯規(guī)。
[1]馬森.跑過起跳板”訓練法在提高跳遠專選學生踏板準確性訓練中的實驗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9):78-80.
[2]周海.高校體育專業(yè)跳遠專修運動員踏板準確性的實驗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7(4):66-69.
[3]陸國.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跳遠專選學生踏板準確性教學方法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2):72-74.
[4]張建偉.男子跳遠運動員踏板準確性分析[J].新課程,2016(8):116-119.
[5]章航.談心理訓練對跳遠助跑準確性的影響[J].中國學校體育,2012(2):135-139.
[6]房應.心理訓練對青少年跳遠助跑準確性的效果初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8):27-28.
[7]趙國雄.跳遠助跑速度的利用率的研究田徑,1993(2):22-26.
[8]黃美香.簡談跳遠教學中如何提高踏板準確性[J].運動,2013(19):78-80.
[9]王方春.對跳遠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的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78-82.
[10]王方春.對跳遠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的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4,27(2):228-230.
[11]李堅.影響跳遠踏板準確性因素的分析[J].長沙大學學報,1999(4).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ical Training on the Accuracy of Pedometer of Teenagers' Long Jump Athletes
WANG Chen, etal.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0, Jiangsu, China)
王晨(1994—),碩士生,研究方向:學校體育。
張偉(1962—)本科,教授,研究方向:學校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