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向峰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提出,促使高中體育教育職能發(fā)生變化。普及體育知識只是最基本要求,還需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經(jīng)過實踐證明,現(xiàn)行方法難以達成目標,因此需要創(chuàng)新。本文結合筆者的自身學習和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構建“以生為本”的體育課堂。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以生為本
前言
近些年,我國大力推進高中教育改革。體育作為高中階段的重要學科,理應走在改革的最前沿。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仍有不少教師熱衷于灌輸知識,完全忽視學生的感受,此舉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喪失,教學目標自然難以完成。面對如此境況,是安于現(xiàn)狀,還是適時突破,必然選擇后者。本文提出幾點改革策略,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一、恰當運用多媒體,喚醒學習興趣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教師熱衷于語言描述,學生理解起來殊為不易。倘若無法吃透知識點,訓練效果自然差強人意。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動力。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是,恰當運用多媒體,讓知識更形象更生動。學生一旦進入狀態(tài),學習必然事半功倍。例如,在講授籃球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設備上展現(xiàn)籃球運動的發(fā)展史,并詳細介紹籃球運動規(guī)則。待學生有了基本印象后,便可播放籃球比賽視頻。看著籃球運動員在賽場上輾轉(zhuǎn)騰挪,學生們羨慕不已。接下來,教師再播放一段視頻,內(nèi)容關于籃球運動員訓練??赐暌曨l后,學生就會明白沒有一個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為了能在人前顯貴,學生必然會跟隨教師的腳步,深入學習籃球。終有一日,學生能感受到籃球的魅力所在。此時,無需教師多言,學生就會積極投身訓練。
二、開展互動式教學,深化學生認知
在以前,教師主宰課堂,學生只需聽命行事。在此期間很少溝通,以至于教師無法把握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新課程標準中反復強調(diào)一件事,那就是增加課堂互動性。只有真正做到互動教學,才能讓學生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足球是三大球之一,也是高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上課之初,教師以問題開道,詢問學生喜歡哪位足球明星,要求說出理由。學生甲:“我超喜歡貝克漢姆,他能讓足球在天空劃過一道美麗弧線,繞過防守隊員應聲入網(wǎng)?!睂W生乙:“我喜歡梅西,他在人群中左右騰挪的樣子很帥。”學生丙:“我喜歡C羅,是因為兇狠的眼神,犀利的腳法?!庇胁簧賹W生平時不關注足球,不能感同身受。教師可以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感受大師的風采。待學生欣賞完畢后,教師就播放一段比賽視頻。視頻結束后,要求學生說出視頻中涉及到的足球技術。教學到此并未結束,教師還要組織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技術要領。
三、引入體育游戲,激活課堂活力
在游戲面前,學生毫無抵抗力。將體育和游戲相結合,能夠讓課堂綻放精彩。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績想不好都難。當然,要想獲得預期效果,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選取游戲元素。在傳統(tǒng)跳高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內(nèi)容過于枯燥,以至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不妨換個方式,設計一款名叫“叫號起跳”的游戲。游戲開始前,遵照學生意愿完成分組,并讓其自行協(xié)商號碼歸屬。教師在游戲中充當叫號員的角色,每次出一個號碼,對應學生都要跳躍一次。當學生掌握要領后,游戲難度升級。當念到特殊號碼時,或是單號學生跳躍,或是雙號學生跳躍,或是全體學生跳躍。雖然是游戲,也會有懲罰。沒有按要求去做的學生,需要做五個蛙跳??此剖菓土P,實則是鍛煉學生的跳躍力。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都表現(xiàn)積極,教師便可以借坡下驢,帶領學生探索跳高運動的奧秘。在課堂檢測時,依然可以采取游戲教學,既有趣,又有效。
四、添加生活元素,塑造堅強意志
體育知識來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將生活元素和體育教學相融合,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還能塑造學生的堅強意志。以跑步為例,闡述如何開展生活化教學。第一堂課選在室內(nèi)上,教師用一段視頻作為開場白,只見酷跑者穿梭在街頭巷尾,任何物體都阻擋不了其前進的腳步。觀看完視頻后,學生對跑步有了全新的感悟。雖然喚醒了學生的跑步熱情,但進入了正題,學生就不再全認為跑步很帥很有趣。此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注入動力,方法有很多,如對比不同層級跑步者的跑步數(shù)據(jù),并制作成Flash動畫。詳細記錄每一位學生的跑步數(shù)據(jù),并用可視化方法呈現(xiàn)出來。學生看到自身的成長,內(nèi)心滋生了成就感。在課堂上,教師要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談談跑步前后的變化。感覺到身體在慢慢變好,學生自然會愛上跑步。
五、實施分組教學,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因為個體存在差異,所以學習水平有高有低,倘若繼續(xù)使用“滿堂灌”,兩極分化會愈發(fā)嚴重,為了促進班級學生的共同成長,需要教師采取分組教學。劃分小組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行動前,教師要進行深入調(diào)查,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情況。經(jīng)過綜合考量,將學生歸入不同小組。A組,身體素質(zhì)好,學習能力強,運動欲望高。B組,體育基礎一般,學習能力一般,冒冒失失參與體育運動。C組,各方面均很差,對體育不感興趣。在布置教學任務時,也要區(qū)別對待。例如,在仰臥起坐教學中,A組學生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訓練,B組學生每分鐘至少做三十五個,C組學生只需完成二十個。訓練結束后,教師要分別進行點評。對待A組學生,要嚴格一些。對待B組學生,要求相應降低。對于C組學生,以鼓勵為主,倘若學生不得要領,教師要手把手教。
六、總結
在迎接新時代到來的同時,也絕不能忽視存在的問題。在高中教育領域,體育教學弊端比較突出,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要想打開眼前局面,需要教師找準突破口。構建“以生為本”的體育課堂,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在這件事上,不能用單一策略,而應多措并舉。新課堂落成后,學生必然會有一個全面且個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志明.探討新課改下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的有效性[J].田徑,2021(08):73.
[2]高健.高中體育教學中創(chuàng)新改革模式與運用[J].田徑,2021(06):54-55.
[3]湯川武.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快樂體育的研究[J].運動精品,2021(0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