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曉菊
第一部分? 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nèi)容分析
《創(chuàng)可貼小熊》是一個關于幼兒自我保護的安全健康方面的繪本書。故事內(nèi)容是講小熊在玩皮球、滑滑梯等時不小心受傷就貼上創(chuàng)可貼,后來就成了一只創(chuàng)可貼小熊。之所以在小班年齡段選擇“創(chuàng)可貼小熊”這一活動內(nèi)容,是由于小班幼兒都喜歡探索周圍的新奇事物,加上他們的判斷能力、應變能力比較弱,容易導致磕傷、碰傷、摔倒等意外事故的發(fā)生?!毒V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要體現(xiàn)“既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經(jīng)驗和視野”的原則。“創(chuàng)可貼小熊”是孩子喜歡的玩具,本身就能吸引幼兒,故事中的小熊好似幼兒自己,感受體驗并幼兒身臨其中。故事內(nèi)容源自幼兒生活經(jīng)驗,游戲和運動也是幼兒最喜歡的,在模仿正確動作中可操作性強,幼兒也樂意去學習進步的小熊,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學情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動作的靈活與協(xié)調(diào)還較弱,加上家長的溺愛,造成孩子生活上的依賴,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也比較差?!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币虼俗層變褐辣匾陌踩=〕WR和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小班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他們對認識事物也是直觀的。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和學習特點“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踐操作”,充分利用幼兒熟悉喜歡的動物形象,利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來吸引幼兒主動參與,知道正確玩耍方法和自我保護方法。
總體課時安排、教學目標
課時安排:一個課時
教學目標:
1.懂得常見運動玩具的正確玩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2.在故事中知道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
第二部分? 課時教學設計
一、 課時目標
1.欣賞故事,知道小熊受傷的原因。
2.懂得常見運動玩具的正確玩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安全。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通過故事了解小熊受傷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熱愛運動的小熊沒有用手保護自己。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jīng)驗觀察自己的手還能做哪些事情。
三、教學準備
繪本故事《創(chuàng)可貼小熊》PPT課件,小熊玩具,平衡板玩具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受傷的小熊,談話導入。
1.出示貼滿創(chuàng)可貼的玩具熊。
師:今天,小五班來了一位動物朋友!看!(從背后拿出小熊)它是誰?。浚ㄐ⌒埽?/p>
師:哎呀,這只小熊怎么啦?(受傷了)
師:看看小熊哪些地方受傷了?(頭、臉、手、膝蓋...)
2.聯(lián)系自己受傷的情景,說說自己受傷的感覺。
師:你有沒有受過傷,受傷后,會有什么感覺?(疼、出血、哭...)
3.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講述,猜猜小熊是怎么受傷的?(幼兒發(fā)言)
(二)欣賞故事,知道小熊受傷的原因。
1.結合ppt課件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師:小熊到底是怎么受傷的,讓我們聽一聽它的故事吧?。ㄟ叿舙pt,教師邊講述故事)
2.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進行提問,引導幼兒模仿“接、扶、抓”等動作。
師:故事講完了!小熊的鼻子怎么受傷的?(幼兒可以結合故事進行復述,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
師:當有皮球拋過來時,要用手去接?!敖印痹趺醋鲅??(請幼兒學一學,引導幼兒身體前傾雙手前伸做接的動作)
師:老師拋球過來了,你們要接住哦?。◣熡谆樱河變耗7陆拥膭幼鳎?/p>
師:小朋友玩皮球的時候還要注意小腳不要踩在球上,會很容易摔倒受傷的!
師:小熊的屁股是怎么受傷的?(出示小熊屁股受傷圖)
師:玩滑滑梯的時候,小手要怎樣?要扶著扶手,“扶”怎么做呢?我們也來做一做?。◣熡谆樱河變耗7路龅膭幼?,提示雙腿并攏)
師:小熊的膝蓋是怎么受傷的?(出示小熊膝蓋受傷圖)
師:爬攀登架的時候,要抓緊攀登架,“抓”怎么做呀?(師幼互動:幼兒模仿抓的動作,提示手抓緊,腳踩穩(wěn),手腳移動往上攀爬)
3.討論玩玩具的正確方法,引導幼兒說說游戲時用小手的保護方法
師:那我們小朋友在玩玩具時應該怎么做,才能不受傷呢?(幼兒發(fā)言)
師:那我們的小手可以怎么保護我們呢?(鞏固幼兒詞匯:扶、抓、接、握緊、撐地等詞語)
(三)結合生活經(jīng)驗,討論一些運動玩具的正確玩法,知道運動時要注意安全。
1.教師出示玩具平衡板,討論游戲玩法。
師:小熊玩的玩具我們小朋友都玩過,幼兒園里還有許多小朋友們沒玩過的玩具呢。
出示平衡板。
師:這是平衡板,可以怎么玩?(幼兒發(fā)言,請小朋友來嘗試一下)
師:踩平衡板的時候注意站穩(wěn)后再左右腳交替。
2.幼兒游戲:自選一個玩具,探索玩具正確的玩法。
幼兒自由游戲。教師觀察幼兒游戲情況,對正確行為給予鼓勵和表揚,對動作危險和不當行為進行指導和幫助。
3.小結。
師:很多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不能推,不能撞,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做一個能干的好寶寶。
(四)延伸活動。
在玩戶外大型玩具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五、教學評價
整個活動源于幼兒生活,從幼兒常見的玩具運動中,與幼兒展開了積極的師幼互動。該活動故事簡潔、語言生動、肢體動作豐富,幼兒在游戲情景和模仿中知道保護自己和正確玩玩具的方法。
善于捕捉興趣
活動直接出示小熊玩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探索興趣的激發(fā)。我沒有直接講故事,而是以提問“小熊怎么啦?”引發(fā)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小熊受傷了,再找找哪里受傷了。同時抓住幼兒的同理心和生活經(jīng)驗啟發(fā),追問“受傷后,會有什么感覺?”讓幼兒感知受傷的心情,對小熊產(chǎn)生同情心。
(二)靈活遷移經(jīng)驗
緊接著引發(fā)幼兒猜想“小熊怎么受傷的呢?”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給予肯定“有可能是這樣的哦!”于是我邊講故事邊出示圖片,讓幼兒自己去證實剛才他們回答問題的答案是否正確,然后把故事里重復出現(xiàn)的語句、詞語如:又紅又腫、貼上創(chuàng)可貼就不痛了……然后再逐一出示小熊貼上創(chuàng)可貼的圖片,慢慢嘗試引導幼兒把畫面組織起來變成完整的故事。
巧妙結合游戲
游戲是最佳的教育方法。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中模仿接、扶、抓的游戲,讓幼兒懂得正確玩耍才不會受傷,讓幼兒自然樂意接受正確地玩耍姿勢。在玩平衡板的游戲中,幼兒在嘗試探索中感知體驗正確的玩法和保護自己的方法。
(四)積極創(chuàng)造互動
從開頭開放式的提問、教師與幼兒一起游戲無疑不是積極的師幼互動。幼兒在教師語言感染、肢體帶動下積極應答和回應,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成功快樂感、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情感交流需要、積累各種豐富經(jīng)驗,幼兒在寓教于樂、寓教于情、寓教于動之中獲得了力所能及的避害方法和經(jīng)驗。
通過該活動,讓幼兒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得到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情感交流需要,并獲得力所能及自我保護經(jīng)驗,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六、ppt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