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蓉
摘要:閱讀是初中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的重點任務。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推進,閱讀教學目標進一步提升,這也就要求相關教育工作者要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出更高的教學要求。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實踐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通過有效的方案提高閱讀質量,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閱讀的出現(xiàn),學生一方面可以獲得扎實的基礎,另外一方面也需要具有較強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但從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中可以看出,普通的閱讀效果并不能夠達到教學的初衷,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的原因有很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就需要了解學生的真實狀況。從課堂案例入手,對其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探討。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應試化
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考試制度的影響,閱讀教學的目的更傾向于得分與成績的提升,而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講解理論知識,甚至安排大量的習題讓學生進行練習,目的是為了能夠提高初中學生考試成績。在此種模式下,學生的閱讀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或者說是為了獲得高的分數(shù),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不能夠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同時還會讓學生產(chǎn)生叛逆的心理,不但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反而會阻礙學生的身心成長。
(二)閱讀教學單一化
閱讀教學方式單一是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最突出的一個問題,也是影響閱讀教學效率的一個主要因素。從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中可以看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教師講授閱讀知識,教授閱讀方法,學生通過大量練習完成。這種單一式、填鴨式、應試式的閱讀教學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取一定的知識,卻沒有辦法真正達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二、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增強閱讀多樣性
教師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中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元化的課堂教學,這種模式的出現(xiàn),是為了改變傳統(tǒng)模式的不足,讓課堂生動起來。閱讀教學中,教師起好導的作用,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xiàn)出來。
例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教授《背影》這一課時,在正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的重點內容錄制幾分鐘的微課發(fā)送到班級群或者是微信群中,并且公布課前預習任務。學生在課前結合教師所布置的任務,對文章進行初步閱讀。這樣學生有目的的進行預習,閱讀效率會大大提高;在之后的課堂上也會集中精神與教師積極互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預習狀況給予反饋,并且對信息進行整理,找到學生的不足。其次,在正式上課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講述一些故事,這樣有利于引導學生走入教師所設計的氛圍中,提高課堂上的互動效率?!侗秤啊愤@一課,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講述與父親有關的故事。其中作者對于父親的描述,不管是通過寫作手法,還是通過寫作結構都可以看出那濃濃的愛以及父親對于兒子的關懷。而教師在針對課堂內容進行講解的環(huán)節(jié)中,就要讓學生意識到這濃濃的父愛成為了本篇課文最為重點的內容,因此在課后的練習環(huán)節(jié)中也要讓學生針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進行重點的掌握。此外,課后的鞏固閱讀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給學生留一些小任務,讓學生通過生活瑣事去發(fā)現(xiàn)愛,表達愛,發(fā)到相應的平臺,教師進行檢查,以此來達到教學的初衷。教師再推薦相關的閱讀書目,讓學生的閱讀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二)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fā)閱讀興趣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初中學生:“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遍喿x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方能使之主動去讀,主動去思考,主動去積累。
譬如每周的語文課中專門安排了一節(jié)閱讀課。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到學校圖書館,安安靜靜的享受閱讀時光,靜下來,讀進去。與此同時,老師節(jié)選名著中的精彩情節(jié),重要人物,結合語文教學,先講給學生聽,觸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然后引導他們去讀整本書;而不只是單純的以布置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被動的去讀。此外,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環(huán)境的支持,制作閱讀指導課件,將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融為一體,將之前靜態(tài)課程轉化為動態(tài)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建出不同的教學情景,更立體、更直觀的讓學生初步了解所閱讀的作品,從而激發(fā)他們主動去閱讀。開展語文小組閱讀活動,指導學生策劃、組織、完成語文小組活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以《黃河頌》這一課的閱讀教學為例,課前布置學生收集黃河的相關資料,課上小組展示收集成果;教師為學生播放黃河相關視頻,讓學生去欣賞驚濤拍岸、一瀉千里的壯觀氣勢,將這些抽象的景觀轉變?yōu)樯鷦有蜗蟮囊曨l,更加有利于學生進行閱讀理解。尤其是領會黃河精神,體會抗戰(zhàn)時期中華兒女不屈的精神和敢于同列強同生共死的悲壯心情……與此同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此種精神,教師還可以通過歌曲《保衛(wèi)黃河》引導學生學唱、跟唱、合唱,撥動學生心弦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愛國情懷。課后拓展延伸,開展與黃河、愛國有關的小組知識競賽,歌唱比賽、朗誦比賽等語文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更好地呈現(xiàn)閱讀內容,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改善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或者這就是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手段。
三、結束語
閱讀是一件長期的事,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不是立竿見影的,需要教師善于引導、不斷創(chuàng)新,需要學生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長期積累、堅持,這樣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才會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才能提高。新課改標準背景下,教師應當緊跟時代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一種愛好,以此來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克芳.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J].讀寫算,2021(20):7-8.
[2]羅紅娟.新課改下優(yōu)化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外語文,2021(1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