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嘉峪關市峪泉鎮(zhèn)教委 姜 瑩
小學生由于寫作能力有限,往往在“說話”的過程中會犯一些錯誤,這些錯誤具有類型化的特征,通過有意識的自我修正訓練可以加以避免。下面就從小學生寫作中容易出現的一些類型化錯誤入手,談談如何通過自我修正避免行文中的錯誤。
在小學生寫作時,必須先確定一個主旨。什么是主旨?從讀書中獲取的感想,從事情中悟出的道理,這些都可以作為主旨。如何避免“跑題偏題”?寫作時,有關主旨的內容才寫,而且要寫得正確,寫得妥帖,沒有遺漏;無關主旨的內容一句也不容多說,多說一句就是冗余,就是全篇文字的疵點。主旨是很容易認定的,只要問自己為什么要寫這篇習作,那答案便是主旨。確定了主旨,還得自始至終將其貫穿于習作中:寫一段,要說得出這一段與主旨有什么關系;寫一句,要說得出這一句對主旨有什么作用。要達到這一目的,最好先開列一個提綱,簡單列出第一段要寫的內容,第二段要寫的內容,以此類推,然后動手寫第一段的第一句,用事理邏輯把有關主旨的內容串聯起來,結構全篇。在習作完成時,先自我檢查一遍,全文的主旨是否得到突出和升華,行文中是否穿插了一些無關主題的內容,如果有,要進行篩選刪除。要厘清哪些內容可以更好地突出主題,這些內容要詳細敘述;哪些內容對升華主題的作用有限,這些內容只需簡要敘述,以此避免偏離主題。
寫作是用一系列詞語表達出作者的所思所想,把寫作比喻成修建一座高樓大廈,那詞語就是建成這座大廈的磚石,所以寫作時選擇正確恰當的詞語就成了重中之重。小學生由于詞匯儲備量相對較小,對一些詞語的意義掌握不透徹,常常會發(fā)生詞語誤用的現象,使讀者看了云山霧海,無法正確領會作者的表達意圖。例如,有小學生在習作中寫道:“是零星點點的晨曦?!薄瓣亍笔恰叭丈薄叭展狻?,“晨曦”是早晨的陽光,早晨的陽光不能用“零星點點”來形容,作者是把“晨曦”誤認作“朝晨”了,他的意思是那時間是清早,天上的星星還沒有完全隱沒,所以說是“零星點點的朝晨”,而他卻寫成了“零星點點的晨曦”,這個就是典型的詞語誤用,不但造成了病句,也無法表述清楚意思。在寫作時,應注意避免把甲詞誤用為乙詞,在該使用甲詞的地方卻用了乙詞,雖然兩個詞在詞義上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卻不能混為一談。小學生混用誤用詞語的原因是對特定詞語的含義掌握不清、模棱兩可,要糾正這方面的錯誤,需要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區(qū)別詞義的練習,注重近義詞積累。在習作時對特定詞語的含義把握不準時,要摒棄僥幸心理,及時通過查字典、詞典,掌握詞語的正確含義,理解詞語的使用語境,切不可盲目亂用不清楚含義的詞匯,以避免詞語誤用。
由于對寫作表現手法知識的欠缺以及無法融會貫通,小學生在習作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誤用、混用表現手法的情況,這樣會使得行文表述不清,缺乏清晰脈絡。一篇表現歡情的文字,也許找不到一個“歡喜”和“快樂”等詞語;一篇表現悲感的文字,不一定把“悲傷”“哀痛”等詞語寫上一大堆。只要用了敘述和描寫,把引起歡情或悲感的經過娓娓道來,對作者而言便是抒寫了他的情緒,讀者讀了,便能引起共鳴,也感到可喜或可悲。小學生在寫作中往往會用“說明”的表現手法替代“描寫”的表現手法,例如,表現“一個青年是忠勇愛國的英雄”,不需要預先“說明”,“說明”是抽象和空洞的,作者只需要運用“描寫”手法,敘述出這個青年忠勇愛國的具體行為,讓人物自己“表演”自己,就可以使讀者感到這個青年忠勇愛國的人物形象,便達到了閱讀效果。因此,要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使小學生熟練掌握各種表現手法的語用環(huán)境,什么地方應該使用“說明”這種表現手法,什么地方應該使用“描寫”的表現手法,以達到行文表述清晰,詳略得當的效果。要糾正此類錯誤,需要小學生對不同的寫作表現手法進行剖析和對比,結合具體范文,透徹理解每種表現手法的使用語境和表達效果,先模仿范文進行仿寫練習,然后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避免出現誤用表現手法的情況。
小學生應在習作時養(yǎng)成寫完作文后進行自我修正的良好習慣,通過積累自我修改作文的技巧和方法,避免出現一些類型化錯誤,有助于其寫作能力的逐步提高。針對小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出現的這些高頻率、類型化的錯誤,通過自我修正的方法:確定主旨,省去無關主旨的內容;準確掌握詞語含義,避免近義詞誤用;熟練掌握各種表現手法,不混用誤用,可以避免大多數作文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寫出高質量、合要求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