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宵琦
摘要:小學語文科目是最基礎的科目培養(yǎng)學生最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所以說,對于小學語文來說,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小學生需要在這個階段進行一定的知識儲備,也需要開拓視野,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涉獵到的文本閱讀極少,導致他們對于詞匯句子的積累量遠遠不夠,知識面也非常窄,所以加強小學語文的閱讀勢在必行。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意識
前言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小學生需要在這個階段進行一定的知識儲備,也需要開拓視野。不過現(xiàn)階段的小學生涉獵到的文本閱讀極少,導致他們對于詞匯句子的積累量遠遠不夠,知識面也非常窄,所以加強小學的語文閱讀教育勢在必行。語文學習的過程是隨著閱讀的過程而進行的。在中國的小學里,閱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注意閱讀在小學中的重要作用,并認識到學習興趣的重要作用。我國小學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符合小學生學習規(guī)律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在閱讀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在閱讀教學中,衡量學生閱讀效果的不是學生積累了多少詞匯量和句子也不是學生理解了多少知識,而是學生是否在學習。探究意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提升語文教學成效。
1現(xiàn)階段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閱讀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教師是起主導作用的,所以教師的知識面和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了小學生閱讀氛圍和閱讀習慣的形成。很多小學基本都是由青年教師擔任,雖然說青年教師確實能夠帶動課堂氣氛,而且也有著一定創(chuàng)新的理念但是他們的經(jīng)驗卻嚴重不足,不能夠更準確地認識到學生閱讀所需要掌握的重點,這就導致學生壓根理解不了教師所要表達的意思,最終到最后學生產(chǎn)生厭倦心理。
1.2課堂閱讀教學存在缺陷
對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去涉獵更加廣闊的書籍,還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對于文本的閱讀來提高寫作和口語表達能力。但是總的來說,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最主要的是需要從課本上的知識入手,讓學生先將課本熟讀,掌握課堂上的知識。但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卻不能準確掌握教學方法,無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這主要是教師對于學生的基礎沒有得到準確的把握,導致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要么過于簡單沒有意義,要么過難,讓學生無法做出回應。所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多花時間了解學生,熟悉學生,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夠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閱讀能力以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 如何在語文閱讀中培養(yǎng)探究意識
2.1 啟發(fā)探究的方法多種多樣
老師在進行問題教學法的時候,可以結(jié)合多媒體設備,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比如在《大自然的聲音》這一課中,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進行閱讀,此時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含有流水聲、不同的鳥的叫聲、蟬的叫聲、蟋蟀的叫聲、大風的聲音、打雷的聲音、下雨的聲音等,這些自然的聲音就會伴隨著學生的閱讀。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穿插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在學生有疑難點的地方進行設問,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讓學生對其有著深刻的理解。從字里行間中去品味閱讀的有趣之處,加強對閱讀的興趣感。
2.2 利用小組進行討論,提高閱讀的綜合能力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提出不同的探究問題。同時,他們也鼓勵學生勇敢地挑戰(zhàn)老師的問題,并引入自己的想法以改善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同時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和綜合技能的發(fā)展。當然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需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可以適當?shù)匾l(fā)對問題的爭論,學生就可以借助教學進行討論,群策群力產(chǎn)生對語文閱讀的動機,閱讀的意向也會有所提升。比如老師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就應該先幫助學生梳理大意,然后讓學生自我閱讀,在閱讀之后從中談談詩人的情感以及他們所要表達的思想。學生在閱讀的過程時,就會感受到詩人所要營造出來的意境,并結(jié)合對詩詞的理解和小組成員探討詩人要表達的思想,加深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的同時也拓展了學生多方面的知識。
2.3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思考能力
小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首先需要對于所要閱讀的文章產(chǎn)生興趣和閱讀的欲望,其次實現(xiàn)自己閱讀的欲望,最終又對下一篇文章產(chǎn)生新的欲望并且實現(xiàn),這就是閱讀的整個過程。學生需要在這個過程之中產(chǎn)生一定的閱讀思維,通過對于閱讀產(chǎn)生興趣并且形成期待,最終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當初的期待,然后對下一篇產(chǎn)生新的興趣和期待,最終完成整個閱讀。只有這樣的過程才能夠促進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好奇,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和對文本的深入思考,讓學生從對文章最簡單的字詞認識到句子和段落的斷句,最終到對正篇文章的整體把握,并且深入到作者對此篇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發(fā)散的思維能力,擴大知識儲備。
2.4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激發(fā)互相激勵學習的能力
小學生都是天真且單純的,接觸的外界事物都是有限的,這也是導致小學生知識面比較窄的主要原因?;诖?,小學生就需要通過和其他同學的通力合作來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比較課堂是有限的,在課堂上能夠?qū)W到的東西也是有限的。在和其他同學進行合作的同時,和老師之間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上課需要在課堂上和老師與同學進行多交流互動,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加深師生之間的關系和同學之間的友誼,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學習效率。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還能夠讓學生學到東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也讓學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
3 結(jié)束語
小學的閱讀教學還在不斷的優(yōu)化過程中,通過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從一個側(cè)面實現(xiàn)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地位,同時讓學生帶著探究的問題進入閱讀更加具有目的性。但是最為關鍵的是學生如何去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法和小組合作探究或者是課外實踐來豐富課程,引導學生自己獨立地去解決問題,從而實現(xiàn)閱讀教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史治峰,謝瑞瑞.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讀寫結(jié)合教學法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2):82-83.
[2]王璐.探究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0(34):41-42.
[3]韓玉玉.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家長,2020(3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