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是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素質教育的推動下這門學科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為了跟上時代的發(fā)展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及時做出改變,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式培養(yǎng)。幫助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進行獨立思考,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更好的掌握教師傳授的知識。
關鍵詞:教學研究;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yǎng)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素質和良好道德觀念的重要學科,學生通過對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從中獲取有關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還能對自身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習慣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結合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增加課堂內容,是學生對這門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打下良好的前提條件。
一、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重要性
在教育改革不斷完善的背景下,核心素養(yǎng)成了教師的首要目標。因此教師要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及時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然后運用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內容對學生進行疏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法治觀念。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的文化基礎、自我發(fā)展、社會參與這三個方面。而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時候教師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強化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活動中有一個良好的表現(xiàn)。而且通過強化學生道德與法治的觀念可以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避免學生在今后社會活動中出現(xiàn)行為偏差,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道德法治觀念。
二、現(xiàn)階段道德與法治教學現(xiàn)狀
1.學習興趣不足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雖然不難,知識點也相對簡單,但是這個學科卻影響著學生的道德法制觀念的健康樹立,如今學生在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興趣明顯不足,由于學生興趣不足,阻礙了教師課程的正常開展。在課程設計上教師雖然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作為重點內容,卻也忽視了學生是否對課程內容感興趣。導致教師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效果不佳。
2.教師思想的落后
日常生活中,學生對教師行為的模式是無時無刻的,所以教師在平時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負責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負責學生能夠健康的成長,擁有良好的道德法治觀念。但是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部分地區(qū)的教師沒有跟上時代的發(fā)展,依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通過講解教材的知識點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意識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對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有著多么深淵的影響。
三、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
1.建立情景,調動學生興趣
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僅靠單純的提問是無法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可以借助情景案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了解身邊的真實案例,并找出解決方法,提升學生的應變能力。而且脫離教材的案例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利用興趣驅動學生獨立思考,擺脫教材帶來的限制,更好的感受道德與法治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學生將思維能力應用到情景案例中可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利用豐富的課堂內容,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例如,在《遵守規(guī)則》的課程學習中,教師可以準備多種多樣的情景案例,并將學生分組,然后以抽簽的形式?jīng)Q定每個小組所要表演的案例。學生通過表演情景案例,可以更加深入的體會這個角色的情感,使學生在表演案例的過程中形成遵守規(guī)則的觀念。
2.改變教學模式,革新教師思想
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能發(fā)現(xiàn)跟道德與法治相關的知識和案例,而教師在分析案例的時候要注重學生個人的想法,并鼓勵學生表達出來,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想法進行指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深化學生的體驗還能將生活案例與課程內容串聯(lián)起來。并利用生活中的案例啟發(fā)學生的道德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例如,在《法不可違》的課程學習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而且通過不同的案例講述壞人觸犯的不同法律,違反法律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讓學生能夠意識到違法的嚴重性,并樹立學生對法律的敬畏心理,讓學生知道任何人都不可以觸碰法律的底線。而且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壞人行為對社會的危害,并得出壞人可能受到的懲罰,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牢記違反法律的嚴重后果。使學生形成一個積極向上的道德法治觀念,借此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時教學的首要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并利用實際案例吸引學生的思考興趣,間接提高學生的教學效率。而且在教學過程在,教師要了解學生情況,然后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把握教學方向,樹立學生健康的道德法治觀念。
參考文獻:
[1]陳惠如.以核心素養(yǎng)為視角,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274~275.
[2]饒惟堯.基于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9,(35).132-133.
[3]黃閩珊.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J].教師,2020,(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