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
【摘要】英語在全世界的使用人數(shù)是最多的,學好英語有利于學生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英語的教學不應局限于課文的講解,聽說讀寫是掌握一門語言需要學會的,其中又以聽力和口語尤為重要,因為語言最重要的是實現(xiàn)交流,聽得懂和說得出是必備的。本文就現(xiàn)在的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和在進行教學的同時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上進行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教學模式
引言
新時代對初中學生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機械性地學習英語知識,更要求學生有頭腦、會思考、能獨立解決問題,教師要根據(jù)時代要求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模式與時俱進。初中英語教師不應過于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為學生的長久發(fā)展做考慮,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教會學生學習技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長足的提升。要想針對性的提升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有所了解,能找到學生的薄弱之處進行加強訓練,使學生綜合能力得以提升。
一、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yǎng)針對英語來說指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是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之后才能掌握的能力,同時也會對學生以后的知識學習起到促進效果,是新時代對人才的更高要求。相較于物理等理科思維較重的學科,作為語言學科的英語學習方式和思維都是不同的,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這其中發(fā)揮的作用也更強,因此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學生的發(fā)展鋪路。作為實踐性學科,知識的傳授提升不了多少學生的能力,要讓初中學生得到質(zhì)的提升,還是要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訓練。
二、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多年的應試教育中的題目大多是閱讀和寫作,鍛煉的能力也有所局限,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平衡,然而,教師往往受到傳統(tǒng)思維影響,忽視了學生聽力的鍛煉,對初中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訓練也遠遠不夠,達不到與外國友人進行熟練溝通的效果。學生自身表達能力也不足,雖然成績不低,但真正需要交流時卻發(fā)揮不出任何作用。學生還存在著中式英語的問題,思考方式一直是中式思維,語言表達習慣也沒有養(yǎng)成,導致說出的話不倫不類,難以聽懂,影響學生以后的交流溝通。
三、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探究
(一)優(yōu)化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好的教學設計能使教師的教學進度條理有序,教學效率得以提升,對學生學習也有幫助,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邏輯清晰,便于學生知識框架的構建,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教學設計一定要以教材為基礎,教材發(fā)給教師是讓教師參考的,不能放置一邊,一切教學內(nèi)容的核心還是教材,但進行設計時也要進行一定的延伸拓展,才有助于學生綜合實力的鍛煉。
新穎的課堂導入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聽教師講解知識時不會感到枯燥,教師采用的導入方式越生動,課堂氛圍越容易得到調(diào)動,教學效果會更好。在知識講述時,教師要將重點難點進行著重講解,注重引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閱讀文章時鍛煉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知識鞏固時,教師要多讓學生進行實踐,在練習中使知識更夯實,基礎更牢靠。在進行教學拓展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聽力鍛煉和口語表達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多加了解語言背后的國家文化和生活習慣,使學生開拓視野,進一步也增強了教學的趣味性。
(二)開展情境教學活動
英語課堂的教學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掌握語言的運用,課堂始終要貫徹學以致用的原則,教師為了學生能夠熱愛這門語言,要充分利用語言的生動性,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情景劇表演進行一些文章的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文章故事,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比單純的文字教學更有意義,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情感的體會也更加深刻,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良好的情境下學生更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對學到的知識印象也會更加深刻,遺忘的速度較慢,重新回憶起的速度會很快,有助于學生基礎的夯實,同樣也提升了教學效率。
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引導者的工作,可以通過演講等活動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對教師傳授的知識進行內(nèi)化吸收,并通過各種活動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教師組織各項活動,給予學生恰當?shù)闹笇?,根?jù)學生學習情況循序漸進的布置學習任務,使學生逐漸提升自身實力,在打下扎實的基礎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綜合素質(zhì),有助于學生的成長。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英語的思維習慣與中文不同,許多知名的翻譯有時也會詞不達意,更遑論初中生了,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時面對語法上與中文思維不同的地方要給予學生指導,使學生加深印象,對英文思維有一定的了解,養(yǎng)成一定的習慣,促進對英語的學習。學生在初學時往往是逐字逐句的翻譯,有時翻出來的句子很不通順,教師要進行著重講解,讓學生對文章的大意有一定的了解,再去進行精細化的翻譯,效率也更高,也更不容易出錯。教師要注重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閱讀會有事倍功半的效果,也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結語
英語在學生與人交流、閱讀文獻等方面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作為一門語言它需要長期積累才能學到一定的知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教學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讓學生了解語言背后人們的表達習慣,對文化有一定的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使學習效果更好。同時,對學生能力的鍛煉使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夠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未來的發(fā)展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李霞.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探究[C]//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