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潔 鄭麗 石瑛 熊力 王午登 黃艷
摘要: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調(diào)查問卷功能,以我校正在學習大學物理的2020級學生為樣本,對其大學物理混合式課程學習情況進行調(diào)研,并對調(diào)研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對提高大學物理的教學質(zhì)量以及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大學物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一流課程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的意見》中明確指出要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隨著該教學模式的不斷應用、發(fā)展、總結與完善,勢必可以大幅度提高各門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適應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復合型、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新世紀高等教育要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已經(jīng)成為一種教學新常態(tài)。
《大學物理》作為理工科專業(yè)學生一門重要的的通識必修課,為了更好地實施混合式教學,任課教師首先需要掌握學生當前學習大學物理的基本情況,為進一步的教學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下面我們就結合筆者2021年獲批的遼寧省大學物理線上線下混合一流課程建設過程,利用問卷調(diào)查形式調(diào)研了學生對于混合式大學物理課程的學習情況。
1 調(diào)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1.1調(diào)查對象:調(diào)查對象為2020級正在學習大學物理的學生,涉及機械學院、輕化學院等7個學院,共2008名學生。覆蓋全國各地生源、不同專業(yè),問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調(diào)研方法: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按照學院發(fā)放問卷,問卷題目包含主觀題4道,客觀題15道。問卷內(nèi)容涉及學習態(tài)度與興趣、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銜接、學習困難、教學方法和手段、線上資源、課程思政、課程評價共七個維度。
2 調(diào)查結果與分析
2.1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興趣
2.1.1上課時學生的做法
55.4%的學生選擇認真聽講,30.4%的學生選擇自己看教材、自學,12.8%的學生選擇只有考前臨時看一陣,1.4%的學生選擇缺勤、睡覺或者看別的書。這說明課堂內(nèi)容需要提高吸引力,增加互動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1.2影響學習效果的因素
部分學生認為學習壓力大、課程多、內(nèi)容枯燥,另外,還有一部分學生認為物理課程沒有高數(shù)、計算機和英語那么重要,所以花費在物理上的學習時間會少一些。
2.2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銜接
2.2.1大學物理與中學物理的區(qū)別
學生的回答:大學物理結合了高數(shù)的知識;高中物理的結論在大學得到了具體的解釋和擴充,并且告訴了我們物理的真實面目;大學物理更加嚴謹,培養(yǎng)了學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式;高中只在意你會不會做題,大學更注重應用;大學更注重自我的學習、需要一定的學習自覺性;本學期所學的大學物理知識中有一半正好是高中沒有講的(機械振動,機械波,光學),感覺很難。
可見,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應與中學物理課程內(nèi)容保持良好銜接,通過問題驅(qū)動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思考能力、高等數(shù)學工具的熟練利用都是我們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的地方。
2.2.2大學物理與高中物理銜接最密切的內(nèi)容
學生認為銜接最密切的是質(zhì)點運動學,其次為質(zhì)點動力學,后續(xù)依次為機械振動、機械波、量子物理基礎、波動光學。
2.3 學習遇到的困難
大物課程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習慣了高中的刷題、靠技巧和模板來解題的學生,在大學低年級中的物理課程中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進行引導。有的學生是因為數(shù)學知識的欠缺或者不熟練,間接地影響了物理課程的學習。還有一部分是因為高中基礎差,有很少一部分因為教師的授課方式的問題,所以教師需要更新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模式等等,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教學方法和手段
49%的學生喜歡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39.2%的學生喜歡線下的教室授課,11.8%的學生喜歡線上授課,可見線上線下混合式授課,是大學物理課程的最佳選擇。
2.5 線上教學部分的建議
2.5.1線上資源的安排
對于線上資源,任課教師的授課視頻、易錯知識點講解視頻是學生最希望看到的,其次是慕課視頻、演示實驗動畫、前沿應用或社會熱點。因此,在混合式授課中,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也是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因素。
2.5.2 線上互動功能的使用
對于學習通上面的簽到、選人等功能,學生的參與度都非常高。這部分功能,也成為教師進行實時學情分析的非常便利的工具,這也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最大的優(yōu)勢。
2.6 課程思政
2.6.1大學物理課程的思政元素
學生的回答:振興中華為己任的愛國意識;尊師重教的禮儀意識;追求真理的科學觀;認真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學術誠信;職業(yè)倫理;愛崗敬業(yè)的責任意識;百折不撓、堅韌不屈的挫折教育。
2.6.2引入思政元素對于大學物理課程的理解和掌握的影響
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有一定的收獲,一部分學生認為收獲非常大,但仍然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沒有任何收獲。這說明課程思政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以及如何評價其效果,都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值得反思的地方。
2.7課程評價
2.7.1學生對于本學期課程考核方式的評價
本學期采用線上評價與線下評價相結合,絕大部分學生表示希望繼續(xù)采用這樣的評價方式,認為自己努力付出了,也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成績。
2.7.2考試采取的方式
對于150人左右的課堂,如何使得平時測驗更公平和理,超過一半的學生認為學習通平臺線上組卷,題目亂序、選項亂序的形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抄襲。
3 結論
以學生為中心,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完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加強互動、做好大中銜接、對于高等數(shù)學工具的有效利用、潤物無聲融入課程思政、制定合理完備的考核指標體系,是我們今后教學改革持續(xù)改進的方向。
總之,在新工科、雙萬計劃建設以及中國制造2025背景下,大學物理課程應該深入進行教學改革,通過線上與線下教學優(yōu)勢互補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全面提高課程教學質(zhì)量,為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人才這一培養(yǎng)目標,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高倩.“藍墨云班課”App在《Flash動畫制作》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8):68-71.
[2]施健,楊正波,魯軍政,等.大學物理課程思政的問卷調(diào)查與分析[J].物理通報 刊,2021(3):32-35.
[3]李玉琦.大學物理學習情況問卷調(diào)查與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5):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