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麗
摘要:我國小學階段是對學生進行作文教育的基本階段,作文課堂教學對于豐富小學生的思想情感、培養(yǎng)他們理解和掌握各種語言、文字等知識的能力都起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把閱讀和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是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最好的有效方法。然而,在我國小學作文的教學中,閱讀課與寫作課的結合并未得到有效實施,這已成為許多小學寫作教學的常態(tài)。怎樣有效地將閱讀和寫作相互融合運用起來,提升作文課堂教學效果,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了小學語文老師亟待破解的課堂教學難點。
關鍵詞:小學作文;學生;教學;讀寫結合
引言:
我國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能力的最好時期。在此期間,學生們還可以繼續(xù)接受閱讀和寫作方面的培訓,并取得雙重成功。小學語文課堂教師應該要具有培養(yǎng)人才的使命感,勇于擔當重任。但是縱觀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發(fā)展現狀,學生的作文能力水平一般都比較差。為此,必須要將小學生的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提上日程。
一、閱讀與寫作相結合下小學作文課堂教學中的現狀探究分析
閱讀和寫作是兩個基本的方面。它們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是提高寫作能力最根本的途徑。但是筆者卻從教學工作的實踐中發(fā)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閱讀與寫作結合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影響下很多老師對于讀寫結合的認識不夠。其次,一些老師雖然已經注意到了將閱讀與寫作融為一體的重要性,但卻誤解了自己的理念,往往把重點放在閱讀,而非更多地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這并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熱情。閱讀與寫作的有效融合,這樣就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技巧、語言能力和全面發(fā)展水平,提高教育質量。
二、讀寫結合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落地生根
(一)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讀寫興趣
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教師們可以適當地改變傳統(tǒng)寫作課堂教學的觀念,新課程改革中已經明確提出,學生應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語文課堂上的教師們也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契機,轉變以課堂教師和學生為中心的思想灌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以解決問題和探究思維的方法正確地發(fā)展起來。一方面通過自身的探索和思考培養(yǎng)學生對問題的學習和思維能力,讓學生更深刻地記憶。因此,語文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給予學生一定的信任和自由,自主地環(huán)境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在理論研究和實踐測試過程中,學生將逐漸熟悉并掌握各種寫作技巧。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語言教師可以考查學生的獨立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對于自主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耐心引導,使學生能夠突破自我,按照教師引導的模式自主探索和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系統(tǒng)的自主學習計劃,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索計劃的方向,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旦有東西激發(fā)了學生的濃厚興趣,那么學生一定會抽出精力對它進行研究和思考,在集中學習的狀態(tài)下必然會取得兩倍的成績。因此,在小學作文課堂教學中,語文老師可以充分調動和啟發(fā)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積極性和興趣,使學生熱愛閱讀與寫作。三分鐘的熱度仍然遠遠不夠讓學生學習并掌握任何一種特別重要的技能,教師更多地應當努力讓學生在閱讀與寫作之間保持一種較為短暫的熱情。因此,在寫作課中充分地運用了各種趣味性強的教學手段,情景化的教學與游戲化的教學都是普遍且有效地進行。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在課堂上進行類似于辯論、問答的實踐性活動,以進行辯論和問題回答的形式來調動和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語文寫作教學充滿了趣味性,同時也幫助學生獲得洞見,從而進一步擴大學生寫作的知識基礎。
(二)挖掘語文教學中"讀"與"寫"的融合,針對性地引導
教師可以使用更有效的寫作方法來指導和訓練學生。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和學習語文教科書中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在考試的時候,一些漂亮的詞語和句子可以在閱讀過程中使用。其次,教師也希望我們可以把一些好的文章在課堂中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們都能夠了解這里的感悟和情緒出發(fā)點,讓學生能夠在此基礎上去體會自己的感悟,從而促進文章的內容和主題進一步地升華,加深了學生的閱讀感悟和深度。第三,教師還希望可以通過指導幫助學生在每篇文章的最后再次繼續(xù)進行寫作,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鍛造學生的理性與創(chuàng)造力思維,同時也能夠讓我們的學生更好地對寫作產生興趣,提高了寫作的水平。
(三)讓學生多讀課外讀物,提升寫作技巧
使每一篇文章眼前一亮的主要因素是如何使用良好的素材。如何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好素材并如何使它們很好地起到作用,要求學生們開闊眼界。學生們還可以利用課外或假期等方式參加其他的社會性活動,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進行積累和學習自己的作文,豐富多彩的社會經歷一定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各種內心情感,為他們寫作優(yōu)秀的文章打好基礎。此外,學生還希望通過閱讀更多的課外圖書來打開視野。各種圖書中的知識內容包羅萬象。使得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隨時都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積極地獲取對他們有用的知識和資料,為他們的文章寫作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學生們還可以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同時給他們做一些本地的筆記,摘錄好的詞匯并品味它們,或者寫一些閱讀經驗。在日常訓練中,學生可以極大地拓展知識面,提高寫作能力。
三、結論
閱讀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知識、積累書籍和寫作素材的一種重要有效方式。因此,教師在能夠有意識地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也需要更加清醒地正確認識到閱讀不只是對于書籍的閱讀與對待,同時還需要通過引導他們進行更加深刻地了解其所讀文本內容的精神情懷和思維內容,充分了解作者的思維內心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適當地傳授給學生“生活處處是學習”的原則和道理,使學生能夠認真地去觀察和了解生活中可能會碰到的每一件大小事,把當時的感受寫成日記。同時要善于從課外的閱讀中汲取一些好的文章和語言句子記錄下來,分析它們的優(yōu)點,反復地閱讀和品味,提煉并進行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小學中高年級“讀寫結合”式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葉雙華.新課程(中).2017(02)
[2]基于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策略研究[J].李秋燕.新課程(中).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