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課程改革不斷發(fā)展,新型的教學模式已經在我國現(xiàn)代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而在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時間,將互動式教學這一教學形式應用于其中,其主要目的是盡可能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轉變以往的教學環(huán)境,使英語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教學的難點不僅僅在于單詞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是一個全新的語言,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沒有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相應的語言環(huán)境,這就導致英語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容易受到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邮浇虒W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通過合理地應用語言環(huán)境來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英語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盡可能地發(fā)揮,這樣能夠為現(xiàn)代化的英語教學提供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研究分析;教學方案
【作者簡介】鄭倩,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共青希望小學。
前言
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大部分知識點不僅內容較為復雜,并且其中涉及的資料也較多,尤其是口語課的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中都有較為密切的連接,但由于課本的局限性,導致小學英語的具體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一定的差異,而精彩紛呈的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能夠有效彌補這一缺點。大多數(shù)情況下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選擇的教學方式依舊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開展過程中依舊將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是以傾聽者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這種教學方式無法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并且?guī)熒g在課堂上并沒有良好的交流,而其中唯一的交流方式也就是教師不斷進行提問,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開小差或者走神的情況,最終導致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不高。每一門課程在開展教學時,都需要盡量將學生作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新課改的教學活動中要求教師與學生的地位進行互相轉變,學生需要代替老師成為課堂的主體,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教學的整體質量得到提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一、小學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重要性
互動式教學在開展過程中是一種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新型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案有所不同。教學在開展過程中強化了師生的有效交流,教師能夠更加直接地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并且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而學生在課堂上也更敢于向教師提出問題并且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交流,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學生只敢詢問同學或者繼續(xù)讓這個問題存在下去?;邮降慕虒W方式是現(xiàn)代化的一種新型優(yōu)化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學習共鳴,并且還能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小學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
1.課堂上的應試教育。雖然在現(xiàn)代的教學環(huán)境中盡量為小學生減輕教學負擔,小學生并不存在較大的升學壓力,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實也有很多的考試的相關內容,無論是期中考試還是期末考試,都受到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重視,都希望孩子能夠在考試中獲得一個較好的成績,這就導致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的是應試教育并配合灌輸式的教學活動,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往往也會直接將各種英語課程中的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而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再加上教師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學過程缺少互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單方面做出學生的知識灌輸,在開展課堂的講解時,大多數(shù)學生反映教師都是直接通過知識的灌輸來開展教學活動,尤其是在課堂上教師直接采用講述知識的方式來使學生理解知識,而當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很多學生都害怕自己向教師提出問題時受到教師的批評,所以不愿意與教師進行交流,一般情況下都會選擇詢問自己的同學,而同學有些問題也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這就導致這些問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最終不了了之。并且?guī)熒g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會導致教師不能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能夠了解自身教學方法中存在的問題,而如果學生無法跟上教師的進度,教師也無從得知,這就導致整體的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三、小學英語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
1.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在進行英語的學習時,教師需要意識到的是,就像我們學習母語漢語一樣,英語學習也是一門重要的語言學習,而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交流,英語是中國的第二語言,英語的學習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較為困難的,小學生本身對母語的理解就尚未透徹,又需要努力學習第二種語言,這也是難度較大的。此時如果教師依舊選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填鴨式的方式,將教材中的各種單詞和語句以及基礎知識直接指導給學生,就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導致小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并且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較低,所以教師一定要深刻理解到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并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習慣,來為學生設置良好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持主體地位,這樣能夠大大提高小學生參與到英語學習中的主動性。
例如教師在進行 Unit3 “Family”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對課程內容進行全面分析,了解其中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隨后在課堂上可以采用教學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課程中的各種知識點和難點,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根據(jù)不同形式的材料對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整理,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就將整個課程內容的思維導圖完成,以保障后續(xù)教學工作能夠更為順利地開展。除此之外,由于這一堂課的主題為家庭,所以為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采用英語寫一篇與自己的家人有關的文章,也可以指導學生選擇鉛筆畫的方式來描繪自己與家人相處的狀況。在完成了相關的學習任務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上臺或者在小組內進行作品分享,同時可以讓學生對自己家中的成員進行簡單的描述,使學生對于課程內容有更深層次的印象,有助于加強學生的課堂記憶和理解記憶。
2.借助網絡手段,吸引學生興趣。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當小學生在課堂上擁有了主體地位以后,如果教師并不能夠選擇一種合適的教學方式,依舊會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主動性不法得到有效的維持,所以在進行小學英語的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設備,將現(xiàn)代化的網絡系統(tǒng)應用于其中,可以在課堂開展前設置相關的教學內容,將其用視頻或者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保持高效的課堂參與活動。小學生天生愛玩,并且容易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走神的情況,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選擇具有吸引力的多媒體視頻,能夠使小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理解課堂中的內容,并且還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學習習慣,這對于提高學習效果來說也是極為良好的。
例如,在進行Unit7“Communication”這節(jié)英語課文的學習時,如果教師僅僅是通過講解課本上的相關知識,就算讓學生進行實際的演練,也并不能夠產生更加吸引人的教學亮點,而如果教師在開展教學前備課時,從孩子喜歡的動畫片中尋找一些打招呼的視頻,在課堂上進行播放,教師也可以結合動畫進行講解,這樣產生的效果就是更為良好的。例如很多小學生都看過《小豬佩奇》和《粉紅豬小妹》這些動畫,而這些動畫的原版內容就是英語的配音,可以在課堂上播放小豬佩奇和她小伙伴打招呼的視頻,這樣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現(xiàn)英語的對話情景,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體驗打招呼的應用場景,還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表達欲望,而借此機會,教師還可以向學生推薦更多的英語動畫片,使學生在生活化的動畫片段中感受到英語語言的應用,這對于學生的語感學習和優(yōu)化教學來說效果極為良好。
3.民主評價體系,樹立學生信心。在每一堂課結束后,教師往往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教學體驗,在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中,小學英語教師習慣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其主要目的是提醒學生努力學習。但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大多數(shù)教師的評價都過于主觀,導致受到學生的排斥。所以在開展互動式的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盡量將學習的主動權和話語權交給學生。教師在進行學生的評價時,也可以將以往的評價形式轉變?yōu)楝F(xiàn)代化的學生互評和小組評價,這樣的方式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夠給予學生輕松愉悅的評價氛圍,使互動教學的整體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Unit4“Body”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采用課文中所學習描述人外觀的詞匯,來對自身的同桌進行描述,當同一桌的兩個人互相描述以后,再對雙方的表達做出相應的評價,通過這樣的互動式教學,能夠使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習的形容詞的含義以及用法,而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民主式的評價也能夠使學生的地位得到充分的展現(xiàn)。教師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線索,并且要求學生從已有的關鍵詞來進行自身的思維發(fā)散,隨后進行相應的教學總結以及思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進行有效培養(yǎng),并且還能鍛煉學生應用英語詞匯來建立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實踐和總結的能力。
4.建立良好模式,加強師生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教學活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需要理解,教學游戲并不僅僅是單純?yōu)榱送?,而互動式教學,師生有效互動的本質是開展教學活動,游戲在進行設計和制定時,最終目的都是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可將游戲作為目的來設置教學活動,針對這樣的問題,并且針對以往的案例中進行分析,能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例如,在進行Unit6“Colors”一課的教學時,本堂課中所有的內容都是關于顏色的,而此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一個小游戲,為學生發(fā)放不同顏色的小卡片,每一個小小卡片都代表著一個學生,而教師在課堂上分別讀出不同顏色的英語單詞,此時拿到同樣卡片的學生需要說出:“ I'm here!”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對單詞的熟悉度,同時還能起到有效的師生之間積極互動的效果。這樣不僅能夠使教學活動與游戲相結合,也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能力得到提升。
結語
互動教學要求的是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教師應當積極采用新型的教學措施來開展教學,并且在教學時將教學工具充分應用于教學中,這樣能夠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而在互動式教學時需要學生與教師的積極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互動式教學的最終目的,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春梅.新課改下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行動研究[J].魅力中國,2021(1):144.
[2]董穎.小學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21(8):96-97.
[3]袁媛.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 2021(7):78.
[4]謝文婷.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的課堂互動模式研究[J].讀與寫, 2021(5):138.
[5]葛松祥.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10):181.
[6]趙小強.互動式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情感讀本,2020(11):111.