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唯嘉 朱靖雨 聶蕊 賈媛媛
摘要: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自信”中的一部分,堅持文化自信會激發(fā)文化自豪感,并形成對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認同。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中俄兩國的文化底蘊璀璨深厚。俄羅斯文學藝術舉世聞名,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毫不遜色。通過對比中俄文學起源、發(fā)展、傳播與譯介情況,對當代中國大學生建立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文化自信;中國文學;俄羅斯文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未來發(fā)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通過中俄文學多方面比較,對當代大學生樹立對我國的文化自信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中俄發(fā)展史對比后的文化自信
近年來,國家和社會都在倡導要樹立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就是相信我們自己的文化。那么如何樹立文化自信呢?首先要了解并認同我們自己的文化,同時也要了解外國文化。將本國文化與外國文化做對比,了解我國文化的優(yōu)勢。以俄羅斯文化為例,提起俄羅斯文學,首先會想到普希金這位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的誕生,開啟了俄羅斯文學輝煌燦爛的時代。相比之下的中國文學,從夏朝開始到清朝,樂府詩歌、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各類文學爭奇斗艷。因此可將兩國的文學發(fā)展史以普希金誕生為時間點分成兩部分進行比較。
普希金出生于1799年,這個時候中國正處于清朝嘉慶皇帝統(tǒng)治時期,在此之前中國已涌現(xiàn)了無數(shù)的經(jīng)典作品和大文豪。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葉的詩歌,至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在中國文學領域掀起了一股浪潮,其中孔孟之道流傳至今,影響著國人甚至于世界。這個時期處于公元前11世紀至前6世紀,在這個時期,俄羅斯文學幾乎沒有任何文字信息:而俄羅斯古代經(jīng)典文學作品比較著名只有《伊戈爾遠征記》和《往年故事》,這兩部作品出現(xiàn)于11世紀到12世紀,在此之前,俄羅斯的文學幾乎算得上空白。再看同時期的中國,11世紀中國正處于宋朝,宋詞在鼎盛時期,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詞人出現(xiàn),其作品千古流傳。宋朝之前的唐朝,律詩、絕句、古詩都發(fā)展到了一定的高度,其中李白和杜甫的詩詞已譯為多種語言文字。繼唐詩、宋詞之后蔚為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明清時期小說文學得以發(fā)展。聞名中外的四大名著誕生于這個時期。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史沒有出現(xiàn)過一次空白期,每一個時代都有主要的文體形式與代表作品。
自18世紀起,俄羅斯文學才算真正起步。直到19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和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大批文學家,其中普希金成為俄羅斯文學界的領軍人物,直至20世紀俄羅斯文學都處于繁榮與發(fā)展時期。而同時期的中國,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列強入侵,到20世紀中期中國政治局面都處于比較混亂,但是這個時期中國的文學并沒有停止發(fā)展。五四運動時期,新青年頂著外界的輿論,創(chuàng)造出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如魯迅的《狂人日記》和《藥》、胡適的《嘗試集》等。建國后我國出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學作家,如老舍、茅盾等,也有一些現(xiàn)代詩人歌頌新中國,如郭沫若的《新華頌》、艾青《我愛這土地》。無論是哪個時期,我國文學發(fā)展的腳步從未停止。
通過與俄羅斯的對比可以發(fā)現(xiàn),我國文學從西周開始就得到了發(fā)展,而俄羅斯直至近代社會才在文學方面有所造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積累在任何國家面前都不會有一絲懼意,所以我們有足夠的膽量樹立起文化自信的大旗。
二、中俄優(yōu)秀作家作品對比后的文化自信
從古至今,中國和俄羅斯涌現(xiàn)出了許多文學流派,每個文學流派各有千秋,為各自國家的文化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學基礎。
首先看俄羅斯的文學流派。自從18世紀以來,俄羅斯文人的思想進入了一個大變革的時代,古典主義文學作品涌現(xiàn)出來。古典主義的代表作家杰爾查文是俄羅斯18世紀偉大的詩人,他的詩歌《費麗察》《上帝》《瀑布》等超越了此前的古典主義的對現(xiàn)實生活所采取的排斥態(tài)度。之后出現(xiàn)了感傷主義,其中卡拉姆辛《苦命的麗莎》和拉吉舍夫《從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記》是感傷主義的代表作品。19世紀俄國相繼出現(xiàn)了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文學思潮。普希金是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代表作《葉甫蓋尼·奧涅金》聞名遐邇。在普希金之后,另一位杰出的浪漫主義代表人物是萊蒙托夫,他在長篇敘事詩《童僧》和《惡魔》中塑造了具有叛逆性格的英雄形象,表達出俄國人民勇于反抗的心聲。這些優(yōu)秀作家一同打造出俄羅斯文學史上空前繁榮的黃金時代。此后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果戈理等一大批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涌現(xiàn),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契訶夫的《變色龍》以及果戈理的《死魂靈》都反應了當時俄羅斯混亂的社會現(xiàn)狀。俄羅斯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在政治上、思想上、藝術上長久地震撼著世界文壇。[ ]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白銀時代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主義文學三大流派:象征主義、阿克梅主義和未來主義。安德烈·別雷是俄羅斯最具影響力的象征主義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有《銀鴿》《莫斯科》等。古米廖夫可以說是阿克梅主義的宗師,他對藝術的追求已經(jīng)到達了至高境界。20世紀俄羅斯文學也是一個名家輩出的時代,5位俄羅斯作家相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令世界矚目。不言而喻,俄羅斯文學令世界敬佩,作家們的文字不僅記錄了一個國家不同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更用自己的文字表達了對世界的態(tài)度與理解,為后代作家做出了榜樣。
綜上可見,俄羅斯文學在18世紀之后,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極度繁榮的景象。中國的文學作品也不遜色,中國的文學史上也有許多流派。
古代田園詩派既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風采,也有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純樸民風。豪放詩派形成于宋朝,豪放派的作詞特點大都氣勢恢宏,視野廣闊,辛棄疾和蘇軾是豪放詩派的代表,岳飛將軍的《滿江紅》更是家喻戶曉。婉約派不得不提到的是李清照,她是浪漫與美麗的化身。在不同時期各有千秋的派別在古代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偉圖上勾勒出濃墨重彩的一筆,也為我們傳統(tǒng)文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現(xiàn)代的文學流派更為多樣。鴛鴦蝴蝶派在辛亥革命時期產生到五四運動時期達到鼎盛,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徐枕亞的《玉梨魂》,李定夷的《美人?!罚瑥埡匏摹督鸱凼兰摇返?。新月派則以聞一多的《死水》和徐志摩的《雪花的快樂》為代表,新月派作家不滿于“五四”以后自由詩人忽視詩藝的作風,為詩歌藝術做出了新的嘗試與創(chuàng)新。直到現(xiàn)代文學作家路遙,用盡一生創(chuàng)作出樸實真切的《平凡的世界》,錢鐘書的《圍城》、余華的《人生》等優(yōu)秀作品大放異彩。
無論是古代抑或是近現(xiàn)代,我國從詩歌文學到現(xiàn)代文學領域都有著他國無法比擬的成就與輝煌。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這不僅僅在作品數(shù)量讓當代青年有文化自信,還賦予我們對于不同時代、不同文學流派、不同作品底蘊的文化自信。新時代大學生應珍視與保護我國的文化。
三、中俄文學傳播與譯介對比后的文化自信
文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文學的內涵。全球一體化是未來世界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它不僅僅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方面,也體現(xiàn)在文化交流方面。對于中俄來說,悠久而又優(yōu)秀的文化不應只局限于本國,更應該將其推向世界文化的舞臺。
從古至今我國文學作品一直都在世界文壇上大放異彩。提到中國古代文學,令世界各國欽佩的便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他的儒家思想傳遍世界各地,早在漢唐時期便超出中國范圍,向東南亞和東北亞各國輻射,形成“儒教文化圈”,在整個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文化于16世紀末、17世紀初傳到歐洲,啟發(fā)了歐洲啟蒙思想家,在思想啟蒙運動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直至現(xiàn)在,世界各國紛紛建立孔子學院,孔子學院普遍分布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非洲。在春秋時期誕生的典籍還有《道德經(jīng)》,這是老子思想的重要體現(xiàn)。它不僅在中國影響深遠而廣泛,而且漂洋過海,傳遍了世界五大洲,深受外國人的青瞇,被稱為“東方智慧的結晶”。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統(tǒng)計,《道德經(jīng)》是除了《圣經(jīng)》以外譯成外國文字發(fā)行量最多的著作,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出版了不同的譯本,形成了一股“老子熱”。研究老子其人其書,各種譯本和注釋大量出現(xiàn)。在美國、英國、加拿大,不少綜合大學還開設了老子研究的課程?!兜赖陆?jīng)》對世界文壇產生了巨大影響。唐詩是中國古代文學的巔峰,法國當代著名漢學家戴密微曾說:“漢詩為中國文化之最高成就或中國天才之最高表現(xiàn)。”[ ]據(jù)今所知,唐詩的外文譯文已有英、法、德、意、西、葡、瑞典、荷、俄等文種,可見其傳播之廣遠。當時涌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詩詞作家,如“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古代文學還有清朝末期盛行的小說體裁,其中四大名著的誕生不僅對中國,而且對世界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在四大名著問世時就被譯成日文,對日本等其他亞洲國家的文學思想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而如今四大名著被譯成各種語言,其中的思想也同樣影響了世界文壇的發(fā)展。近代魯迅及其《吶喊》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20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法、德等多種語言并多次再版。如今令人驕傲的是中國作家莫言,他的代表作品《蛙》不僅在國內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還獲得了世界文壇上的最高榮譽—諾貝爾文學獎。莫言其他作品也獲得了多個國家文學獎,同時獲得英國、秘魯授予榮譽稱號與學位。他的作品被譯成英語、法語、韓語等各種語言,他代表了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藝術造詣,并將我國文學讓世界矚目。由此可見,近現(xiàn)代中國文學作品對世界文學的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同樣,俄羅斯文學對世界各國,尤其是中國也有深刻的影響。一提到俄羅斯文學,第一想到的便是普希金。普希金被稱為“俄國小說之父”,他的代表作有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上尉的女兒》等。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150多種文字,普希金作品崇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使他具有世界性的重大影響,他的作品已經(jīng)成為了普世性的經(jīng)典。后來出現(xiàn)了被譽為“俄國革命的鏡子”的列夫·托爾斯泰。他在國際文壇的聲譽可謂是在金字塔的尖端。從19世紀60年代起,他的作品開始在英、德等國翻譯出版。19世紀70至80年代之交以《戰(zhàn)爭與和平》的法譯本出版獲得國際上第一流作家的聲譽,成為當時歐美的“俄國熱”的主要對象。80至90年代法、英等國最早論述他的評論家,都承認他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對自己國家文學的作用。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成長的進步作家法朗士、羅曼·羅蘭、德萊塞、伯納·蕭、高爾斯華綏以及其他歐美作家和亞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托爾斯泰作品對中國更有著深刻的影響,五四運動前后,托爾斯泰的作品大量被譯成中文??箲?zhàn)期間分別出版了郭沫若和周揚翻譯的《戰(zhàn)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其他作品的譯本。布寧是俄羅斯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著名的作品《米佳的愛》被譯成法語、英語、德語、漢語、日語等多種語言,舉世矚目。之后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還有帕斯捷爾納克、肖洛霍夫、索爾仁尼琴、布羅茨基,使俄羅斯文學在世界文學上享有至高的聲譽。俄羅斯文學對各個國家文學發(fā)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各國優(yōu)秀的作家在俄羅斯文學作品中汲取精華。
綜上可見,在文學傳播與譯介方面,中國文學與俄羅斯相比較也毫不遜色。無論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任何時期,文學造詣都令世界矚目,從孔子到莫言,眾多作家的作品世界聞名,被譯成各種語言。這更加增強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從中俄發(fā)展史、優(yōu)秀作品到中俄文學譯介來看,古人賦予我們的文化自信源源不斷。新時代的大學生更應該了解、珍惜、繼承、弘揚并發(fā)展中華文化,而作為一名學習外語的大學生,更應該將所學應用到實踐中,將我國文學與優(yōu)秀文化推向世界的舞臺,讓中國每一位華夏兒女樹立起更強的民族自信。
[1]秦素萍,董旭.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綜述[J].芒種:下半月,2013(3):36-37.
[2]冰虹.論漢語國際教育詩歌教學的意義與策略[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5(1):21-23.
作者簡介:
1.李唯嘉(2000.07—)女,漢,黑龍江雞西,學生,本科生,俄羅斯文學與文化
2.朱靖雨(2000.11-),女,漢,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學生,本科生,俄羅斯文學與文化
3.聶蕊(2000.10-),女,漢,山東省聊城市,本科生,俄羅斯文學與文化
4.賈媛媛 ( 1999.9-),女,漢,山東省臨邑縣 ,本科生,俄羅斯文學與文化
基金項目:哈爾濱師范大學斯拉夫語學院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專項項目
項目名稱:《俄羅斯文學》課程與當代大學生思政教育研究
項目編號:SLF-C20200007
項目指導教師:哈爾濱師范大學斯拉夫語學院 楊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