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娜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機制對小學語文逐步加強,對于語文教學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采用繪本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語文教學的道路提供可行途徑。小學語文教學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不斷探索教學實踐,使學生能輕松享受學習的快樂。本文將以論述的形式,闡述小學生繪本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繪本;教學策略;質量
繪本教學方式,通過豐富多彩的圖片以及色彩絢麗的顏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關注力,讓學生能夠快速地投入到課堂中。在繪本里會發(fā)現圖片的細節(jié)非常到位,通過修辭的手法把故事內容詮釋得淋漓盡致。有些圖片繪畫得非常細微,細節(jié)變化能給閱讀者帶來驚喜,這就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每一個繪本故事里蘊含著人生哲理,讓學生不費九牛一毛的力氣就能夠從中體會到道理。在小學階段,學生剛開始認識的字比較少,所以通過繪本教學,不僅可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而且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與閱讀能力,使學生在快樂的學習里,享受知識的源泉。
一、選擇合適的繪本,是走進學生心靈的第一步
眾所周知,繪本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據統(tǒng)計分析,學生用繪本閱讀的時間,可以保持的時間與游戲的時間一樣。一個好的繪本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品格,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為學生打開學習之門,選好繪本就占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起步階段,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教學的時候,需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以學生為核心。例如低年段的學生,是處于學習啟蒙的階段。選擇繪本需要通俗易懂,其次圖片選擇色彩豐富,人物情節(jié)要多樣化。由于低年段學生認識的字偏少,為此在選材時候,圖片需要花費多一點精力,例如《在月亮上散步》、《偷夢的妖精》、《拔牙嗎?拔不拔》等,這些繪本圖片豐富,內容精彩,內容通俗易懂,非常適合該階段學生學習。高年段的學生已經對繪本學習有一定的經驗,選擇繪本需要讓學生領悟人生真諦,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情感主題、情緒管理、成長等等有關,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被批評了也沒關系》、《不要哭,清楚地說》等。這些繪本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成長。
學生學習最大的動力就是自己本身。例如我們在教《幸福,在我身邊》這一節(jié)課,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進行,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繪本,充分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們自行討論繪本內容。學生在自己閱讀繪本過程中會感受到幸福與成就感,同時也會增加對學習繪本的自信心。教師在教授繪本的時候,需要充當一個組織者,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繪本的效率。其次,可以適當引導學生,讓學生繪畫故事的關系圖,這樣有利于學生更清楚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最后,提醒學生認真感悟故事的中心思想,從而凈化學生的心靈。
二、合理利用繪圖資源,提高學生課堂實效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應該合理利用語文課程的資源與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開展各項課程設計。讓學生能夠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理解語文。繪本教學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畫出來的圖片,讓學生進行閱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故事內容,更好地知道課文的走向。色彩鮮艷的圖片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課堂的氣氛。為此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深挖教材資源,把教材內容通過繪本的形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繪本情節(jié),理解故事的內容,明白課文的中心思想。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繪本對教學的作用,讓繪本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語文教學。讓學生從中吸取更多的養(yǎng)分,從而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
在閱讀繪本中,會發(fā)現繪本的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它可以幫助不識字的學生通過看圖片也能讀懂故事的情節(jié);它可以幫助學生通過閱讀生動故事情節(jié),教育學生道德修養(yǎng),讓學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例如一年級上冊《我的爸爸》,因一年級學生認識的字比較少,教師可以利用課文插入有關爸爸做事的繪畫,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繪畫以溫暖的黃色為主,形象地繪畫出了慈祥和充滿愛的父母。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圖片,讓學生自行討論圖片中爸爸的形象。學生通過圖片,自然會知道圖片中爸爸是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人,不僅樣樣都在行,而且給孩子十分的安全感。這時教師可以以導讀的方式,讓學生一邊讀一邊看圖,自然就會明白文字內容。通過繪本閱讀方式,投放圖片,讓學生自行閱讀,領悟圖片內容,再進行課文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楚明白課文內容,而且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理解。
三、劃分課堂重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在繪本教學中需要重視重難點目標,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分清主次,區(qū)別輕重,突出重難點??梢哉f,重難點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教師在教學繪本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讓學生明白故事情節(jié),而沒有設置教學的目標,這樣只會讓學生陷入到淤泥中,讓學生感受不到故事中蘊藏的道理。例如《團圓》這節(jié)課繪本教學,從團圓這兩字,似乎是一種團聚的意思,但是這本繪本寓意是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不散宴席,讓讀者學會珍惜一次的相聚,懂得離別蘊意。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很難能夠明白途中每一次相聚背后是離別。似乎看起來是一本歡樂的繪本,但其實作者繪制這本繪本是告訴我們珍惜相聚時光,明白離別之痛。為此需要教師重視繪本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學會判斷團聚與離別的情景。在父親與自己孩子團聚的時候,通過設置問題方式,反問孩子父親是不是在團聚之前與自己妻子和孩子是相離呢?學生通過思考,自然會明白每一次的相聚就是離別的前提。從而讓學生感受離別的滋味,這樣才會讓學生更加珍惜與親人團聚的美好時光?!段业膵寢尅愤@節(jié)繪本教學課,教師需要合理設置重難點目標。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可以自行說出圖中媽媽的形象與現實中媽媽形象相似點。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閱讀繪本,明白繪本內容;其次在學生閱讀完繪本后教師可以通過引導方式,讓學生結合生活的經驗,大膽地講訴對畫面中媽媽是什么樣子與自己媽媽的相似處。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有利于促進母子情深。
這些年來,繪本教學越來越多走進課堂,也越來越被人重視,小學語文教學也致力于繪本教學的推廣與應用。作為一名教師,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讓繪本教學充分實現教育價值,我們需要不斷去尋找合適的教學繪本,以學生為出發(fā)點,結合教學的目標,讓繪本教學更大貢獻于語文教學中來,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在繪本里享受知識帶來的喜悅與樂趣。
參考文獻:
[1]李江,許詳群.淺談繪本在小學教學中到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8(20):122
[2]陳桂玉.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的策略應用[J]教育觀察,2018(12):108
[3]鄭千慧.小學語文繪本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方法[J]中華少年,2019(05):30
[4]李學智.小學語文繪本教學的開展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1(21):123
[5]牛振青.利用繪本教學提升培智學校低年級學生語文能力[J]蘇州大學,2017(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