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可
湖北省荊州市長江大學
隨著新高考的推進,實施走班制成為基礎教育當中的一個趨勢。走班制打破了文理二分的界限,強調學生的個性特點,但卻也造成應試壓力的下移,高考"指揮棒"的作用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走班實施的最終目的是落實到學生,對學生心理變化進行分析,從而探究走班制實施的優(yōu)化路徑,二是教師的心理變化。現(xiàn)在的課堂教學,強調的是教師與學生間的主體間性,除了對于學生的關注,教師心理變化也不能忽視,走班制的具體實施離不開教師個體。三是走班制的管理。主要包括從指導學生選課,教務處排課,教師培訓,學生管理等等。
很多高中生在高中時期對自己的規(guī)劃還不是十分的清楚,有些同學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但是高考的難度相對比較大,如果學生沒辦法準確判斷自己適合什么,也沒辦法有很好的成績。有句話說,因地制宜。雖然新高考實施“走班制”,但是每個地區(qū)和學校的情況不同,新高考改革到最后一定會有所“變形”,最常見的是非完全走班制,甚至出現(xiàn)很多新形式上課方式。畢竟實行“3+1+2”考試模式,有12 種選法。要為這12 種選法配備足夠的老師和教室,不是所有高中都能做得到的。
在走班制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的核心關注應該是學生的學習感受到底如何。通過文本的編碼,研究者發(fā)現(xiàn),對于走班制下的學習,學生們的感受可以大致分為兩類。一類認為走班制擴大了他們的知識接觸面,并且能與更多不同的人交流,收獲很大。另一類認為走班制使得課堂環(huán)境變得比以前更陌生,陌生的老師,同學,教師等等,使得課堂的參與程度并不高,學習的效果也不如以前?!熬Σ粫貏e集中,學習效率低。走班制造成的最大影響是人員的快速流動,勢必會給他們的人際交往帶來不同的影響。
不管學校教學體制如何變化,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依舊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關鍵因素。(t1)大部分教師并不能做到迅速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授課,并不能滿足多元化學生的需求,不過,研究者也發(fā)現(xiàn)了令人驚喜的是,教師們大多都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正往好的方向努力。“抱怨過后,其實還是對自身的反思吧,跟學生一起進步?!保╰6)
走班制實施的背景下,對于教師自身能力的提高成為探討的重點。有些教師認為還是希望學校多組織一些適用的培訓,多提供一些教師間互相交流的機會。“確實發(fā)現(xiàn)了一些自身的問題,我們學校今年剛開始走班,不是很適應,想多跟一些有經驗的教師交流,也想不斷提升自己?!保╰27)
在新高考制度下,很多人的觀點會認為這次改革不會長久的進行下去,基于這個思想,采用一些套餐化的做法來回應政策,其理由有:
(1)學校沒有資源支持走班。
(2)學校沒有能力解決走班的排課問題。
(3)目前的做法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升學,走班了可就不好說。
(4)走班后管理跟不上,班主任沒辦法管理班級……同樣,也有很大一部分學校主動解決改革中帶來的一系列難題,他們深入思考,如何更加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更加有利于教學管理,更好的適應中央的政策,這些學校初看一路艱難,但最終也收獲不少。
對于新高考政策的實施,是否作為完全取決于學校領導班子,或者說取決于地方教育系統(tǒng)對改革的重視程度,如果一味的追求班級的穩(wěn)定,忽略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顯然有背改革的初衷,直面改革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認真對待,共同探討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解決,提升,也會成為一種成就?!翱隙〞龅胶芏嗬щy,有時候我們排課,然后跟任課教師,班主任不斷地溝通,要有耐心,也要多學習吸收別人的成功經驗?!保╩18)
從學校來看,首先要樹立良好的教育改革觀念,觀念先行對于任何學校變革都是極為重要的。學校層面應做好細致的規(guī)劃與管理,絕不能采用一些套餐化的做法來逃避和回應政策。這是落實和優(yōu)化走班制實施的決定性因素。
從教師來說,首要的是轉變教學觀念,快速適應走班制的模式。自然能逐漸轉變其教學方法,以適應走班制下各類學生。這是落實和優(yōu)化走班制實施的關鍵因素。
從學生來說,首先是對于組合的選擇,要在全面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優(yōu)勢情況下慎重的選取。其次,不管有沒有選到滿意的組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多跟同伴交流,堅定自己的內心,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和校園生活中。這是落實和優(yōu)化走班制實施的核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